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姓氏繁多,其实古往今来,中国人一共使用过多少个姓氏?遂宁市档案馆职工陈历甫历时30多年,写出的《中华姓氏书法大词典 》共收集了10129个姓氏,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副研究员经过多年的收集和研究,发现中国人古今姓氏已超过22000个, 当代中国人正在使用的汉姓约有3500个左右。通常所说的百家姓,只不过是集中了全国人口大多数的100个常见姓氏。究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氏族的名称演化为姓。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姓大都和生物或自然现象有关。如熊、牛、云等。
2)以国名为姓。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3)以居住地为姓。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
4)以次第为姓。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5)以官职为姓。如司徒、司马、司空等,有些姓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
6)以职业为姓。如巫、卜、陶、匠、屠等。
7)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呼延、慕容、尉迟等。
8)以谥号为姓。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
9)因避讳而改姓。 如邱是讳孔丘之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