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名现象

 众妙之道 2010-06-14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909

  作者:曾寶璐(曾宝璐)

 

  永洪從小功課平平,高中拿下9次壁報冠軍,他勇於身耶魯學建築,把自己的夢想第一

  10倍速競的時代,「第1名」,是許多父母對子女的期盼、也是許多人的目標。然而,1989年,中國的小學老師周武提出的「第10名現象」研究,顛覆了思維:

  10名之流的中庸學生,得的愛眼神不多,但抑也最少,在人生賽局中,反而容易成為冠軍。

 

  置身在耀眼的白小鴨之中,黑小鴨然失色,然而,黑小鴨有「黑」的本色活力,何不想法脱离「白」的隊伍、评价与迷思,走出黑小鴨黑天鵝的尊容自信。

 

  今年是愛因斯坦發表影響全世界的「相对论」一百週年。這位近百年最偉大的科學家,在大學業後,當時還沒成名的他曾經回母校找老師,但他老師根本不得他,還以為,愛因斯坦是一個想借錢而谎称是他學生的小混混。

 

  後來很多人在討論,愛因斯坦可能是小時了了,但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反問:「是愛因斯坦沒有什麼了不起、沒有才華嗎?還是學校的考試,沒有把他的才華考出來?」李遠哲,愛因斯坦如果拿到考卷,看到第一個問題沒有道理,會好好地分析問題,而沒有回答。結果,拿回考試成績,可能只有二十分;但如果坐下來跟他好好探討一些問題,那可真是了不起。

 

  學校成績,顯然看不出,誰能成為本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 後的今天依然,在中國大陸的一項小型調,顯示類似的情況。

 

  一九八九年,中國大陸杭州市天長小學老師周武受邀參加一次畢業學生的聚會。當時他暗自吃驚:那些已經擔任副教授、經理的學生,在學校時的成績並不十分出色。相反的,當年那些成績突出的好學生,成就平平。

 

  這個現象引發周武的好奇,他開始追踪毕業班學生,經過十年、針對一百五十一位學生的追調,周武發現,學生的成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這種動態 中,小學的好學生隨著年級升高,出現成績名次後移的現象:

  小學時主科成績在班級前五名,進入中學後名次後移的,占四三%;相反地,小學時排在七到十五名的學生,在進入國中、高中後,名次往前移的比率竟占八一?二%。

 

  「第十名學生」潜力无穷

 

  於是周武提出所謂「第十名現象」:第十名左右的小學生,有著難以預想的能和創造力,讓他們未來在事業上露頭角,出人頭地。

  這裡所指的第十名,並非剛剛好第十名的學生,而是指成績中庸的學生。根据周武解釋,

  這個群的共同特征是:他們受老師和父母的注不那麼多,學習的自主性更強、兴趣广泛。

  至於名列前茅的學生因為得到父母、師長過分關注,過分強化學科成績,反而扼抑了能和學習自主性。

  這個研究結果,觸及了基礎教育的症结:究竟是分重要,還是學習力重要?

  經由中國媒体争报道,「第十名現象」引起广大回,從省教育單位到學校,從學生、家長到專家……,透過網路不断转贴波甚至荡漾到了台。聯電發言人劉東三、四年前到中國出差,被地同事熱烈討論「第十名現象」,激發探索的興 趣。這研究也呼著他個人的成長,這位曾被全球外資法人票選為「亞太區第一名」的半導體分析師回想自己的程,一直以來最好的名次也就是第十名。劉

  他不是不念書,而是不把所有時間都用在念書。

 

  讀書時的第十名、職場上的第一名,劉東是「第十名現象」的典型代表。

 

  不過,周武的調,在周延度上仍有爭議處。專門研究青少年行為的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殷認為,畢竟孩子的發展是不斷地變化,严谨的方法必須是針 一個孩子的生命程做紀,而不是取幾個時間點的學業成績做比較,這過於隨機。

 

  管如此,「第十名現象」的研究,丟出了兩大觀點:

  其一,考第一名有用嗎,名次有多大价值

  其二,讀書時代學會什麼,才具有永力?

