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字为世人流传,殊不知这四字有段有趣的由来:
有一年,郑板桥到莱州云峰山观摩郑公碑,夜晚借宿山下一老儒家中。老人自称是糊涂老人,但谈吐高雅、举止不凡,两人交谈十分融洽。
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的砚台,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为世间极品。老人请郑板桥为之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背面,郑板桥便以“糊涂”为引,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落款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郑板桥写过之后,还留有很大一块空地,同时请老人题写一段跋语,老人没加任何推辞,提笔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 落款是:“乡试第一,省试第二,殿试第三。”
郑板桥一看便知遇到一位情操高洁的雅士,顿感自身浅薄,敬仰之心也油然而生。见还有空隙,便提笔补写道:“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
此后,世人都感慨“难得糊涂”四字中富含哲理,便以横联形式挂于厅堂之中,作为处世警言。
来自: 小桥流水阆中客 > 《追根溯源》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引用 郑板桥书法欣赏 - 陶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郑板桥书法欣赏 - 陶农的日志 - 网易博客郑板桥"难得糊涂"的来历 郑板桥"难得糊涂"四字写得妙趣横生,韵味无穷,这是郑板桥将真草隶篆溶于一体而独创的一种奇特写法。老人...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由来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由来郑板桥“难得糊涂”的由来网络资料QQ:16255597722017-6-21http://www.52e-mail.com/E-mailhttp://www.52e-mail.com/文化传播网http://www.52e-mail.com/www.52e-mail.com清代...
姓氏文化探源——郑姓
姓氏文化探源——郑姓。姓氏文化探源-郑姓。姓氏释义。韩哀侯灭了郑国后,郑国王族、国民逃迁至陕西汉中地区,以故国之名再建了一个小方...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关于“难得糊涂”的来历 ,传说是有一年,郑板桥到莱洲云峰山观摩郑公碑,夜晚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人称自称为糊涂老人,谈吐高雅,举止不凡,两人交谈得十分融洽。老人请郑板桥...
郑板桥纪念馆
郑板桥纪念馆。郑板桥纪念馆http://www.taizhou.gov.cn/col/col1596/index.html 郑板桥纪念馆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位于江苏...
郑燮写"难得糊涂"横幅的故事 蒂尕字汉阳
郑燮写"难得糊涂"横幅的故事 蒂尕字汉阳 话说郑板桥在山东为吏,到山东前就听说,在莱州云峰上有块《魏故中书令秘书监...
人生难得是糊涂
人生难得是糊涂郑板桥在潍县做官的时候题过几幅著名的匾额,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难得糊涂"这一块。他当的室中陈列了一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板桥眼界大开。老人请板桥题...
智慧人生 难得糊涂
智慧人生 难得糊涂。“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名句。郑板桥特别叹赏。板桥认定老人必有来历,就题写了“难得糊涂”四个字,压印为“康熙秀...
日志
日志 难得糊涂 2010-8-29 20:20阅读(61)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抗议之声》) 其三:心安理平说。郑板桥看完信后,立即赋诗回书:...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