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教育忧思录(一)顾明远

 linjingbo 2010-06-19

中国教育忧思录    顾明远

(2008-07-14 09:26:09) 中国教育忧思录(一顾明远

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掀起了一阵教育危机风。美国著名教育家库姆斯就写过一本书,叫《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1991年我访问美国时,曾经和美国的教授讨论过教育危机的问题。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动不动就说危机?”他们回答得很干脆,说:“危机与机遇同存,有了危机感,就会去想办法克服危机,机遇也就在这个时候产生。”我听了很感慨。我们不讲危机,似乎社会主义就没有危机,讲危机就是诬蔑社会主义。其实社会主义也有危机,尤其是在社会主义还不成熟的时期。没有危机感,不去克服它,那才是真正的危机。否则为什么东欧会巨变,苏联会解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所以时时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教育有没有危机?这可能是领导不爱听的问题,但客观事实是存在的。说教育有危机,并不抹杀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绩,只是说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到教育的发展,解决了,我国的教育就会有较大的发展。一句话:“危机与机遇并存。”

那么,就来说说当前教育的危机,或者叫忧思吧。忧思之一是高等教育扩招所带来的质量问题。毫无疑问,扩招是必要的,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青年求学的需要,但连续三年扩招带来的问题也不少。首先是教师队伍和物质条件的不足,特别是教师队伍的要求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从数量上讲,我国高等院校的师生比例已达1∶20之巨。按国际上通常的标准,大学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大致在1∶10到1∶12的样子。我国的师生比已超出了约一倍之多,恐怕已经超过警戒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思。

第二是扩招带来的就业问题。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当然,就业难并不等于人才的过剩。我们这样一个有12亿人口的大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每年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就业,不能说太多了。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还只有1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呢?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难主要表现在结构性就业上,有些专业人才紧俏,有些专业人才过剩。另外,急需人才的地方,如西部地区和农村,却极少有人愿意去,人才充足的大中城市却出现几个人、几十个人争一个岗位的现象。扩招的时候,许多学校是盲目的,没有作仔细的市场调查,只根据学校的可能,有什么专业就招什么专业,并未考虑社会的需要。

第三是扩招带来了高等学校的升格风。有些中专升格为高专。例如中等师范学校,因为要提高小学教师的学历而逐渐消亡,不少升格为师专;有些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还有不少专科因合并而搭车升格为大学。这种盲目升格造成整体学校水平的下降。这种升格风固然反映了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高级专业人才,但高等教育发展也有自己的规律,破坏它的规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就难以保证,最后还是会危害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这些问题不是值得我们忧思吗?忧思以后就要想出路。出路何在?我想唯有改革和创新。

首先,高等教育制度要创新。要严格按照不同层次不同结构来构建高等教育的体系,严格刹住盲目升格风。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把高等专科学校的学制限于两年,把培养目标设定在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上,课程设置防止向本科靠齐成为本科的压缩饼干。分层管理,教育部把中央管辖的“211工程”学校管好,确保其国家队一流的水平;其他院校地方管理,在竞争中提高质量和水平。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切实实行岗位聘任制。现在并未实行真正的岗位聘任制,真正的岗位聘任制应该通过竞聘促进流动,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学校的建设。现在的聘任制还局限在学校内部,仍然有因人设岗,论资排辈之弊。应该打破学校界线,把岗位公布在网上,大家来竞聘。当然这种做法不能一步到位,可以逐步实施。北大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是一个突破,但靠北大一所学校搞起来会有很大困难,应该全国学校或大部分学校同步实施,教师队伍才能被激活和流动。有如池塘里的水,几个池塘连起来,并和外面的大河连起来,才能使池塘的水活动起来,一个池塘的水,怎么搅它,仍只是一个池塘的水。

第三,政府还要增加投入。现在高等学校的经费,国拨经费只占百分之五十左右,一半经费要靠学校自己创收,学校给教师发的学校津贴和奖金都是要由学校或学院自己创收。这就造成了学校主要领导和教师不能把全部精力用在教学上,许多教师有第二职业,生活在一种功利主义的环境中。长此下去,不仅学校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科研水平不能提高,而且会贻误一代青年学者。政府增加投入有没有可能呢?我认为是有可能的。我们可以算一笔账:1996年中央财政支出占GDP的11.69%,教育经费占GDP的2.46%,占中央财政支出的21.06%;2002年中央财政支出占GDP的21.56%,教育经费占GDP的3.41%,占中央财政支出的16.13%。2002年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有所增加,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却减少了。当然中央财政支出不同的年份会有不同的投入重点,但如果把教育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再加上教育经费尚未达到原定的占GDP4%的计划指标时,似应增加投入。我们常常讲,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何时摘掉这顶帽子?

