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镇江八座宋元粮仓惨遭强拆

 xxcc7788 2010-07-06
2010年07月06日 08:32 

本报讯 “离上次来才一个月,这里已经从考古遗址变成了建筑工地。大运河沿线从未发现过这么有价值的遗址,被毁掉实在令人心痛!”前天,面对记者,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所长林留根痛心疾首。他说的这处考古遗址在镇江双井路如意江南楼盘施工地,该楼盘总投资40亿元,据称将被建成镇江“最为高尚的现代商务居住社区”。而恰恰是这里,曾是古代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历代漕运粮仓所在地。去年,南博和镇江市博物馆在此发现了宋元粮仓、元代石拱桥、明清驿站和衙署,是镇江作为运河漕运枢纽的实证,该项目因此入围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记者昨天来到现场,只见数十万平方米的工地上,挖掘机正在忙碌,不时有渣土车进出卷起阵阵黄尘。一半以上的地面已被挖至一层或两层楼深,布满密密麻麻的水泥桩。在繁忙的工地上,只有那座断掉的元代古桥尚在。

据悉,该遗址内共发现13座宋元粮仓。但在如意江南楼盘施工范围内的8座已全部遭毁,其中一、二号仓已经打桩,只剩下部分仓基,另外6座已被破坏殆尽。其他考古发现如明清时的京口驿、古运河的河道,也均已遭到破坏。

令人关注的是,这是在国家和省级文物部门三令五申责令保护的情形下发生的。去年12月,南博组织专家现场论证保护方案;今年1月8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函提出保护要求;1月23日,国家文物局文保司负责人与著名考古学家徐光冀等一行赴现场视察,提出要将粮仓、古桥、河道、驿站和衙署作为整体加以保护。然而就在2月3日,施工单位开始在遗址打桩。鉴于破坏加剧,省文物局3月份召集镇江文物部门和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举行专题会议,达成“考古先行、整体保护”的共识。

然而,一道道保护令未能阻挡遗址遭破坏的命运。“建设方每次都答应得好好的,但施工从来没停止过,甚至考古队头天还在现场,第二天挖掘机就来‘接班’了。”林留根告诉记者。

在如意江南售楼处,售楼小姐却向记者热情介绍:“这是古代的天下粮仓,楼盘起步价在1.2万以上,推出了722套房源,已经有1000多人登记。”记者问及考古发现会不会影响楼盘建设,对方回答得很干脆:“不会,下个月我们就开盘了。”

在逐利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博弈中,镇江的宋元粮仓又一次成为牺牲品,开发商的强势与文物保护的乏力形成了鲜明反差。这再一次警醒人们: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问责制,文物保护只能扮演弱者的角色。

(王宏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