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银午

 华夏董氏大全 2010-06-10
       董银午(1901—1970)  又名重山。工须生。芮城县西柏台村人。祖父及父辈五弟兄全唱蒲剧,堪称蒲剧世家。幼年随父在戏班生活,曾学演《神亭岭》之孙策,《黄鹤楼》之周瑜等。14岁师从李秉森习小生,不数月即登台演出《铁兽图》之百里孟明,《玉虎坠》之钱郎,《教子》之薛乙哥等,以幼工扎实、童稚可爱,受到观众赞许。16岁主演《调寇》、《三拉堂》、《游龟山》、《反西凉》、《长坂坡》等,被名净杨登云看中,借入西安云盛班,与各路名家在晋华舞台、山西会馆等处同台演出。因声誉日著,曾被争相邀至河南永宁王海潮戏班、渑池义马煤矿平老四戏班、山西汾城福盛班等名班献演。抗战时期在晋风社、虞风社从艺。1939年应邀创办灵宝党部窝子。1947年到永乐县星火剧团。1949年入芮城县黄河蒲剧团。1958年任业务副团长兼导演。文革中遭受迫害,患肝癌辞世。

       董银午争强好胜,极有个性。启蒙戏《神亭岭》首次试演,与曹福海均不服输,竟真打起来,观众反叫好不绝。他奶功扎实,又曾学京剧武功,故出手不凡。其朝天镫上下自如,无人可及,被称为“橡皮腿”。他嗓音厚实而富有共鸣音,吐字清晰,表演富有机趣,故文武兼擅。记忆力超人,西路戏全能“提包袱”,南路戏也能“吃倒活”。在1954年全省汇演中,以《状元媒》获导演奖和表演奖。1956年为省“蒲剧传统剧目鉴定演出”贡献卓著。1962年赴省汇报演出,《长坂坡》、《麟骨床》等享誉太原。

       董银午思想开放,广采博收,是继杨老六之后的蒲剧革新大家之一。他深感蒲剧武戏与京剧相比,是个弱项,1916年与班主杨登云“同谋”,进入二簧班向刘奎官“盗宝”,引进了《八蜡庙》、《四杰村》、《白水滩》、《塔子沟》、《白马坡》等戏,学来了不少京剧的刀枪把子功和武打技艺,丰富了蒲剧的表演艺术。他的《翠屏山·提刀》更是远近闻名。抗战时期,向京剧名家张金祥学演关公戏,改革化装、服装、道具和表演,在《挑袍》、《出五关》、《古城会》、《取长沙》、《水淹七军》等剧中,塑造了别具一格的关公形象,功式稳健,凝练深沉,在蒲剧舞台上影响深远。

       他传艺授徒,执教甚严。常振都、牛小顺、李纪娃、杜宽宽、刘庚子等,均是其高足。其子巨虎(武生)、秦虎(武净)、义女玉兰(小旦)等,皆以剧艺名世。他热爱蒲剧,临终前还对儿子们说:“千万别丢了咱董家四代遗产,把蒲剧永远唱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