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尊 严 大栾家完小 蔡淑香孙艳英 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画面:一群难民受到善良的沃尔逊人的款待,狼吞虎咽地吃着食物。接着,故事里的难民群体中出现了一个例外的青年人。他与其他难民不同的是,他要求镇长给他活干,如果不让他干活,就不吃不劳而获的食物。镇长最后只得答应让他为自己捶背,之后他才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故事的结尾富有戏剧性,镇长凭一双慧眼发现了哈默美好的人品,并留他在庄园,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学情分析: 从学生角度出发,这是一件很特别的小事,究竟在哪特别,学生并不能一下子想到尊严,尊严对于他们而言早已存在于生活、学习中。比如,一个学生不愿意接受老师的当面的批评,就是他的自尊心的体现,而尊严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 、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重难点: 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策略: 只让学生去体会,而不让他们朗读,就等于只有骨干,而没有血肉。当人真正理解了尊严,就会想到身边的人或自己知道的事,这时让他们说,引导他们说,就可以说是本课他们的情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潜意识中对自己的要求便形成了,即自尊、自强、自立,那么学完本课将会对他们的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够了。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2、复述课文。 教学策略: 尊严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我采取了让学生来发问,让他们主动性的方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哈默身处困境却仍不放弃原则、放弃自尊的高尚人格。
教后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