 

  考試,是考人類已解決的問題

 

  第一個觀點,李遠哲的看法是:「考試是考不出到底這個人有多大的能耐。考試考的是人類已經解決的問題,別人都已經去做了,老師從來不去考老師不會的事,他 怎麼會去考他不會的事呢?」

 

  因此,「當你把所有時間放在考試,你一輩子就會被糟蹋掉,」今年三月二日,他在一場對台大學生的演講上「生活在急速轉變的世界裡」,對未來的社會菁英提出警告。

 

  考試名次既然价值性不大,究竟什麼才能生價

 

  李遠哲,五十年前,父母親希望孩子進到大學後可以學得一技之長,然後靠一技之長走遍天下,這在過去是行得通。但現在的社會,如果還想可以靠一技之長走遍 天下的話,他會:「時代不一樣了。」在知識經濟時代裡面,很多重複操作的工作都已經被機器人取代了。留給人類做的事情,往往是變化多端或是令人惊讶的事情,這需要擁有能適應變化的智慧。

  他分析自己的程,過去累積的很多知識,隨著月都慢慢地忘掉,沒有多大用處,但是很有用的是:

  「自己東西的习惯,是一輩子享用不的。

  分析學習力,可以進一探討人類的学习动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系教授CarolDweck分析,学习动机來自两种目標:

  學習目標(learning goal)和

  表現目標(performance goal)

  「學習目標」指的是,打從心裡想要讓自己得更棒,事情做得更好而学习动机

  「表現目標」則是指,想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厉害,避免別人得自己沒用而学习

 

  属于「學習目標導向」的人,對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充滿學習興趣,他們會選擇有挑戰性的工作,並且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属于「表現目標導向」的人,則很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會努力求得好成績。

  但是這種人如果遇到自己做不來的事,就會拚命逃避,以免因為失敗,被人家瞧不起。

 

  動機強,中庸生也能靠航力得標政大教育系教授靜吉解釋,一個孩子會用功拿好成績,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學習得很有興趣,很有學習動機。名次也是學習動機的一種,如果學習動機和表現動機都強,這樣的孩子未來的學習力仍能持續;但如果是表現動機強但學習動機弱,這樣的孩子只能拿到當下的第一名,不具有學習续航力。至於學校成績比較中庸的學童,有很多就是屬於學習動機強的學生,因為有學習力,即使小時候成績不突出,靠著續航力未來表現越來越好。

 

  台北新莊國小校長順火指出,所謂的學習力來自「先天屬性+後天屬性+努力」,先天屬性指的是孩子的性向;後天屬性則需要父母認知到孩子的先天屬性之後,給予引導和支援。可惜的是,順火觀察大部分的家長,是往相反的方向走,他們要求名次、要求名校,以為這樣未來就能成功,「如果後天不引導,甚至打壓,孩子的先天屬性是會消失的!」考試、排 都是自信殺手

 

  擁有耶魯碩士學位的建築設計師永洪,從小成績都只求及格。記憶中,除了小學一年級考過第四名之外,後來幾乎對名次不再有記憶。「考試、排名都是在打擊(击)你的自信!」永洪非常慶幸自己在澳門求學,不但沒有聯(联)考壓(压)力,反而得到父母、師長的支援,建立他對建築、美感的自信。

 

  「我的自信來自一種幸運,」他,國小時候雖然也曾經因為考不及格被爸爸打小腿肚,但其實(其实)他父親也只要求及格就好。

 

  中學時候永洪年暑假都跑香港,拿著相機拚命把喜歡的房子拍下來,當時他不知道原來蓋房子可以是一門學問,純粹就是把相片收集起來欣賞。高中的班級壁報比賽,給了永洪第一次驗證自己能力的機會。他費盡心思,用柏油、麻繩、金屬做壁報,三年下來為班上拿下九次的冠軍。到今天,他的櫃子裡頭還收藏著一面獎旗——奧華中學一九六五年班際壁報比賽冠軍。

 

  永洪對藝術的喜愛因為壁報比賽而更加熱烈,他到舊書攤翻國外的建築雜誌、上課時候低頭畫著自己的夢想之屋。有一回,荷蘭籍神父看到他上課在畫畫,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建議他以後念建築系。「建築耶!」那是永洪生平第一次聽到這個字architecture,以前他就只知道房子,永洪太興奮,他一直以為畫房子只能偷偷摸摸,沒想到竟然有大學可以正大光明畫房子!

 

  永洪對建築的無窮學習力來自不斷實做(壁報比賽)與師長(神父)的鼓勵,所培養出來的自信心。這連他申請耶魯大學建築研究所被拒,都沒能把他打倒。「我 當時簡直發狂!」永洪不相信自己沒有取,立刻又準備了一本作品集,請英文比較好的弟弟永沃幫他寫(写)信給系主任。一個禮拜後耶魯回信,原來是秘書弄錯了,他終於如願踏入耶魯的殿堂。

 

  有目標的人,才能管理信心

 

  宏碁(基)創辦(办)人、智融集團董事長首席顧問施振榮荣)的母親從來不要求他的名次,但他懂得自我設定學習目標並且找到學習方法。施振榮個人都要設定目標,但必須是有挑戰而且達得到的,這樣才能建立起自信。「人生最重要的是管理信 心。」他認為,小孩子還不成熟的時候,是沒辦法承受太大的挫折的,所以很多事情只要馬馬虎虎就好,重點是抓住一個大原則。

