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物摄影小技巧

 博丫 2010-07-03
静物摄影小技巧

静物摄影是现代摄影中很重要的一个领域,静物可以是一个实物,也可以是一组实物,它通常可以像一般的被摄体一样布置。当我们在一些时尚杂志的封面上看到那些精美的饰品时,常会莫名惊讶,为什么同
样的东西,在摄影师的手中就可以拍的惟妙惟肖,而在自己的手里拍出来的感觉就是那样平凡呢?除了摄影技巧之外,静物拍摄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
          
静物主题
    对无生命的物体拍摄,可以有时间选择合适的被摄体,寻找理想的背景,使用闪光灯时巧妙地布光,以及进行细微的构图调整。
    拍摄静物时,应寻找某个能把画面内容统一起来的方面,这可以是质感、功能、色彩、形状等等。同时,恰当的背景和照明也非常重要。对于高调静物,应提供充足的照明,以便受光区和最深的阴影之间只存在一挡光量的差别;低调静物,在整体的色调上比较深暗,可以运用闪光灯进行辅助照明。
          
画面构成
大部分静物画面是逐步构成的。首先从最重要的物品着手,透过取景观察,然后调整其位置,直到满意为止。接着增加陪体,运用这种方法,可以逐步地布置和安排画面,进行局部调整,直到获得满意的结果。
    用于拍摄静物照片的物体应具有诸如形状、色彩、形态和质感等方面的特性。当你开始注意到这些特征及其互相间内在的联系时,你的创造性视野就会得到无限地扩展。
    完美的构图总是讲究均衡和协调,应该把被摄体有机地组合起来,以便突出主体。创作具有均衡效果的静物构图是一种本能的行为,而不是当你的视线从一个物体转向下一个物体时才认识到的。 
                
静物用光
    静物用光取决于画面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在最后的画面中将要呈现的色彩饱和度。一般来说,柔和的正面光照明具有一种美化形状的效果;侧光照明有利于突出被摄体的表面特征,但投射出的阴影也许会掩盖被摄体的表面细节;从后面逆光进行照射,被摄体的表面特性消失殆尽,但可以勾勒出被摄体的轮廓。     
    把许多强烈的光线对准被摄体所形成的强光照明会减轻被摄体各组成部分的”视觉重量”,而且还会引起色彩的饱和度减弱,色调变淡。相反,由于限制照射到被摄体上的光量所形成的弱光照明会使被摄体显得
比较沉稳,色彩也会变得较深、较饱和。通过采用辅助灯、反光板、漫射器照明,还可以获得各种微妙的或具有戏剧性的效果。
    上右图在拍摄时,通过侧光照明和反光板配合,使被摄主体的纹理很好的展现出来.突出了被摄主体的形状和造型,产生了微妙的影调层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