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板桥的长联

 读易居士 2010-06-30
 我曾手抄一幅与人类长寿有关的中国古代长联,它出自“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之手,是郑板桥在六十岁寿辰时为自己所拟。这幅长联的风格,也犹如郑板桥所画的竹石图,高雅、挺拔,颇多意趣,我极喜欢。

    你看——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咏,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活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子,将几支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天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好联吧?

    上联中的“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定的是“吃饱喝足、不饿肚子就行”的低标准。在过去那个“朱门酒肉臭”的年代,定这样的标准,有知足常乐的意思,挺难;在当今这个时代,多数人都在为钱而“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能取这样一种生活态度,更难。

    “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咏”,这是文人的一种积习——离开吟诗作画,就浑身发痒,手没地方搁,脚没地方撂,脸没地方放,视码字儿如生命,视其它门类的艺术创作亦如生命!我上面所说的那位资深编剧,写了大半辈子,仍旧没写够,还整天没事儿找事儿,跑到“博客”圈中去舞文弄墨。他那“博客”的题图,选的是一幅动画:有个小人不停地敲打着键盘,外形与他本人酷似。这,乃是文人墨客“放浪吟咏”的典型一例。

   “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则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味道了。不服老的人,总会老得晚、老得慢,古来如此。1994年,我拍长篇电视连续剧《雾.海.帆》的时候,曾专门让三弟志国写过一首歌词《西边有片火烧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下联中的“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子”,表面很难,其实特简单,因为那一切“俗声”、“俗物”、“俗子”,多半聚集于官场;远离了官场,所有这些腌臜的东西也就眼不见为净了。

    “将几支随意新花,纵横穿插”,则是典型的文人性情——离开花花草草,便整天无精打采,仿佛活不下去;哪怕是见到路边的野花,也得弯腰折上几支。我前面所说的“花心不泯”,就是这个意思。长影那位资深编剧,就一直对红牡丹情有独钟。

    我念中学的时候,曾买过一本书《花花草草》,作者周瘦鹃。他是“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大家、名家,曾长期主持《紫罗兰杂志》(你看,连杂志的名称也用‘紫罗兰’,是花名儿)。张爱玲初入文坛时,多亏了他的提携。不然,也许我们今天就看不到《色戒》这样的小说和电影了。周瘦鹃极爱花,晚年在苏州构建了一栋大房子,起名“爱莲堂”,种植了许多花木。很多名人到苏州,都像蝴蝶似的跑到他家去赏花。《花花草草》,是专门谈花草的散文的结集,读起来极有趣。可见,爱花、恋花,乃文人的本性也。

    “睡得迟,起得早,一天清闲似两日”,说的则是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人到了一定年龄,早已“不惑”并且“知天命”,很少会有人再去干“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凉州“的傻事。过一天胜两天,郑板桥那年六十,乘以二,你算一算,可不是“百岁已多”!

    郑板桥的这副长联,真的是妙趣横生,而且可以有多种读解。愈细品,愈能悟出蕴含其中的人生况味……记住这幅长联吧,我的朋友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