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非

 华夏董氏大全 2010-07-03

一、 董非  女,河北武强人,1976年8月出生,大学毕业。发明电力机车架空导线测量方法及其测量仪专利号:98115858.7发明简况:本人一九九九年七月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系,现在太原有线广播电视台工作。曾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眼科专家合作,研制成功了“弱视治疗仪”,并得到推广。还申请有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电力机车架空导线测量方法及其测量仪”,专利号为:98217106.4。  

 
二、个人资料

  

  董非,本名董飞,1989年春天生于河南夏邑。15岁开始写诗,作品散见于《诗选刊》、《散文诗》、《中国诗歌》、《山西文学》、《河南作家》、《佛山文艺》、《文学与人生》等多种刊物。
  入选《与一棵进城——握手农民工诗歌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河南诗歌2009》(大象出版社)等选集。其著名诗句“时光的砂轮打磨着我褪色的青春/ 物质的传送带又把我从黎明运送至黑夜”被称为一代人的“青春悲歌”。其人被称为“80后最具潜力的诗人”。
  曾上榜“2008年度中国80后文学排行榜”之“80后诗人榜”,受到国内多家媒体报道。2009年3月个人写作事迹受到《京九晚报》(深读)专版报道,受到读者热评。6月签约龙源期刊网“名家名作”栏目,作品被国内多所高校图书馆网络收藏。同年末获“河南省十大青年新锐诗人”称号(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主办)。

有关董非的2则评论

  董非的诗歌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直面80后所面对的现实语境,并且试图说出他们那一代人的“诗意的思想”。我为他的这种明智的诗学选择与写作路向而高兴。因为他没有被铺天盖地的后现代所蛊惑,而是认清了我们的国情是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杂糅共生。质言之,董非的诗歌是一种建构性很强的诗歌。而这正是我们诗歌未来应该走的路子。
  ——杨四平(著名诗评家、安徽师大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为近乎90后的年轻人,可贵的是他细腻的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对底层生活的关注。诗歌犹如电影的分镜头,表达着眼前世界和回忆,深有寓意地表达出了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样的创作心态很可贵。作为年轻的诗人,我知道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也深切地理解,此刻成功对他的意义。我相信凭借他勤奋的努力和好学谦虚的精神,成功对他将是必然。我在远方为他祝福!
  ——马知遥(著名诗评家、文学博士、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

董非诗歌3首

《火车穿过北方的麦田》

  火车穿过北方的麦田
  像穿过我童年的记忆
  我目睹着窗外麦子的成熟
  车厢里塞满了返乡的农民工
  我想起了瘦弱的故乡
  想起了更多的村庄与农民
  我发现自己
  突然爱上了车厢里的那股陌生
  这是五月末的一天
  火车穿过北方的麦田
  像穿过我十九年来的宿命
  周围的风一一翻开
  我午后的青春细节

《在这个城市我听见一只斑鸠在鸣叫》

  我愿意花一个夜晚
  说出整个夏天的秘密
  然而
  一只鸟的鸣叫在这个城市是困难的
  我想像不出
  它需要穿过多少条道路、栅栏
  林立的楼群
  它的声音
  需要穿透多少张铁丝网状的防盗窗
  以及内心的隔音玻璃
  盛夏时节,在这个城市
  我听见一只斑鸠在鸣叫
  它的叫声
  先是将我与这座城市一阵阵刺痛
  然后是这个夏天
  栗园路
  栗园路口的蛇皮袋打着瞌睡
  他依靠在一辆老式自行车下
  风吹着,他显得单薄而倦怠
  广场北侧的那家至尊咖啡屋
  出售青春的颜料
  人们需要一个下午
  消磨嘴巴的荒凉
  我们的房子有些潮湿
  窗帘散发出雨的咸涩
  你反复地追问我时光的形状
  它多像窗外发黄的五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