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板桥纪念馆

 生命之树常青 2010-07-05
 
       郑板桥纪念馆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兴化市昭阳镇牌楼北路2号。1983年11月为纪念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而建立。1993年11月新建馆舍为古典式建筑,迎门为大型花岗岩郑板桥全身塑像、郑板桥兰竹石大理石壁雕。该馆藏品1181件,其中郑板桥书画墨迹33幅,金农、闵贞、郑銮、刘熙载等人的书画348件,当代名人为纪念郑板桥、施耐庵而作的书画833件。该馆基本陈列为“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
 
郑燮《兰竹石图轴》
 
 
【日期:2009-06-30】
 

  幅高36cm,宽83cm,《兰竹石图轴》是板桥绘画作品中的代表作,保存完好。用淡墨作折带皱法写山石,其间以浓淡洒脱的笔墨,随意画出兰草数丛,间隙中用挺拔简洁之笔写竹,言简意骇。他把中国书法的用笔与绘画的笔法巧妙结合,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蒋士钅全 诗云:“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见顾麟文编《扬州八家史料》)。呈现出一种体貌疏朗,“清癯雅脱”的格调。
郑燮《行书轴》
 

【日期:2009-06-30 】
 

    幅高53cm,宽100cm,《行书轴》是郑板桥书法的代表作“六分半书”,世人称“板桥体”。“六分半书”是以汉隶为基础,间以真、草及画兰之法于其中,形成多体合一,乱石铺街的艺术特点和审美情趣,字体大小不一,错落参差,疏密得当,用笔轻重缓急,如奔离坠石,鸿飞兽骇,又如鸾舞于蛇惊。节奏分明,富有韵律。个性中显现传统,于传统中张扬个性,契合了板桥一贯主张的“十分学七要抛三”的艺术思想。

郑板桥“难得湖涂”的来历

【日期:2009-05-27 】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字写得妙趣横生,韵味无穷,这是他将真、草、隶、纂书融为一体而独创的一种奇特手法,有“乱石铺街、杂乱有章”之誉。据说,“难得糊涂”四字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
  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洲云峰山观看郑公碑,晚间借宿于山下一老者家,老者自称是荒村野臾糊涂之人,郑观其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与他交谈得十分投契。
  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大为赞赏,老儒请郑板桥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之上。郑板桥有感于老人糊涂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自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砚台有方桌大小,还有很大一块空余,郑板桥请老人题写一段跋语,老人没有推辞,随手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罢也盖了一方印章“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这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官员。他见砚台还有空处,又提笔补写了一段文字:“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这段文字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被老人做成条幅流传开来,人们感慨其中蕴含的哲理,把它视为人生境界之追求,“难得糊涂”也就越传越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