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红兵腾讯BLOG -- 腾讯博客 - 李少红版《红楼》到底怎么了? - Qzone

  华章拾贝 2010-07-14

李少红版《红楼》到底怎么了?

         葛红兵

一、新旧两个版本那个好?

    我要毫不犹豫地说,新版好。

    四大名著,旧版,只有水浒可以及格,其他几乎都不及格。新三国,新红楼,都比旧版好。

 

二、拍名著,能不能有个人风格?

   当然得有,没有个人风格和时代特色,就没有名著翻拍。李少红用个人风格诠释红楼,非常到位。

 

三、演员选择。演员体型容貌,新版有时代感,旧版完全没有时代感。李少红选的演员都有时代性美感在里面:清纯、干净。

    旧版的林黛玉完全是病态的,有狐媚气,更有怨气。旧版的宝玉,那个样子,哪像个人形?脸方得像砸烂了的番瓜。

    旧版演员,老实说,选的都不是人,而是狐仙、狼仙。

    李少红版的人间味有了,也比较符合现代人正常的审美。

 

四、音乐。

    老实说,新版的音乐是真下了功夫的。

    当然,个别地方,的确幽怨了一点,主要是多了一点,可以删掉一些,没必要那么多。

    但是红楼本身就阴气重,一群女人的幽怨故事,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五、台词太文言文?这是不懂文言文的缘故。比如宝玉挨打之后,王夫人与袭人谈论起管教宝玉的难处时,这样说:我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的骂一阵,哭一 阵,彼时他好,过后儿还是不相干,端的吃了亏才罢了。

    这里王夫人说的哪里是文言?她说的不是文言,是白话。今天听起来有点儿难,但是,这个难恰恰是我们观众需要的,这可以造就一点离间的效果,形成欣赏的氛围。

    如果王夫人这样说,我们就要笑掉大牙了:我成天价苦口婆心,天天哭着骂他,就是没用,他那脑子,都就狗吃了,一骨碌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样的白话反而好吗?不好。

 

 

六:旁白。

    李少红太认真,她希望大家都能明白什么是红楼梦。所以,弄那么多旁白。其实,多数现代观众,不一定要全部了解里面的来龙去脉,少一点旁白也无妨。

    但是,红楼梦里有个非常复杂的来世今生、阴阳果报的结构,是中国人的人生观宇宙观的总领,这个没有旁白,读者是弄不懂的。

    我还是欣赏这个旁白的,没有这个,红楼梦的内在精气神,现代电视无法表达。

 

七:小演员。

   其实,红楼梦写的是懵懂期的少男少女的爱和情,这个东西微妙就微妙在懵懂上,旧版把里面的演员个个弄得个人精似的,完全弄错了,红楼梦写的是大观园里的故事,就类     似圣经中的伊甸园,本来人在伊甸园中是懵懂未开的,年龄要小,贾母就是伊甸园里的上帝,她用她软弱而无微不至的爱照顾这些懵懂的人,但是,渐渐地,这些懵懂的人长大了,他们有了情和爱,这就是他们的麻烦,他们注定要离开伊甸园,被逐出大观园。

   这是红楼梦的实质。

   也因为这个,演员要小而纯,要一尘不染,新版这方面得其精神,是非常得要领的做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