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熟气候

 常熟老李jlr5mr 2022-03-14

转自《常熟市志(90版)》第二编第三章

第一节  四季特征

常熟位于中国北亚热带的沿海区域,季风盛行,四季分明。一年中,冬季盛行大陆来的偏北风,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夏季盛行海洋来的东南风,以炎热多雨天气为主;春秋两季为冬夏季风交替时期,常出现冷暖、干湿多变的天气。

一、春季

气温回升,但不稳定,时寒时暖,天气多变,多春雨。早期常有低温晚霜冻出现,后期常有高温、暴雨、冰雹、龙卷风出现。3月,气温逐渐上升,但时有冷空气侵袭,降水较2月略有增加。杨柳展叶,一般在3月中旬末、下旬初,早年在3月中,迟年在3月底;始见家燕,一般在3月底,早年在3月中旬,迟年在4月上旬末至中旬初。3月7日终雪,15日初雷,24日终霜。4月气温显著上升,雨量亦增多。马尾松扬花吐粉,一般在4月上旬末,早年在3月底,迟年在4月中旬初;桃花开放,一般在4月中旬,早年在3月下旬,迟年在4月下旬初。1961年4月16日出现过晚霜,1980年4月24日降过晚雪。5月气温上升幅度更大,雨水增多。苦楝展叶,一般在5月上旬,迟年在5月中旬。

二、夏季

前期有梅雨,多阴雨天气;中期盛夏,气温最高,多伏旱;后期多台风影响。6月中下旬进入梅雨期,天气闷热潮湿,雨日集中,多雷雨、大雨、暴雨。为全年最多雨月份。女贞开花,一般在6月中旬末左右,迟年在6月底。7月为全年最热月份,上旬仍为梅雨期,中、下旬出梅,进入盛夏伏旱时节,除发生台风和局部雷阵雨外,天气晴热少雨。蝉始鸣,一般在7月上旬,早年在6月底,迟年在7月中旬。8月仍在盛夏时节,雨量减少。蟋蟀始鸣,一般在立秋前后,早年在7月底,迟年在8月中旬中。

三、秋季

早期有晚台风,多秋风秋雨天气,中后期秋高气爽,有早霜。9月,气温由高落低,冷空气不断南下,又是台风最活跃的时期。雨量较7月和8月份均有增加。桂花开放,一般在9月中下旬,早年在9月中旬,迟年在10月上旬。10月,天高气爽,光照充足,雨水少。野菊花开放,一般在10月下旬,早年在10月中旬,迟年在11月上旬。10月20日终雷,1981年10月24日出现过一次早霜。11月,寒潮开始侵袭,降水较10月略为减少。枫叶发红,大雁于11月中旬初见。11月21日初霜。

四、冬季

前期天气寒冷干燥,少见雨雪,后期多阴冷雨雪天气。12月,气温明显下降,雨水偏少,1956年12月8日降过一次早雪。1月,冷空气活动频繁,气候寒冷干燥,雨雪偏少,常见冰冻,为全年最冷月份。1月14日初雪,21日初积雪。2月,气温开始回升,天气阴冷,雨雪较多,2月17日终积雪。腊梅开花。

第二节  日照  气温  降水

一、日照

年平均总日照时数2130.2小时,占可照时数的48%。全年总日照时数,最多年1967年为2512.3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7%;最少年1980年为1825.2小时,占可照时数的41%。日照差值687.1小时,日照百分率差值16%。日照的季节差异:4~5月为春雨季节,日照百分率为42%,属全年最少,时值麦类、油菜生殖生长期,光照偏紧;7~8月伏旱,多晴好天气,日照百分率可达58~64%,对全年最多,对单季稻、棉花生长有利,双季稻正处于前后季换茬阶段,光热资源有余;秋末,日照百分率下降为54%,对后季稻结实不利。全年以8月为最多,可达274.6小时,2月最少,仅138小时。

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18.029千卡/平方厘米,属中等水平。辐射量以7月和8月为最多,分别为14.5和14.1千卡/平方厘米,是光能资源最丰富的两个月。12月最少,仅6.2千卡/平方厘米。

