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对于新生宝宝来说 ,多训练精细动作,对宝宝的大脑发育,动作协调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宝宝的精细动作培养也是有策略的,有效的策略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1、新生宝宝精细动作训练策略
正常情况下,新生宝宝的手呈拇指在手心的握拳状,还不会抓住玩具,手还不能主动地张开,要用一些带有光滑细柄的玩具放在新生儿的在双手中,让他抓握。
用物体轻轻触碰新生宝宝手的第一、二指关节,让其感觉不同的物体。如果新宝宝的手有伸展动作时,可将玩具柄放入孩子手中,使之握紧再慢慢抽出。
2、1~3月宝宝精细动作训练策略
1~3个月宝宝抓握训练的目的是促进婴儿双手从握拳状变为双手张开状,不断地刺激手指的动作,显得十分重要。这种训练应该利用各种机会进行。
以下是建议训练的方法:
A、选择一些带有光滑细柄的玩具是最常用的方法。将玩具的细柄放在婴儿手中,利用婴儿屈肌的紧张,将玩具柄抓住,可以让宝宝持续地抓一会儿。
B、用玩具或物体轻轻地触碰宝宝手的各个部位,让其感觉不同的物体,如果宝宝的手有伸展动作时,可将玩具柄放入孩子手中,使之握紧再慢慢抽出。
C、家长可以利用自己的手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家长将自己的拇指或食指让宝宝握住,用自己的手指转动、抽拉等动作刺激婴儿的手部肌肉,每天重复3-4次。
经过精细动作训练后,伴随婴儿的抓握能力及上肢肌肉力量的增强。家长可将自己的食指放入婴儿手中,使之握紧后,家长轻轻用力做拉起宝宝的动作。
训练游戏:伸手抓玩具
在宝宝床头放些玩具,让其俯卧,妈妈逗引宝宝去抓,或拿起宝宝的手去抓玩具,如果宝宝能抬头用肘支撑上身,并用其中一支手去抓玩具,表示宝宝的上肢及颈肌已开始发育。让宝宝反复练习抓握动作,有益于脑部发展。
3、4-6月宝宝精细动作训练策略
4-6个月的婴儿,开始很难握紧手中的玩具或物体,一旦玩具或物体滑落地上,家长应将东西拾起,重新开始训练,并鼓励到:“没关系,再来一遍!”
4-6月宝宝精细动作训练时,家长抱着宝宝坐在小桌子旁边,在小桌子上放一些2×2×2厘米彩色积木,将宝宝的手放到桌子的边缘,让宝宝注意桌子上的积木,并引导宝宝伸手。应反复进行伸手抓积木动作训练。经过训练,宝宝的手会逐渐地向积木靠拢,这个训练除了可以增强手部的肌肉力量外,还有利于手眼协调能力发展。手-口动作有助于婴儿接触、了解各种物体的形状与味道,是婴儿与外部世界交流的一种形式,通过手-口动作,也可促进宝宝精细动作的更好发展。
以下是抓物训练建议的方法:
每天可让婴儿自己坐躺在床上、地板上,在婴儿面前放一些玩具,婴儿会主动地拿玩具,玩具需要软硬结合,既要有绒毛玩具,也要有木质或塑料制成的玩具。
4-6个月的宝宝抓物动作发展很快,从抓握大的物体到抓握小的物体,手的灵巧性不断地提高,每天应当多次地、有相当时间地让婴儿的手有物可抓握。婴儿坐在小桌子旁的椅子上,在桌子上放一些2×2×2厘米彩色积木,让婴儿主动去玩这些积木,家长在一旁作一些示范,引导婴儿有目的地玩积木。要给婴儿玩一些质地较硬的物体,除了可以增强手部的肌肉力量、对手的精细动作发育有利之外,婴儿接触硬的物体,对适宜环境、性格发展都有益。
在训练宝宝精细动作时,有一点很重要,不管婴儿是用右手还是左手,家长都不要去干预,更没有必要迫使孩子纠正,两手同时并用有助于左右大脑发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