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善美之解读:为善现真方知美

 粉红草莓2012 2010-07-14

真,属于哲学范畴;善,属于伦理学范畴;美,属于美学范畴,它们各有自己施展身手的领域和空间。

“真 ”代表真诚,真实;“善”代表善良;而“美”则凌驾于“真”“善”之上。代表着美好,是只有拥有了“真”和“善”之后才能进一步拥有的。

求真、求善、再求美;立德、立言、再立功

真善美:一生的洞察化作了生活的真,一生的感悟化作了生活的善,一生的憧憬化作了生活的美。而这真善美交织在一起,幻化出五彩的人生。

一、有一种快乐叫风雨同行;
二、有一种笑容叫无邪;
三、有一种感动叫分享;
四、有一种牵手叫关爱;
五、有一种震撼叫自食其力;
六、有一种精神叫勤奋;
七、有一种爱心叫孝敬父母;
八、有一种素质叫社会公德。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用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去发现生活的真善美。用发现的眼、倾听的耳、敏锐的鼻、善感的心、吟咏的笔去创造真善美。

对真善美的追求,主要是各自学科领域内的事,或者仅仅是个人的行为,似乎与政党无关。但真善美三个字,无论怎么界定,都是一种最高的境界。

真——真实、真相、真诚、真理等等,与假相对立,是指现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以及认识和对待客观事实的态度;

善——善良、善心、善行等等,与恶相对立,是指人的行为及其表现出的品德符合人性并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性质;

美——美丽、美好、美景、美德等等,与丑相对立,是指事物的存在形式及其精神价值能够使人产生愉悦感觉的特征。

真善美,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和进步标尺。

真善美是人们的追求,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真善美)

何为“真善美”?

意思就是说,真诚,善良,美丽。

拥有这三点的人,就可以说的上是“完美”的人了。。。

可这三点,有两点,使人必须具备的,那就是:真诚和善良!

美丽不美丽倒是没有多大影响,因为这只是外表,而你并不是只靠外表与别人交流或者做朋友,

而是用“心”!!!只要心能真诚善良,外表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可是,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

所以,对别人敞开心扉,你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感受世界的态度-----真,即是客观;认识世界的态度------善,即是遵循,改造世界目的------美。这三个都是哲学所追求的境界。

真——主观反映客观。

善——符合客观规律的行为。

美——真和善的集中体现。

完全的真理有三面 - 真,善,美

真-科学企图用已知的世界来探索未知的世界.

善-宗教企图用未知的世界(来世前生)来解释   已知的世界(善,恶,痛苦,死亡).

美-艺术企图用美的感觉来闡释永恒的真理.

科学奠基于逻辑之上,追求事物的真偽.在科学的领域中只有真偽,没有善恶与美丑.目前科学基本上有两种理论,一种認为宇宙是收敛的,由宇宙大爆炸开始,经由澎涨-收缩-澎涨-收缩的无限循环.一种認为宇宙是发散的,由宇宙大爆炸开始,一直无限的澎涨下去.至于宇宙为何存在?就好像一面看不见的墙,科学无法去触摸和解释,于是进入了宗教信仰的领域.

真善美的说法是宗教劝导世人的时候给世人设定的方向和目标,从宗教角度上考虑是一个理解真善美的方向。

真善美是道德伦理层面的观念,和我们理性层面的理解含义并不一致。所以从宗教的道德伦理角度看:
真:是要求人在诚实品质上要达到的目标--真,表达了诚实这个品质最本质的含义
善:是要求人在怜悯或者同情心上要达到的目标--善,表达了人的同情怜悯这个东西最本质的含义
美:是要求人在除了诚实和同情以外的品质要达到的目标--美,表达对于人最宽范的各种品质的本质含义。
我认为:美在宗教里面表达最大最宽范的人性的本质和发展目标,很显然,从真到善,从善到美,表达了宗教含义上对于人性的本质和逐步的发展阶段。