二、气温

年平均气温15.4℃。年际最大差值为0.7,有90%的年份在15℃以上,最高年(1961年)为16.5℃,最低年(1972、1980年)为14.8℃。一年中以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2.7℃,极端最低气温-12.7℃(1931年1月10日);7月最热,平均气温27.9℃,极端最高气温40.1℃(1934年6月26日)。

平均无霜期为242天,有80%年份的无霜期保证率为228天。初霜平均期在11月21日,最早为10月24日(1981年)。终霜最晚为4月16日(1961年),平均有霜期123天,最长为146天(1966~1967年度),最短为93天(1967~1968年度)。平均有霜日40.6天,最多有58天(1962~1963年度),最少仅18天(1963~1964年度)。

三、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1054.0毫米。有80%的年份在900毫米以上,  年降水量最多的1931年为1694.2毫米;最少的1934年为481.1毫米,差值1213.1毫米,年降水量相对变率为18%。全年平均降水日数(日降水量大于0.1毫米)127天,最多的1954年有154天,最少的1932年为65天。最长连续无降水期为1973年11月9日至1974年1月13日,共66天。一年中以4~9月份降水较为集中,月降水量都在95毫米以上,6个月的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1%。其中4~5月为春雨,6~7月为梅雨,9月为台风秋雨。月降水量最多的是6月,为165.0毫米。最少的是12月,为33.5毫米。暴雨多数在梅雨和晚台风季节出现,大于50毫米的暴雨日每年平均2.5天,最多的1961年为7天。有20%的年份无暴雨,一日最大的雨量为298.0毫米(1962年9月6日)。最长连续降水日数16天(1969年7月3~18日),雨量172.6毫米。

在常熟地区干燥度为0.92,湿润指数为1.83,水份充足有余。

第三节  异 常 天 气

一、夏旱  秋旱

夏季干旱的发生,常在梅雨结束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即进入高温伏旱;如遇梅雨不明显的年份,旱情更甚。秋旱常常出现在9~11月份,如遇伏旱连秋旱,常酿成旱灾。

二、连阴雨

由于季风影响,在初春、初夏和初秋季节,冷暖气团常交锋于江淮之间,出现连阴雨。春季3~5月间,一次阴雨连续5天或5天以上的,平均每年2.1次,往往影响春播,并引起三麦湿害和赤霉病大流行。

平均入梅期在6月16日,出梅期在7月4日,梅雨期长21天,梅雨量195毫米。如低温、阴雨同时出现,后季稻常因前茬推迟成熟而晚栽,形成“翘穗头”。如梅雨早来,值麦收季节,易造成“烂麦场”。梅雨量大,会引起低田受涝。梅雨期长,棉花伏前桃坐桃率低。秋季9~ll月间,5天以上的连阴雨过程,平均每年1.5次。如同时遇低温,会影响单后季稻抽穗扬花,增加空秕;如雨涝连续时间长,还会导致棉花烂絮,稻穗发芽、变质,甚至造成秋播湿耕烂种。

三、台风

台风影响时间,一般自5月下旬起至11月上旬止,以7月中旬至9月下旬受影响机率为高。据近20年统计,受台风较大影响有30次(包括台风中心过境和受台风严重影响的),平均每年1.5次,最多年份达4次(1960年),仅1967和1968年两年无台风影响。有影响的台风路径,半数是穿过太湖或从太湖附近转向。

四、龙卷风

龙卷风的出现机率以盛夏之际为高。平均三年有一次龙卷风。

五、冰雹

冰雹出现的机率以春夏之交为高,平均每年有一次冰雹。

六、寒潮

常熟地区寒潮系北方强冷空气侵袭,于24小时内降温10℃以上,或在48小时内降温12℃以上;侵入后48小时内,最低气温5℃以下,并伴有5~7级偏北大风。寒潮常在10月下旬到次年4月间出现,平均每年2.5次,多时有5~6次。50年代以来,最强的一次出现在1964年4月6日至7日,24小时内降温达14.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