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七月上天山

 书虫老李 2010-06-20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是碧野,他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编选本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美文的诵读,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同时积累文中优美语句,增加文化积淀。                                           学习这一课,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重点阅读和探究。

[学习目标]

1、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僥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天山的资料。教师制作演示课件,附配乐课文朗诵。

 [设计理念]

在《七月上天山》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法、美读法、自主探究法多种教法与学法相结合,切实发挥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着力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并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渗透了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是出自诗人李白的诗句,他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碧野去天山游览一番吧!板书课题《4*七月的天山》,齐读课题。

二、明确学习要求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先请同学们读一读阅读提示,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自读阅读提示。

2、指名交流学习要求。

三、借助“阅读提示,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脉络句,即地点变换的句子。(“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配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2、指名交流:

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 作者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把它写得如此令人陶醉?  (相机出示课件)           

雪峰  作者用了  比喻    衬托了雪峰   高耸、巨大 的特点

雪水   1)作者  用词准确  “飞泻”体会到了雪水流动时的磅礴气势 (2)作者用了  比喻   写出了雪水动人的姿色                                                  作者写溪水中的石子和鱼群  衬托溪水的清澈                                  

3、看到这高耸巨大的雪峰、飞泻而下的雪水、清澈见底、五彩斑斓的溪水,你想做些什么?(拍照留念、写诗赞美……)带着这种情感齐读这一自然段。

学习第三自然段

1、马上要离开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依依不舍)带着这种情感,让我们再往里走,看看下一处风景是什么?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天山的什么?(天山的原始森林)

3、引导学生交流:这段抓住原始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1) 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                  (2)以“密密的塔松”、“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                              (3)以马蹄溅水衬它的幽静。 

4、皑皑白雪、密密丛林、斑斑日影、哗哗水声是这样如诗如画,让我们一起扬鞭策马,以朗读代替漫行天山。(朗读课件片段)   

   学习第四自然段      

     1、游完了原始森林,我们将走进天山深处,去看看那里又有什么样的风景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2、这写得最美的是什么景物?(板书:野花)                                          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写了野花的美?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书本上做出标记。(相机出示课件)
  3、集体交流:

“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绵缎……像……彩霞那么耀眼……像彩虹那么绚烂”──绘其色艳。(板书:色艳)

1)作者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把它写得如此令人陶醉?(采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么美好的溪流两岸,想策马观赏的跟老师一起去欣赏。(起立齐读片段)。                                  

(2)作者还从哪些方面写了野花的美?
“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显其多。(板书:多)“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板书:高)

3)一方山水养一方人马,这么美的天山你想骑马到花海中去走一走吗?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学习第5自然段

1、游玩了天山,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板书:美)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赞美天山的。请同学们齐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赞美天山?

    2出示: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指名个别读、比赛读、男女分读 齐读

不改变句意,你能给最后一段换种说法吗?                              (体会作者用关联词 “虽然……但是……”  以及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没有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表示了不是春天胜似春天的意思,赞美了夏日天山的的美。) 

3、朗读全文   

通过我们深入的了解,这时天山给你怎样的印象?

天山美如画卷,大家从文字上就可以欣赏到天山的美,犹如漫步天山,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请同学们再次自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起立,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

1、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实验小学:  泮文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