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光无限的绿色能源

 蜗牛之窝 2010-07-10

文/陈思进

 

前年底,我在《奥巴马执掌美国后的N个猜想》一文中提到,“奥巴马政府将对绿色能源行业提供优惠政策,所以我看好这个行业的盈利前景”。就在绝大多数行业还在金融危机的挣扎之中,2009年绿色能源行业逆市向上,前景果然如我所料。

 

近年来,“地球过热”、要“环保”和要“绿色”的声音越来越高。不久前,奥巴马到访中国,特别将环保和气候过暖问题作为谈判重点,与以往美国总统都不同。最近,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更将环保绿色提升到“Political correctness”(政治正确)的高度。现在不谈绿色,不谈环保和气候,就将落伍。于是,凡是和环保绿色沾边的企业,前景就自然看好,这和 90年代中下期但凡与网络沾边的企业,股价就上升一样。

 

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政治人物在这方面最为敏感。前美国副总统戈尔,他拍的“绿色”片子《令人不安的真相》不仅荣获奥斯卡奖,他本人还因此得到“诺贝尔和平奖”。不过最近,一向支持戈尔的《纽约时报》撰文说:“戈尔从绿色产业中发了大财”。报道指出,戈尔一面高喊全球过热,一面大举投资绿色产业。加州一家制造提高输电网效率的公司,戈尔大手笔投资了7500万美元。由于奥巴马政府能源部最近宣布,将提供34亿美元建造“智慧电网”,戈尔投资的公司获得近6亿美元的补助,可预期戈尔未来获利将是数倍。《纽约时报》还透露,戈尔对绿色产业进行了广泛的投资,包括碳交易市场、太阳能电池和免冲水式小便器等,他 2001年初卸任副总统时,申报的财产不到200万美元,现在则有数亿美元身家。真可谓名利双收。

 

政治人物靠嗅觉灵敏发大财,“股神”巴菲特当然不甘让他专美于前,正当中国大动土木建造高速公路时,巴菲特却大手笔以340亿美元投资伯林顿北方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美国的铁路运输业。巴菲特自称,铁路是美国未来的前景,其实他也看到了“绿色”的前景。原本夕阳西下的美国铁路,非但在石油越来越稀缺的今天,能够降低商品的运输成本,而且还能减少燃料消耗带来的空气污染,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显然,铁路运输将可能取代卡车,在未来三十年的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另外,随着石油紧缺的事实,令低油价消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为了省钱,可能不抛弃开车的习惯;同时也为了环保,今后,选择坐火车出外旅行的民众越来越多。

 

巴菲特不但大举投资铁路,2008年10月,他所控股的中美能源(MidAmerican Energy Holdings)斥资2.30亿美元,买进了比亚迪10% 的股权。起先媒体匆匆得出结论:巴菲特是押宝电动汽车业。但事实上,各种迹象显示,“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兴趣是在比亚迪生产的电池。中美能源运营着电网,它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的量,比任何主要美国公共事业公司都大。中美能源在俄勒冈州的子公司PacifiCorp,最近建起了一座足有10个40英尺集装箱大小的建筑,里面都是比亚迪的电池,用来储存风能和太阳能的电池,以便在无风天和阴天使用。随着巴菲特大手笔的投资,才刚过一年,比亚迪的股价飙升了7倍,巴菲特已经从比亚迪公司的账面上,赚取了超过了16亿美元!

 

可以预见,今后几年,就像90年代的点COM疯狂,凡和互联网沾边的股价都会上升一样,凡是和绿色相关的产业都会风光,绿色能源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现在的绿色能源行业已经在全世界初具规模,涨势凌厉的新能源股已经开始上演“哥本哈根”行情。以美国拥有的绿色新科技,会将流失在外的美元赚回来。投资者顺势投资,可有斩获。不过,蜂拥而上就会产生泡沫,还是得小心谨慎。

 

比如前些年,由于全球好些企业一拥而上,同属于绿色能源太阳能以每年40%速度超速增长,显然过了头,出现了明显的泡沫。在今年初开始,由于信贷市场紧缩,再加上全球太阳能电池板供过于求、价格一路下跌,使得这些太阳能产业今年股价一路下跌。不过,最近见到了曙光,由于美国对环保项目刺激资金的投入、税收优惠措施延长,新融资涌入等,股价开始止跌回升,包括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太阳能电力公司无锡尚德、日本的夏普和英国石油公司等。无锡尚德高管陈立志(Steven Chan)最近表示:“我们的情况正在好转,我们已经走出了过去的低谷”; 夏普副总裁罗恩•凯奈迪(Ron Kenedi)认为政府部门的太阳能项目已经成为“亮点”;而英国石油公司太阳能部门总裁傅嘉礼(Reyad Fezzani)也表示,印度等市场新的补贴措施,将刺激太阳能产业的成长。看来,各种因素将推动2010年的太阳能产业股价的上升,长线看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