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智若愚 智者不锐

  2010-06-30
    大智若愚的意思是,有大智慧的人,不卖弄聪明,表面上好象很笨。意思非常明白,就是有智慧有才能的人,不炫耀自己,外表给人以很愚笨的感觉。中国成语大都是古人对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智慧的结晶。有些人总爱自作聪明,总怕被人当作傻瓜,常常上演一幕幕作茧自缚、引火烧身、自掘坟墓的悲剧。这些人可能会一招得逞,一时得势,但玩的终究是小聪明,是大愚若智。

    明代学士吕坤在《呻吟语》中说:“愚蠢的人,别人会讥笑他;聪明的人,别人会怀疑他。只有既聪明而看起来又愚笨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宋代大文豪苏轼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智若愚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是混混沌沌与天地一体,秉承天地间的灵气,为造物主所呵护。大智若愚者,一般是一些得道高人,他们永远似睡非睡,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态度总是淡淡的、傻傻的,一幅与世无争的样子。他们或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者身居闹市,仍心凉如镜。就算身居官场商界,仍能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一切功名利禄,他们拿得起,放得下。

    可是,你别以为这样的角色好惹。若关系到利害时,他们都会有一些惊人之举。大智若愚者藏才隐德,谦虚谨慎,以弱致胜,是任重而道远的担当者,比常人更能抓住成功的机会。《愚公移山》是上初中的时候就学过的了。近日闲来无事,又重读了两遍,觉得用大智若愚来评价愚公再合适不过了。事实上,愚公到了九十高龄才决定移山,是他几十年来策划的一个计谋。愚公几十年来一直在揣摩天帝的脾气,终于在垂暮之年摸准了天帝的脾气,知道天帝会被什么样的情形所感动,所以就策划出一幕专为天帝而设计的“移山”大戏,从而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他“搬山”的梦想。

    后来,我在网络里发现有人跟我所见略同。这位叫安伟的朋友说道,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挡住愚公家的出路,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愚公其实非常清楚“搬山不如搬家”的道理。他已经爬了九十年的山了,却一直没打算搬它,只是眼看着快要进棺材了,才弄出点“移山”的动静。愚公不但骗过了智叟,骗过了自己的老婆,骗过了自己的子孙,更主要的是也骗过了天帝。愚公几十年密谋的计划成功了,天帝被他感动了,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将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从愚公家的门前搬走了。

    大智者深知,刀磨得过于锋利,刀刃很快就会翻卷而失去作用。他们懂得,做事过于猛烈,就会使事情发生反向的变化。《伊索寓言》中有一则故事讲北风和太阳比谁厉害。两人达成协议,谁能最先让一个走路的人脱掉衣服,谁就为赢。北风用尽力气呼呼地吹,但是它吹得越厉害,那走路的人就把身上的衣服裹得越紧。而太阳呢,它慢慢地放出它的热量,走路的人感到阳光的温暖,就一件一件地开始脱衣服,直到最后觉得太热了,索性把衣服全部脱掉,跳到路边的一条小河里去洗澡。北风采取强硬的手段,不仅没有让走路的人脱掉身上的衣服,反而使路人将身上的衣服越裹越紧。太阳通过温柔的方法让走路的人脱掉了身上的衣服,而且还让走路的人光着身子跳到河里洗了一个澡。太阳的做法,可谓智者不锐。

    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你很难见到他有什么锐利之处,因为大智者从来不以大刀阔斧慷慨激昂表现自己,也从来不刻意显示自己有强大的力量,因此他也不会因为强大力量的反作用力而被击倒。大智者虽然看似不强大,却能促成事物的成功或发展,这是因为他的柔性中潜藏着足够的变通。一个懂得留有余地并充分利用余地的人,最有可能成为成功者。反之,一个倔强单纯爱钻牛角尖的人,往往最容易碰壁、失败。

    我们处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时代,人人争先恐后地显才露能,人人梦想着出人头地、扬名立万。在这大好形势下,如果你也耐不住寂寞,处处显山露水,争着炫耀自己,想尽办法成为别人妒羡的目标,那么,在你的虚荣心不断得到满足的时候,你就离失败越来越近了。三国时,杨修的才华可以说横溢,假如他能“笨”一些,至于被处斩吗?在空城下,司马仲达若能“糊涂”点,何愁他孔明不坐以待毙。

    智者为人,心平气和,遇乱不惧,得宠不惊,受辱不躁。智者处事,含而不露,隐而不显,自自然然,平平淡淡,实实在在,普普通通,从从容容,看透而不说透,知根而不亮底。大智若愚,此之谓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