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也就是说,吃饭和情欲是人的最大本性。另外中国人还有一个习惯,吃喝玩乐,其中玩乐占去了一半,而玩乐中很大部分是赌。可以说,赌就是人的第三性,但也是企业家的第一性。所以,研究消费者,要研究他的食性;研究企业家,就要研究他的赌性!从这个标准去划分,企业家可以分为两类人:资本猎人和产品牧人。资本猎人更多的是玩资本,产品牧人更多的是做实业。 做这两类人有什么不同?需要的能力不同。猎人需要有灵敏的视觉与嗅觉,而牧人则需要有坚定的耐心与毅力,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所以,通常情况下,猎人式企业家会以市场创新、模式创新为主,而牧人式企业家主要关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但是,对于企业家来讲,是做实业还是玩资本,归根结底,其本质是风险偏好不同,毕竟眼力精准的猎人和技术精湛的牧人不是一码事儿。不过,通过中商院的调查,我们发现,更多的企业家偏好做猎人,在50%以上,而适合做猎人的却不足4%。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偏好做猎人?原因很简单,诱惑太大了。
诱惑,让牧人变成猎人
2009年,搜狐在北京搞了一期企业家论坛。在讨论到资本运作时,主持人问其中的一位嘉宾,在做投资之前有没有做过实业,这位企业家非常自信地说做了20年的工业制造。接着主持人问他是做实业的收益多还是投资带来的收益多?他的回答是投资。也的确如此,做产品是靠利润支持,逐年增长,不过有点慢。而现在的资本市场,上市可以得到50倍的市盈率,创业版甚至可以得到80倍的市盈率,可以大大增加企业的资金实力。这个诱惑是很大的,用柳传志的话说,就是可以在同样价值的情况下能赚更多的钱。所以,很多人都赶去做投资,包括柳传志。 一说起柳传志,大家就会想到联想,想到电脑,可联想控股却很少有人想的到。有人说,联想集团和联想控股有什么区别?这区别可大了,联想集团只是联想控股的一部分,联想的投资可是与电脑无关的。咋一看,柳传志是个十足的实业家,其实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投资家。 从一开始的代理加工,到现在的全球个人电脑行业的第三大供应商,就像夯土一样,柳传志把联想一层层夯实,联想也把柳传志一步步推向了巅峰。但对柳传志来讲,这只是一小步,他的大动作是把他的管理经验成功复制,在成就别的企业的同时,把自己变成一个成功的投资家:从实业转向投资。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相继成立,三驾马车驰骋资本市场。如今的柳传志不仅仅是个企业家,已经更像是位投资家了。 有人说,做电脑不挺好的吗,怎么就想起来玩资本了?这并不奇怪,用柳传志的话说就是赚大钱,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难,投资就是最好的选择。既可以把你所投的公司变得更有价值,又可以在同样价值的情况下能赚更多的钱。当然,柳传志并不是唱高调,他的的确确做到了这一点: 联想投资只第一期得基金回报率就高达3倍左右;融科智地投入20多亿资金,在武汉、重庆、北京、长沙、天津等国内城市吃下了超过2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已成为地产界不可忽视的力量;弘毅投资的多家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先声药业又在全球最大的纽交所上市。这些成绩是大家都看得到的,就连柳传志自己都说,联想控股约六成的利润将来自旗下投资公司,成为最大的利润来源,而四成左右则来自联想集团的PC业务。 除了柳传志转向投资外,金沙江创业投资的董事总经理丁健,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邵亦波,还有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等,都由实业家转做了投资人。现在反过来再看,为什么这些做实业的企业家都去做了投资,为什么牧人却去做了猎人?就两个字:诱惑。巨大的诱惑,让很多的企业家眼红,拼了命的要一“投”为快。从性格方面看,更多是一种赌性。 有的人会说,企业家如果没有赌性的话,就不会成功,没有一点赌性,就很难抓住机遇。所以,在很多企业家的骨子里,始终透着一种不泯的冒险情结,他们会为了更大的利益而冒险。在他们看来,做实业是为了利,玩资本也是为了利,同样的目的只不过途径不同罢了。虽然玩资本有风险,但有利可图,干嘛不做呢? 在商言商,除了德和信之外,商人毕竟是以利为本的,为利而来,为利而往。没了利,就没了行,利小了,也就没了商。所以,巨大的暴利成为一种诱惑。但是,即使“赌”也是需要一定的内功,如果没有一定的把握,输的机率就很大,诱惑也就会变成一个诱饵,将你钓上危险的“鱼钩”。毕竟有投资就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