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辉:川藏线不可不看十大绝景(下)(组图)![]() 赵亚辉:川藏线不可不看十大绝景(下)(组图) 摄/文 赵亚辉 6.怒江大峡谷和大桥 在怒江大峡谷中随处是景,一条黄色丝带在红褐色的群山中蜿蜒,壮丽画卷让人震撼 奔腾的怒江把山谷中的巨石生生撕开一道口子 峡谷岩壁上巨石林立 川藏线怒江大桥地处怒江峡谷咽喉地段,海拔2800米,四面被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环绕,方圆40公里无人烟。怒江大桥是天险中的天险,建在陡峭的岩壁上,桥头九十度弯,过桥就进岩壁上凿出的隧道。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资料照片) 怒江峡谷中的吊桥 7 然乌湖的静和蓝是远近闻名的,湖中极少看到枯枝杂物,湖周景色各不相同。然乌湖的色彩非常丰富,草地、森林、秋叶以及白色的水禽和湖岸浅滩五颜六色的卵石,清新如镜面反映。然乌湖的湖边是一大片碧草如茵的草甸,和着湖水、雪峰,景色如画。 牧马人垂钓然乌湖,这幅画卷表现着极致精神 然乌湖畔的雪山 然乌湖边夜宿一宿,第二天清晨,天气多云,雪山下静谧的然乌湖 然乌湖畔的客栈已成往来旅人涂鸦的天堂 然乌湖畔的雪山、森林、公路、天空,让人心旷神怡 8.米堆冰川和米堆村 米堆冰川壮观而奇特,在中国冰川中独树一帜,也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它位于藏东南的念青唐古拉山与伯舒拉岭的接合部,这里是我国最大季风海洋性冰川的分布区。念青唐古拉山与伯舒拉岭是一系列东南走向的高山,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能够沿雅鲁藏布江和察隅河谷北上,深入到这一系列高山之中,并带来了大量的降水,于是在一个叫米堆的藏族村庄后的一座海拔6385米的雪峰周围,诞生了一个壮美的精灵——米堆冰川。米堆冰川被地理学家们称作“世界级冰川奇观”,它有着近800米落差的冰瀑布,此外,它还是一条会“突然跃动”的冰川,这在全世界的冰川中都是非常罕见的。在我国境内的4万多条冰川中,只有两条冰川会做这种“特技动作”,一条是米堆冰川。另一条是相距它200公里左右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旁的“神山”南迦巴瓦峰下的则隆弄冰川。据记载,1988年7月15日深夜,米堆冰川突然跃动,断裂下来的巨大冰川末端冲入冰湖中,使冰湖里与断裂冰川同样大小体积的湖水狂涌而出,冲溃湖坝,几千立方米的湖水在几分钟内夹杂着泥石流翻滚而下,冲毁了川藏公路上大小桥梁18座及42公里的路基,使这条藏东南唯一的“生命线”中断达半年之久。 离开川藏公路,过了新建的横跨额公藏布江公路桥后,只见一条两面均是悬崖绝壁的峡谷,沿着小河修建的村道仅能通过一辆车,再走几公里后,突然出现大片宽阔的谷地,远处两条壮观的冰瀑布挂在雪峰与森林之间,就如两道由天而下的巨大银幕…… 要与米堆冰川作近距离接触的话,还要徒步走进层林尽染的森林,翻越三道冰川运动留下的终碛垅。当走上第三个终碛垅时,一个冰湖出现在眼前,远处是冰瀑,近处是高约二十米的冰陡崖,崖下就是冰川湖。 从天而下的冰瀑布闪着银色的光芒,近800米的落差让人感到自然的神奇。冰瀑奇观只有在补充丰富、消融得快的冰川上才会出现,如消融得快而补给不足,冰瀑就会中断,形成“悬冰川”;而补充过快而消融不及,冰雪就会把悬崖埋没。米堆冰川是一条补充和消融都很“均衡”,具有灵性的冰川。 