第四,调整专业结构,按需招生。遏制长线专业,扩充短线专业,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过去招生只是按照学校现有的系科,照顾到系科教师的“饭碗”,很少考虑社会的需要和毕业生的出路,所以造成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应该把这种关系调整过来,同时调整专业结构,使它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前要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的作为世界工厂所需要的高级技师和第三产业的技术、管理人才。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4788d01009qbq.html) - 中国教育忧思录    顾明远_旧雨今雨_新浪博客

第五,加强评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改变当前不同教育行政部门分散的评估方式,那种评估只能增加学校的负担。实行以学校自评为主,综合评估的方式,重在平时信息的采集,通过中介组织进行客观的评估。我反对学校排队那种不科学的做法,但可以把学校分成等级层次,每个层次中都会有办得好的学校,都会出名牌。

中国教育忧思录(二)

顾明远

素质教育推行十多年来已经家喻户晓,但却未深入人心。不少校长和老师向我诉说他们的苦恼:明知素质教育是育人之道,但是升学率又是上级领导和广大家长最看重的东西,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真是比登天还难。

为什么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这么困难?究其原因,这是教育资源不足与需求旺盛之间矛盾的反映。资源不足表现在质上,也表现在量上,就是高等教育的学额不足,不能满足广大青年升学的要求。自1999年连续三年高等学校扩大招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招生人数三年翻了一番,在校人数2002年就达1462万余人,其中普通高等在校生903万余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5%(2003年达到17%)。即使如此,仍不能满足广大家长的需求。对于家长来说,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孩子升学是百分之百的问题。于是家长给学校造成很大的压力。资源不足表现在质上,则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中小学发展极不平衡。过去的重点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积累,成为众人心目中的优质资源,家长学生趋之若鹜;薄弱学校则受到群众的冷遇,入学竞争从小学就开始。所谓考试竞争,实际上就是争夺优质教育资源。高考是竞争接力赛中的最后一棒。为了最后一棒能取得胜利,前面几棒的竞争就很重要,因此,应试教育不仅在对付高考上,从中考就开始,而且中考比高考的竞争更激烈。因为全国高中毕业生高考的录取率已达58%,而中考重点中学的录取率往往只有十分之一。这种恶性竞争不解除,素质教育难以推行。

地方行政部门对学校的压力也不能低估。地方领导最关心的也是高考升学率,他们把它作为自己的政绩来看待。因此,如果升学率比去年高了,领导就会很高兴,又是表扬又是奖励;如果升学率下降了,学校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所以,对学校来说,素质教育是软任务,升学率才是硬任务。

除了教育资源不足引起的教育竞争之外,还应该看到观念形态上的问题。传统观念对应试教育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传统观念表现之一是,上了大学才能算人才,不上大学就成不了人才。高等教育的资源总是有限的,特别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级人才的需要也是有一定限量的。即使是发达国家,也不是百分之百的青年都能上大学,总还有一部分青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上大学。同时还应看到,暂时不能上大学不是永远不能上大学,在今天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传统观念表现之二是,不仅要上大学,而且要上名牌大学。这几年各地都有不少录取生因为学校不理想而不入学的,许多重点学校已经不是讲究一般的升学率,而是讲究考入重点大学的升学率。这样的竞争何时能了?即使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百分之百,也还存在着不同水平的高等学校。这种竞争完全是人为造成的,极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

当然,有的校长讲,追求升学率与推行素质教育是不矛盾的。从理论上讲确是没有什么矛盾,而且学生的素质越高,升学的几率越高;应试的能力、竞争的能力也是一种素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难看到,学生迫于升学压力,起早贪黑,埋头苦读,且不说健康受到影响(据说有一所学校竟然规定学生不得在晚上12点以前睡觉,而且每天要求家长签字证明),心理也常常被扭曲,他们没有时间学习自己喜爱的科目,培养自己的创造思维和实际能力。这样的人才是21世纪所需要的吗?是不是值得忧虑?

解决应试教育,还得多方面着手,全社会努力。

首先要扩大教育资源,特别要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缩小其和重点学校的差距。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重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硬件建设是必要的,但只重视硬件建设,不重视软件建设未必能改变学校的面貌,关键还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让重点学校帮助薄弱学校教师的成长,最好教师有交流,重点学校的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去兼课,或者带薪服务一至两年,把薄弱学校的教师带起来,薄弱学校的教师到重点学校去进修。如果这种方式难以做到,至少重点学校的骨干教师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如每周一次到薄弱学校去指导。

其次是减轻对学校的压力,特别是地方领导不要向学校施加压力,要把眼光放远一些,不要只看一时一事的得失。只要学校办学有思路,办学有特色,学生素质有提高,学校自然就会出成绩,升学率自然就会提高。

第三要改革考试制度。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施行,新课程的理念是很新的,但需要教师能够理解并善于操作,尤其需要考试制度的改革加以配合。否则有如交响乐团的演奏,乐谱虽然很美,但指挥歪了,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最后还要从观念上转变。家长的观念要由人才市场的变化慢慢地转变,不能强求。但作为懂得教育规律的校长们,尤其是重点中学的校长们,应该从培养人才的大局出发,从观念上加以思考,在素质教育上下工夫,不要在升学竞争中推波助澜。其实重点中学升学率高并不稀奇,因为重点中学的生源本来就好。因此,不要因为争生源去炒作考上大学的升学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