分享

小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

 linjingbo 2010-06-07

小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编写组

人总要与他人交往,并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方面。学生与双亲、与教师的关系是一种垂直方向的关系,而与同伴的关系则是水平方向的关系。每个学生总是“定格”于人际关系网络中某个特定的位置,同时又与别人发生各种方式的联系。学生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心理健康水平。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表现在如下方面。

 

1. 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

 

心理健康的学生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注意重视对方的要求,又能适当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亲近同学,这样能保证人际关系健康发展。

 

2.能客观了解他人

 

心理健康的学生不会以表面印象来评价他人,不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而是客观公正地了解和评价他人,既能看到别人的短处,更能看到别人的长处。

 

3. 关心他人的需求

 

心理健康的学生知道只有尊重和关心别人,并在相互信任、尊重和关心中才能获得发展,他们能关心他人的需要。这就是孔子的“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的道理。

 

4.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

 

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是虚伪地恭维别人,而是诚心诚意地称赞别人的优点,对于对方的缺点也不迁就,而是以合理的方式加以善意的批评,并帮助他改正。

 

5.积极地沟通

 

心理健康的学生对沟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沟通中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们沟通的方式是直接的,而不是含糊其词,在积极的沟通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真诚的友谊意味着健康。

 

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和谐相处,并亲密合作,但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人格,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即在保持个性和人格的前提下亲密合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