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责任——“Ye are the salt of the earth.” 在大一的英语精读课上,我们学习了美国著名教育家Henry Van Dyke写给大学生的一篇文章。文中没有对大学生取得今日成绩的祝贺,也没有对大学生努力学习的劝勉。开篇便是引自圣经的一句话:“Ye are the salt of the earth”(“你们是世间的精华”)。这不是普通的褒奖,作为这句话之所指——高等学府的学生们,既无法对这样的说法一笑了之,也不能谦而却之。因为我们已经享受了教育的特权,耗费了比教育一个普通人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人力和物力。不可回避地,我们要面临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值得今日之所得?Henry Van Dyke尖锐地指出,享受了特权而没能力做事的人是废料;受到启蒙却没有影响力的人是最可怜的垃圾。 “责任”不再是一个虚无抽象的概念,也不是知识分子可选可不选的人生态度。既然我们已经享受了社会资源,成为了“the salt of the earth”, 我们就没有权利碌碌无为,平庸一生。正是在精读课上,对这篇文章深入的讨论,让我的思想完成了从高中阶段到大学阶段的蜕变,也让我对进入这座高等学府有了除却自豪感外的另一种心情——神圣感。 记得在大一的时候,我们曾热议过北大英语系与其他高校英语系的差别,甚至得出了论英语能力稍逊一筹的结论。现在想想,这种比较实在没有意义。的确,我们没有在课堂上一遍遍地练习英文对话,直至说出一口漂亮的口语,也没有一遍遍地练习听力教材,直至准确无误地默写出每一个听到的单词。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有专注聆听学生发言的老师;有知识丰富眼界开阔的同学们。有时老师们会对我们无心说出的一个想法进行深入挖掘,开展热烈的讨论。这是我最感动的时刻,因为我甚至觉得老师们比我们自己都更加care(关心)我们的想法。他们是真正关心我们成长的人,是一心一意培养我们成才的人。现在想来,老师们的用心何其良苦。他们培养的是真正有主见、有担当的高学历人才。正所谓“君子不器”。感谢北大英语系! 沉重的生命——How novels teach us to read life! How life teaches us to read novels! 大二的英国小说选读课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教授向我们展现的阅读文学作品的视角。课上,没有文学理论,没有咬文嚼字的分析。阅读回归了最原始的用意,只为了获得一种心灵上的感动,一种生活上的启示。一部小说所展现的是浓缩的人生百态。尽管小说的创作年代距我们已十分久远,但其所描绘的人性依旧对现实生活有参照意义。How novels teach us to read life! (小说是如何教会了我们阅读人生呀!) 记得Dickens笔下的Little Dorrit,善良坚强,沉静美好,以宽容的心包容他人的伤害,在绝境中不放弃希望。在课堂上,教授带着我们一次次回顾那些感人的片段,让这些体现人性光辉的时刻真正触动我们的心灵,直至深埋心间。这便是大学教育所提倡的“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知识渊博的教授传授给我们的是远比知识重要且更加宝贵的人生财富。当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陷入低谷或受到伤害时,这些深埋心间的感悟会悄然发芽,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How life teaches us to read novels! (人生是如何教会了我们阅读小说呀!) 我不得不感谢北大英语系,在这里我所学习的不是作为工具的语言,而是可以传递感动的文字,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力量。 沉重的理想——The Road not Taken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而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的群体,更容易彷徨迷茫。我们渴望获得更多的信息,而又不会甄别哪些对自己有益。我们主动探寻别人的成功经验,而又不敢确定自己的道路选择。我们有理想,却没有学会坚守。 正是燕园的老师们为我们树立了人生的榜样。研究文学是一条艰苦的道路,而作为中国人研究英语文学,更是如此。这需要多么大的决心和毅力,才能坚持不为外界所动。大批的学生选择经济、法律这样的热门学科,在大学阶段更是热衷于各种社会工作,积极实习积累社会经验。英语系的学生,当然也受到了校园氛围的影响。在大三阶段,我们进入了文学史的学习。预习和复习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有的同学也会质疑,学习这些名著诗篇到底有什么用。在没有聆听老师讲解之前,一本诗歌著作并不比一本经济著作更吸引我们。然而,在文学史的课堂上,我彻底陶醉了。我们读诗并不是因为它好玩儿,而是因为诗歌中蕴含着可以震撼人心的最炽烈的情感。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也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是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中所凝聚和传达出的真、善、美,才真正构成了我们生活的意义。我们从英语系的老师身上,感受到了他们醉心于文学所获得的内心的平静。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把真、善、美的情感传递给一批批学子,告诉他们抓住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而不为那些多变的表象所惑。 何其幸运我来到了北大英语系。在这里我看到了坚持理想的艰辛,但也获得了坚持理想的勇气。记得Robert Frost有一首诗,名为《未取之路》(The Road not Taken),诗中这样写道: 在一片黄叶树林里曾经有两条岔开的路, 遗憾我不能同时经历两种旅途…… 今日往后重年叠岁的某日里 或许我将会带着叹息谈起: 那时黄叶树林里有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那少有旅者追寻的旅途, 于是,成就了今日一切的天翻地覆。 若说燕园真正给予了我们怎样的馈赠,那便是一份沉重。正是这份沉重,才让我们的梦想有了力量;正是这份沉重,才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壮;正是这份沉重,让我们长出了鹰的羽翼,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