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烂腿:如果你不想截肢,就试试十三方之第六方【紫霞膏】|外科十三方

 学苑中医 2020-11-09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外科十三方考》,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外科十三方

老烂腿:如果你不想截肢,就试试十三方之第六方【紫霞膏】

“老烂腿”也叫“臁疮腿”,脉管炎,糖尿病,静脉曲张,深浅静脉炎,血栓性深静脉炎,淋巴管阻塞疾病发展到晚期出现的并发症,也可以发生于深静脉血栓综合征。病变部位多在下肢小腿内侧,外侧,胫前,胫后,踝部出现的溃疡,在急性期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肢小腿的红肿热痛,有条索状结节或大面积结块,均有色素沉着。一般病程较长,由于皮肤的干燥,脱屑,逐渐发展至破溃,创面逐渐扩大,不易愈合,中医属“恶脉”多因久劳,热盛湿凉,血瘀络脉而致。文献有“裤边疮”、“裙边疮”之称,多发生于长期站立、负重行走,伴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

第六方 紫 霞 膏

第六方 紫霞膏(按:是千捶膏的一种)

歌曰:

紫霞膏贴远年疮,

铜绿轻竭乳没良,

麻仁松香合一处,

白蜡清油要相当,

顽疮恶毒不收口,

一贴之后效非常。

[处方]铜绿五钱 血竭五钱 乳香五钱 没药五钱

松香二两 蓖麻仁一百粒 轻粉二钱

白蜡一两(按:一方有儿茶,无轻粉)

[制法]先将前五味共研细末,投入石臼中,再加轻粉及蓖麻仁、白蜡,并滴入清油十数滴同捣之,约二三千杵时,即可成膏,如不成膏,可再加蓖麻仁数十粒再捣,直捣至臼内膏软如棉,十分融和时为止,收贮备用。(按:制法可采徐氏法。)

[用法]此膏善除湿热,拔毒生肌,凡夏秋之间感染湿热发疮者,以此贴之,其去腐生肌之功甚捷。他如梅毒、臁疮,亦有特效。

近人徐喆臧《验方精华》中之疬串“紫霞膏”,较此方小有差别,唯其制炼方法则甚可取法,故转录之,以作本方参考:

制松香六两 制乳没各六钱 血竭四钱 铜绿二钱 潮脑六钱

朱磦三两 腰黄八钱 麝香八分 蓖麻仁三两 儿茶四钱

上十一味,除松香、蓖麻仁外,各先后研末备用,各药分量以研末后净秤为准,故在未研之前,当各多备若干,免致研后不敷。合膏时,以石臼捣松香使烂,次加蓖麻仁,三加铜绿,四加儿茶,五加乳香,六加没药,七加血竭,八加潮脑,九加朱磦,十加腰黄,末后加入麝香,合好之后,贮于碗内,用纸封固备用。

上列各药重量,系就一料计算,如一次多合则手续较省,但松香既多,桩捣必难,故当事先预约数人工作,以便更番轮换,务使手不停杵,愈熟愈妙。捣时如药嫌干,可酌加蓖麻仁若干粒以调整之,如年久膏硬时,亦用此法调整。

此膏专治疬串,未成者自能消散,已溃而流脓液者,当酌加轻粉、犀黄以协助之,在摊膏时,须隔水炖融,切忌直接火烘,或在临用时就热水壶上温融之,不可采用直接火烘,因膏中麝香经火则气泄而效减也。

制松香法:以松香五斤,用鲜芙蓉花连叶十斤(以花多者为佳),柳条、桃叶、榴叶各五斤,甘草一斤,煮成浓汤后,去渣滤清,留一小部分,另储使冷,余盛锅中,安放露天(勿置屋内,防爆溅也),入松香再煎,约松香一桶,汤三桶,俟油沸尽,即陆续用铜勺捞出,倾入冷汤中取起,每枚捏成如烧饼式,中穿一孔,以粗麻线贯之,分装布袋,紧束袋口,浸粪缸中四十九日,取出去袋,以长流水漂冲三日,再露七日夜后,埋土中七日,存储备用,以二、三年者为佳。粪缸以无病之童男、童女粪为最好,年长健壮妇女次之,唯忌经带,若男子已成人者,则不合用。

按:紫霞膏之见于古代方书者,不一而足,唯处方用途与此方有异,殆即“千捶膏”之衍化物也。又有所谓“化腐紫霞膏”者,则纯系用作追蚀咬头,功同“乌金膏”及“碧霞锭子”,与此大异其趣。


张觉人先生

第七方 千 捶 纸


第七方

歌曰:

雄黄一钱砒五分,

撒布纸上折多层,

轻轻捶得千余下,

贴疮贴毒有良能,

休将此方轻相视,

杨梅疔毒大有灵。

[处方]白砒五分 明雄一钱

[制法]共为细末,取上好皮纸一张,将药末匀布纸上,摺为十数折,以木捶在纸上捶之,约千余下,药即吸入纸层,至转黄色时为度,收藏备用。

[用法]若遇杨梅疮毒肿起者,以此纸贴之最佳,其他溃后化腐亦妙。

图片源于网络,与千捶纸无关

外科十三方考

外科十三方考

张觉人 编订

学苑出版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