 

  例如,「要更好」是施振榮的大原則,所以他經常為自我設定目標,要求自己一定要有進,但不一定要考一百分。就他觀察,過去成績很好的同學,因為對成績的得失心太重、壓力太大,反而沒有機會去發展人際關係。

 

  學習的態度,是求學的基本。父母不該是培養第一名的孩子,而是培養孩子成為學 習目標導向的人,這才是給孩子一輩子的禮物。

 

  全力拚讀書,會生排擠(排挤)效應

 

  「人生是長跑,不應該拚命讀書贏了上半場,下半場就沒了持續力。」專研資優教育的師大特殊教育系教授武典比,第一名的學生如果為了維持第一,把所有的資源都拿來讀書,自然會排擠掉發展人際關係、領導力或是其他興趣的機會。父母以為考第一名就等於能考上好學校,而考上好學校又等於未來能出人頭地,如果一再這樣畫上等號,忘了培養孩子成為有學習目標的人,可能留下遺憾。

 

  張文瑜,三十二移民美國的家庭主婦,兒子才六就開始上滑雪課、潛能開發課。「我很怕他跟我一樣,所以要讓他多學、多玩!」

 

  童年時代的張文瑜,是個「第一名學生」,小學四年級已經戴上厚重的眼鏡,國小到高中累積的獎塞滿兩大本資料夾。「我的目標很清楚,就是要第一,」問題是張文瑜不算資優,讀書的時間經常是別人的好幾倍,次都是盡到最、最、最大的努力才拿到第一。同學呼朋引伴出去玩,張文瑜一定是窩在家念書。張文瑜沒有不

  快樂,因為父母以她為傲,「只有拿第一,他們才會繼續愛我!」

  大學聯考張文瑜沒有上台大外文,生平第一次讓父母失望。第一次遭受重大挫折,張文瑜幾乎無法承受,她抓狂似的放火燒高中課本,還好父親及時滅火。街坊鄰居耳語:他們家小孩讀書讀瘋了!

 

  放火事件讓父母不逼張文瑜重考,但是上大學後她頓然失去目標,不知道為何要讀書,「同學都只希望不要被二一,老師也不要求第一名!」張文瑜不敢讓同學知道自己過去都是第一名,當大家談論起高中、國中的事情,她都藉故走開。更挫折 的是,同學會跳舞、會唱歌,這些卻從來不曾出現在張文瑜的生命中。

 

  「過去的已經不可能彌補了!」人生的目標在大學變得越來越不清楚,總是在羨慕別人的情緒中度過。大三上學期張文瑜就嫁為人婦,直接從學校踏入家庭,因為她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在社會上找到好工作,舉家移民美國更讓她鬆了一大口氣,因為不會再有親戚問起她小時候的輝煌戰果、更不會有碰到同學的尬。她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讓孩子過一種和自己截然不同的童年。

 

  耶魯大學心理系教授羅伯.史登堡(Robert J. Sternberg)是美國研究智慧方面的大師,他提出「智慧三元論」——成功智商包括分析能力〈analyticalintelligence〉、實務能力〈practicalintelligence〉、創造能力〈creativeintelligence〉。

  並認為只重視智力的「成績評量方式」是偏差的,這類評量方式

  只測量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卻沒有分析到實務能力及創造能力。也因此,根據羅 伯.史登堡的論點,學業能力只代表「今天」的成功,無法保證未來的成就。

 

  激發孩子去「贏未來」

 

  現在許多教育制度已經越來越能肯定多元價,包括體育優秀的學生也能拿縣長獎,順火,德、智、體、群、美五個面向都設縣長獎,彰顯的就是多元價,不會永遠都是考試最厲害的拿獎。小學的名次也只排到第五名,第六名是進獎,其他學生都是第七名。這樣的方式讓許多父母、學童喘了一大口氣,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齊殷就,就算孩子是最後一名我也不知道,真是太好了!

  分數不能代替經,文憑不能代替文化和智慧,「對不能以小看大,因為孩子成長過程中隨時隨地都有機會!」齊殷,許多成功人物的成長經明,名次和人才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父母應該保護孩子智慧的火花,而不是拚命給壓力。

 

  「考試爭第一,是投資現在,教育是要投資未來。」武典認為,「第十名現象」的主要意義,是「觀念上的暮鼓晨鐘」——即使不是名列前茅,成績中庸的學生 還是有無窮潛力。尤其對於小學生來,成績真的不能特別反映出什麼,孩子的未來路很長,變數(变数)是很大的。正如前教育部長榮村所:「他還在學習,你要他贏什麼?我們要讓他去贏未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