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遗忘的那抹绿

 清轻 2010-06-13

被遗忘的那抹绿
文/杨不离

  潮湿微凉的大雨天,趁着雨势渐缓的当儿,撑一把小花伞,像赶赴一场自由的约会,信步便往最爱的小区公园溜达。

  雨水抚摸过的榕树叶,翠荫荫连绵如云似峦;抱成一团的绿化竹,枝叶浓稠宛若少年刚刚沐浴过的长发,发梢犹滴溜溜地挂着晶亮的水珠儿;石径中间的缝隙、以及两旁夹道簇拥着的葳蕤野草犹如泉水喷涌,比平地更为葱茏茂盛,几天不见,已经淹没脚踝;蛐鸣鸟叫此起彼伏,蓬蓬勃勃泼洒着生命神秘鲜活的气息;一株体态丰满有点像桅子的植物,密叶间悄悄探出一朵芳馨的四瓣白花......

  撑伞独行,冰凉的脚底腾起一股难以名状的热流,直冲头顶,竟有一种想流泪的感动。时近端午的静寂雨天,一群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或高或矮或艳或素的植物朋友们,以它们低调的静美,高调的生命力,无声而强烈地染绿了我的灵魂。

  街上已有端午的粽子出售,报上陆续刊出关于龙舟、屈原、粽子、思乡类的文字。关于端午,人们的主题永远围着食物与自己的活动打转。似乎从没有人在意过那包粽子的箬叶、羽子叶;那软糯的米,那随手折来,插在门框上的艾叶、菖蒲;那缝在精致香囊里的香草药材;甚至制作龙舟的巨大木材.......人们一惯地忽略了它们,自顾自地进行着形式大于内容的狂欢。

  有谁曾认真握过一颗植物的“手”,尤其新长出的嫩叶,或雨水洗涤过积淀的尘埃之后,触碰那些绿色的肢体,柔软干净仿佛就是朋友的手,清凉中透着温暖。

  植物养活了我们,而我们对这些纯真善良,美好脆弱的朋友,心底是否怀有哪怕一点点的感恩与尊重?我们享用它们的果实、氧气、绿荫、木材、花朵、蜜粉,等等,无所不用其及。同时却如此放肆随意地对待它们。砍掉一颗无辜的大树,就像拍死一只蚊子那般没心没肺。这个社会急功近利迫切发财的人群越来越庞大,最明显的表面现象就是植物们生存的圈子越来越逼仄,而人类的周遭环境则越来越残酷。

  采着竹叶、吃着粽子、熏着艾香、插着菖蒲、戴着香囊,划着龙舟,植物才是端午节的主角。如果你真的热爱低碳绿色生活,那么就不该让那抹绿远离心灵的家园。

  《楚天都市报》随笔周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