抓住大自然的诗魂;社会生活的本质;传统文化的精髓;西方艺术史上健康科学的审美内容。吃饱这类“桑叶”,吐出个性强烈的“丝”,织成民族的时代的画卷。能经受时光考验,做到真善美的统一。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真者,非假也。真者,为道中之道也。真者,含义有二:一者,为个体,为真我,为原人之初也。他相对独立,永恒存在,天真无邪,灵气十足,无生无死,永恒生物。此真者,是人外在活动的内在动因;二者,为主体,为无数原人的统一整体,为宇宙的至上意识。他绝对独立,永恒存在,全知全能,是万源之源,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宗,它是我们永恒追求的真理。

什么是善?
善者,非恶也。善者,原人之初也。善者,他本有心、有觉、有智,意识向上,皈依真理,公而无私,全心全意为主体意识服务,为整体的统一而活动。

什么是美?
美者,非丑也。真美者,为见真行善也。见真者,纯有善行,而无杂染。为何?道之所然也。凡见真行善者,当有较高品味,令
人向往追求,具有永恒的吸引力。美的展示,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如尝甘露,沁人心肺,令人心旷神怡。美者,是真者见智,是智者大善,是善者有知,是知者有觉,是觉者皈依。皈依者,是依附整体而存在,皈依真理而活动。这正是,统一有序,和谐为美。因此,美会给人以大爱,美会给人以活力,美会给人以快乐!
总而言之,真善美,是人的理想追求。人类追求真善美,就是追求品味,追求觉悟,就是追求快乐的人生。有道是,结缘结上缘,向上求知最根本;人往高处走,无私奉爱人最美!

1. 敬畏自然
    
     从三哩岛到切尔诺贝利,从诺亚方舟到全球气候变暖,无不破灭着“人定胜天”的神话。
     从烟花烂漫到月球漫步,从燧石取火到核能发电,无不描绘着人类认识、把握自然规律所带来的美好未来。
     从浪漫宁静的海滩到惨绝人寰的印度洋海啸,从星光灿烂下的情色男女到冰川时期恐龙的一夜灭绝,大自然在人类面前始终呈现着两面性。
    而人类通过认识自然而创造的科学同样具有两面性。人类认识自然把握自然的法则的过程就是趋利避害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人类进步的轨道和历史。两面性构成矛盾的统一,构成和谐的自然和大自然璀璨的至美。
    自然是无穷尽的自然法则的完美和谐,是最高的智慧。人类属于自然,但自然并不只属于人类。
    人类文明的进程一再证明仅仅是无限接近自然规律的漫长过程,人类无法改变自然的规律,只能了解、顺应,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依相存。
    道家崇尚自然,效法自然,古希腊哲人的自然法思想,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宇宙精神,无不体现着人类理性的局限性,体现着自然法则最幽深的存在和理性,体现着自然界的一切是那样的神圣而不可侵犯。使人类为之敬畏,渴望接近……
    核安全规律仅仅是自然规律大海中的一汪碧蓝,人类实际上并未完全认识,在自然的法则前,人类是渺小的,在核安全的规律前我们何尝不是?
    敬畏自然,就能逐步认识自然真实面貌,逐步接近自然,认识自然的规律;
    同样敬畏核安全,就能认识真正的核安全,认识把握核安全的规律,确保核安全。
    所谓质疑的态度,严谨的方法和沟通的习惯,目的就是要认识核安全的真实,敬畏核安全本身的规律。
    从事核电站工作的每一个人,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维护自然的和谐与至美。
    我们敬畏自然,敬畏核安全,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2. 敬畏生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自然界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是自然的杰作,都是自然的赋予和创造,自然界所有生命的集合,构成了和谐的自然,因而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人看,尊重人性,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与尊严,就是敬畏自然界所有生命的崇高。
    人类进步的历史,也是人类从自然界中提升人的生命意义,理解生命的意义,在认识、把握自然规律的社会实践中实现生命价值的历史。
    从广岛的生灵涂炭,到切尔诺贝利的满目疮痍,生命的价值何在?尊严何在?
    所谓的核安全,就是要保护核电站的工作人员、保护公众、保护环境免受放射性的伤害。她出发点就是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她的追求就是至善的。
    大爱无言,大自然用宽容和慈悲的心,平等对待自然界每一个生命的个体,使所有的生命在大自然中和谐相处,而作为自然界生命无穷形式中一种形式的人类应该如何回报?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在核电站工作?
    因此,作为核电站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常怀一颗对生命的敏感和敬畏之心,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用同情的目光、慈悲的心肠和大爱的境界,关怀每一朵鲜花,每一颗小树,每一个生命,关怀所有,才能真正关怀人类自己,很难想像有一天当地球上只剩下人类,地球是否还是我们的家园?人类将走向何处?
    