另一条冰瀑流入森林中 经过艰苦的跋涉,我们来到冰湖末端巨大的冰窟下 冰崖上不断的水流说明冰川正在快速的消融,冰崖上的点点坑坑原来是冰中夹杂的石头,冰融化后石头脱落。 冰川下方正在修建观景台,对环境其实是一种破坏。当年去好望角时,感慨于其保护理念:当年欧洲人第一次踏上好望角时什么样子,现在它还是什么样子。纯自然的状态是最佳的,人为的修建其实画蛇添足。 9.102大滑坡和通麦天险 川藏线“102大滑坡”是世界上有名的滑坡群,被称作“亚洲第一大滑坡”,只要下雨,就有滑坡。它位于波密到林芝的路上,它的名字来源于这里地处川藏公路102道班段。滑坡影响路段长达550米,每到雨季,滑坡表面的坡面泥石流、小崩塌、滚石频频发生,经常阻断车道,严重影响进藏物资的运输和沿途数万名藏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也是川藏路有名的卡脖子路段。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34aad0100jew6.html) - 赵亚辉:川藏线不可不看十大绝景(下)(组图)_赵亚辉_新浪博客过了102大滑坡,经过帕隆藏布和易贡藏布交汇处的通麦大桥,就进入“通麦天险”。 这两段相连的路是川藏线最艰险的一段,半个世纪来,有几百辆汽车被泥石流和滑坡等打进帕隆藏布江峡谷下。因此也有人把把这段路叫“通麦坟场”。 102大滑坡的警示牌手书红字提示 几十年的冲刷,把山体掏出了巨大的沟槽 滑坡下是湍急的帕隆藏布江 对于这段路的治理从未停过,技术人员现在采取“减、锚、排、养”等先进技术,以锚索助板墙、桩板墙等支档形成填筑冲沟,在滑坡中部形成保通路基,同时配以多种排水设施排出地表水,以减少对滑体、路基的冲刷。目前已部分形成宽7.5米,滑体路基稳定的沙石路面。 过了大滑坡,是一出水毁路面,牧马人快速通过,扬起漫天水雾 车队通过通麦大桥(王宁摄)
10.鲁郎林海、杜鹃花海和南迦巴瓦峰 过了通麦天险,到林芝乃至拉萨就是坦途,一路美景不端。最美的地方是鲁郎,置身其鸟语花香的景点,看到牧歌式的秀丽山川和田野景色,真如藏族的一首歌曲所唱的:那里四季花香,那里没有忧伤……那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鲁郎位于林芝地区行署所在地八一镇以东75公里的川藏线上,座落在深山老林里。这里,山间的云雾时聚时散,与林海、田畴构成一幅幅梦幻般的图画。过了鲁郎,在翻越海拔四千多米的色齐拉山时,会遇到连绵的杜鹃花海。在色吉拉山口,运气好的话,还能遥望美丽的南迦巴瓦峰
川藏线也是杜鹃花之路。根据多数专家学者的观点,川藏线所穿越的横断山区,正是杜鹃花的分布和起源的中心地区。全世界野生杜鹃花大约有960种,我国便占据了约570种,其中近一半的种类分布在横断山区。可以说世界杜鹃的分布中心在中国,川藏线又穿过了这个杜鹃花的分布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川藏线是一条杜鹃花之路。 站在色吉拉上上眺望尼洋河风光,这里是西藏的江南 南迦巴瓦峰峰如长矛直刺云霄 最特别绝景:川藏线上的人们 年过六旬的陕西老人骑着单车千里走川藏 来自广西的夏利在翻越大山,“我也去拉萨”,推也要推到拉萨去! 然乌湖畔的女孩,长头要磕到拉萨 雪山下的老婆婆,捡牛粪是生活中必须要做的功课 金沙江畔骑车进藏的旅人 米堆村中微笑的老人 途中遇到的藏族父子 上百人一起徒步去朝圣
|
|
来自: LM0318 > 《360 生物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