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
一、旱涝:
式中I为旱涝指标,△R、△Rˊ分别为某年夏季总雨量距平值及最大旬雨量的距平值, ②雨涝指标:
式中△R、 ④湿度指数 (③、④计算方法见应用气象第八卷1期 97.2月) ⑤雨涝指数 取三项中最大距平百分率(安庆台) ⑥干旱指数 ⑦PEI旱涝指数 (阜阳台) 二、连阴雨标准及统计方法 《安徽气候》P75 ①凡连续3天或3天以上有降水(日降水量≥0.1mm,不包括雾、露、霜量)作为一个连阴雨过程。 ②在大于3天的连阴雨(雪)过程中间,允许一天无降水,但该日日照<2小时。 ③在连阴雨(雪)过程中间,允许有微量降水,但该日日照<4小时。 夏收期间的“烂场雨”指标: ⑴发生时段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 ⑵一次降雨过程连续雨日≥5天; ⑶过程降水量在50.0mm以上; ⑷雨日≤4天,但过程雨量较大(至少有一个暴雨日)产生严重洪涝灾害使得小麦受到较大损失的,也列入“烂场雨”之内。 秋季连阴雨指标: ⑴9~10月的6个旬中,至少有两个旬雨日≥5天,过程雨量≥50.0mm,其中有一旬雨量距平>200%; ⑵在9~10月中,有一次较长时间连阴雨过程,时段长度>12天,雨日9~10天以上。 早稻连阴雨指标:
三、干热风 高温低湿型干热风指标
四、水稻“三寒”指标
早稻“清明寒”(烂秧)指标
早稻“小满寒”指标
晚稻“秋分寒”指标
*以上三表摘自《安徽农业气候区划》提纲 五、寒潮
1、寒潮标准 冷空气活动时,日平均气温一次连续降温≥10℃(在降温过程中允许出现一次≤0.2℃的升温);并在连续降温的终日(或终日的次日),最低气温≤0℃(各季12~2月)或≤5℃(春季3~4月,秋季10~11月) 2、强寒潮标准 A类:一天内日平均气温降温≥10℃; B类:两天内日平均气温降温>13℃; C类:日平均气温一次连续降温≥15℃,同时最低气温≤-8℃,春秋≤0℃; D类:日平均气温一次连续降温>9℃,在降温过程的终日(或终日的次日)极端最低气温≤-15℃,或者日平均气温一次连续降温过程的终日(或终日的次日)极端最低气温≤-19℃,既作为寒潮又作为强寒潮。 3、我省寒潮的概况
六、大风
七、冰雹
八、霜冻
小麦霜冻危害指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