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节决定新闻报道的成败

 大飚 2010-07-03
所谓细节是指新闻报道中那些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有意义、最有特点、最细小的情节、动作或特征。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是“窥一斑而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们的心灵上,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中去。不会捕捉细节,是新闻作品苍白的根源。
  细节的重要作用
  1.新闻报道有了细节,可以生动地反映人物和事物的特征,增强感染力
  细节描写往往能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心灵。《丹东日报》刊发的《抗癌司令——姚淑芝》写的是丹东有一位跟癌魔抗争了八年,先后动过六次手术,却仍积极乐观有滋有味儿生活着的老太太,是颇有些传奇色彩的故事。文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叩开她的家门时我不禁怔住了——呀,高高大大如同健美运动员一般的身材,大红短袖T血衫,乳白休闲裤,一头乌黑的秀发,一脸甜蜜的微笑——这哪是什么老太太呀,更不像饱受折磨的癌症患者了。”这个细节就把姚淑芝“只要你精神不倒,它就拿你没招儿……”这种“坚强就是力量”的抗癌精髓传达了出来。
  正如著名作家杜鹏程所说的那样:“一个好的细节,如同钉子钉在木板上那样结实有力,如果能恰当地选取几个细节,一个人物就出来了。”
  2.新闻报道的细节,能使新闻作品生动活泼起来,具有“催化剂”的功能
  没有细节,就容易产生一般化和概念化。一个精彩的细节往往胜过作者的许多议论和渲染的笔墨。丹东电视台《记者观察》栏目报道过党员李茂丰的事迹。节目报道了李茂丰三十年如一日,把一个落后村变成全地区屈指可数的富裕村的事迹。在节目中有一个细节也给人以深刻印象。陶李村富了,可唯独李茂丰不在这个行列。与村民们红红火火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茂丰家收入最低,房子最破。近几年,陶李村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而位于李家沟山脚下的李茂丰的家却依然寒酸。三间土房,年久失修,后墙不得不用几根木头支撑着才不至于倒塌。屋内的陈设极其简陋,唯一值钱的是一台彩色电视机。接着记者写道:“村民们心里清楚,李茂丰不是没有发家致富的条件。当初村里分包板栗园的时候,大部分村民对板栗园种植心里没底,不敢承包。李茂丰率先垂范自己承包了650亩、两处没人要的偏僻板栗园。当年秋天,板栗见果了,当初没敢承包的村民都后悔了,找到李茂丰要承包板栗园。让村民们没有想到的是,李茂丰毫不犹豫地把自己侍弄了近一年的板栗园无偿地分包给十二户村民。”本文中细节的运用,使李茂丰这个人物“活”起来,“动”起来,也增添了人物的感染力。
  3.新闻报道有了精彩动人的细节能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心理学告诉我们,读者的大脑要产生感觉、知觉和神经冲动,就必须接受刺激,引起反射,才能产生心理上的一系列有规律的应变活动。精彩动人的细节,便是一种刺激,由此能使读者产生
  怎样挖掘和掌握新闻细节
  1.现场精细地观察
  新闻报道中一些好的细节,每每是记者、通讯员在现场精细地观察而获得的。丹东电视台《江城纪事》节目在报道人民的好警察曲永革时也有一个细节:在曲永革家中墙壁上,挂着一幅特殊的路线图,图上用文字特别标明的,不是什么重要建筑物,而是分布在其辖区内所有的孤寡、伤残老人的住处。这一细节,将一个关心群众生活、工作扎实细致的好警官的形象,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又如几年前中央电视台在对前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大学演讲的直播时,演播间里主持人白岩松问现场记者张泉灵,让她谈一谈学生们听演讲的情况,张泉灵就抓住了现场的一个细节。那就是学生们的头在演讲期间都是不动的,齐刷刷的,如果他们不爱听,头就不会那样整齐。这些细节如果不是记者细心地观察,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
  2.留心采访对象谈话中露出的线索,跟踪追击
  采写曾经获辽宁省电视新闻一等奖的作品《“三凤还巢”的启示》时,就是我在一次采访中听到,丹东黄海集团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进一步调查为什么会有这一变化时发现了这样一个细节,有三位原来黄海集团的核心技术人员,在几年前离开了黄海集团去南方发展,由于黄海在转制后各种激励机制的变化,使他们看到了黄海未来的美景,又不约而同地回到了原来的公司,使黄海又重新拥有了核心技术人员。记者抓住原来是“孔雀东南飞”的人才外流企业,今天又吸引了人才“凤还巢”这一细节,及时采制了这一节目,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3.挖掘细节一定要核实清楚
  采写新闻报道,一定要把挖掘到的细节核实清楚,做到完全属实。如果夸大细节,甚至虚构细节,是会出大纰漏的。
  怎样运用细节
  1.要选用与新闻报道主题相吻合,且有助于表现和深化主题的细节;要忍痛割爱并坚决摒弃与主题无关的细节,力避画蛇添足、枝节蔓生
  例如:2005年2月17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节目中,有一位姓田的律师,由于他母亲得了肾坏死,生命垂危,作为长子,他说服家人把自己的一个肾移植给了母亲。这其中一个细节非常感人。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之后,家里人、邻居、医务人员还有许多媒体记者等等,凡是到过他家里的人,全都瞒着他的母亲,直至现场直播的当天,田律师来领奖时,他的母亲也不知道捐肾的人是他的儿子。当主持人问他为什么瞒着母亲时,他说,如果母亲知道是自己儿子捐的肾,她会非常激动而影响病情的好转,这个细节充分体现出儿子爱母亲这种反哺之情的感人之处,在场观众无不泪下。相反,细节运用不当,偏离主题,往往弄巧成拙。例如,有一篇报道某位领导同志支持为儿童义演、买票看戏的消息,写他“买了一张票”是好的,但又写他“准时由大门进场”这个细节,似有“蛇足”之嫌,且易于使人产生不应有的歧义:这位领导以前看戏难道不是由大门进场吗?
  2.要选用能使新闻报道具有特色的细节
  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说:“有特点的细节,常常成为一篇报道最生动、给人印象最深的部分。”确实,一篇新闻报道如果有一两个富有特色的细节作支撑,就会使满篇生辉。还是上面的例子,母亲换肾手术后,儿女们都要在床前照顾、看望,同样是做了手术的田律师,为了不引起母亲的怀疑,也要时常出现在母亲床前。这时记者又抓住了这样一个细节,田律师每每到母亲房间,谈笑风生中他的一支胳膊都是搭在一个可以支撑住身体的地方,因为他的身体同样虚弱。当晚“感动中国”一共给十个人物颁奖,但给人印象最深也最让人感动的人物,就是这位田律师。细节的力量无疑起到了重要力量。
  3.在新闻报道中运用细节,事先要顾及报道后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有助于深化主题的细节,固然要予以适当展开,但是涉及丑恶行为的细节,诸如流氓怎样强奸妇女,偷窃罪犯怎样潜入工厂、商店盗窃,以及荒诞不经的迷信活动的具体做法等等,在新闻报道写作中怎样运用,都要细加斟酌。当然,暴露丑恶行为的细节并非一概不能写,为了揭露罪犯、鞭挞丑恶,有些细节非写不可。但什么细节可写,什么细节不宜写,事先都要权衡利弊,考虑对读者(包括青少年读者)是有益还是有害,切不可粗心大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