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有‘三知’ 定能延寿

 舞动的紫百合 2010-06-20

高寿老人均具有“三知”(知恩、知足、知福)品德。因此,民间有“报恩思源,益寿延年;知福知足,活过九六”之说。“三知”不仅是做人、修德、养心的根本,也是益寿的源泉,是老年人盛德的体现。资料显示:因为有德之人心理安定,情志不乱,气血调和,免疫力强,不易染病,自然体健寿延。

  知恩。古代养生,大都把把道德修养放在首位。“三知”属养德范畴。“饮水思源,知恩报恩;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想想今天的幸福生活,就会感国恩、党恩;想想自己身从何处来,就会感父母的养育之恩;想想自己学到的本领,就不会忘师恩;想想困境中的关爱,就不能忘亲友的援助之恩。老年人只要对生活、社会充满感恩之心,就不会有(或少有)不满和抱怨情绪。没有怨恨的心态,是快乐美好的。爱国、爱党、孝亲睦友的老人,自然心安体泰。

  知足。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俗”,就是说适当减欲能知足。“广厦千间,夜眠七尺,良田万顷,日食一斤。”过去,老百姓最大愿望是: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现在生活富裕后,追求高档次享受的人越来越多。“得到这样又想那样”,“又要多来又要好,这山看见那山高”。正像一首歌谣中唱的“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叹无官职被人欺,县官府官还嫌小……”“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达不到就整天折磨,心生烦恼,那里还有快乐可言?因此奉劝老年朋友,要学会降低欲望,不要攀比,承认和接受现实,保持淡泊的心境。感到心满意足,就能享受生活的乐趣。

  知福。对幸福的理解各人不同,有人认为钱多是福,有人认为做官是福。应该指出:老年人健康长寿才是福。幸福只是内心的一种感受。虽然不少人“五子”(票子、位子、车子、儿子、房子)登科,但内心仍不足。正如清代养生学家石金成在《祝福歌》中说:“人生尽享福,何苦不知足;思量愚昧苦,聪明就是福;思量饥寒苦,饱暖就是福;思量离别苦,团圆就是福;思量刀兵苦,太平就是福;思量牢狱苦,自在就是福;思量无后苦,有子就是福;思量疾病苦,健康就是福;思量死去苦,活着就是福;苦境一思量,就有许多福;可惜世间人,几个会享福,有福不能知,能知才享福;我劝世间人,不要不知福。”有专家提出:“幸福感越强的人,寿命越长!”但要做到“身在福中能知福”又确非易事。老年人知福,要做到到两条:一是知足,对现在的一切均感满意(不能攀比)。二要安分,对成上根本得不到的东西不妄想强求。这样的老人才能真正知福知足,从而常乐延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