    3. 敬畏制度
    
    人类社会在认识自然、接近自然的过程中,总结其规律性,师法自然,为自然立法,为人类自己立法,从而形成制度和法则,使人类和自然的交往有章可循,使人类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得到保障。
    因而,制度文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也正因如此,法律、制度同样具有神圣的正义性,敬畏法律、制度与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具有同等崇高的意义。
    不要期待某一慈悲的领袖,来捍卫您自身的权力、自由和生命的意义,只有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依据自然的法则,建立共同遵守的规范与制度,约束人类交往的行为,保障我们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核安全的法规与制度,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历史进程的历史总结,是血和泪的凝结,对核安全法规与制度的尊重,只有内化为每一个从事核能事业的个人自身的信念、信仰,对其怀有宗教般的敬畏和虔诚,而不是对个人权威的崇拜与迷信,在法规和制度的框架中工作,并不断探询和接近核安全的规律和本质,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才会有真正的核安全,核电站工作人员、公众、环境的保护才有意义,才有保障。
    大自然的至美,是以其自觉自愿、无声无息地按照其规律运行而来,自然界山川、江海,鲜花、草木,各类生命各就其位,和谐相处而成的。
    
    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
    对自然、对生命、对制度常怀敬畏之心,以至真、至善、至美作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目标,规范我们的理性和行为,约束我们的非理性和私利,以成就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和进步,成就我们美好的生活与未来。

●文化就是这样把自己身上的东西,几乎是一滴一滴注入人的血管,把感情注入感情,把灵魂注入灵魂。除了生存之外,我们还有另一个星空。

我们人类从自然界脱胎,就进入到文化的孕育之中。自然人一旦成为文化人,就要比其他生物多出了几百倍的兴奋。文化是一种高级的生存形式,它让本能和犯罪的时代离去,却又成百倍、成千倍地放大了人的能量。文化触发了人的好奇心,它唤醒瘫痪了的意志,揭开魔术师的咒语。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但人类最深刻的传奇就在这里展现了。20多年前,我在一家200多人的小厂干着非常危险,但又十分奇妙的焊接工作。我第一次察觉到的伟大精神就是在这家小工厂显现的。电火花不免要灼伤眼睛,眼睛灼伤后就出于恐惧去看医生。那时,我们的厂医不过是个时露微笑的可爱女孩,尽管她已勇敢地征服了生活,居然初为人母了。看着穿着坚硬工作服的我,她没说什么就进去了。出来后,她递给我一个小瓶,里面有透着她体温的奶水,可以当做药来医治眼睛。我简直大吃一惊,,她轻松自然,却把我隐密的内心世界完全照亮。自然之物通过特殊的浓缩和神秘的转换,完全变成圣洁之物,我总算有所领悟:文化就是这样把自己身上的东西,几乎是一滴一滴注入人的血管,把感情注入感情,把灵魂注入灵魂。我试图去理解这亮似水晶的情分,总觉得除了生存之外,我们还有另一个星空。

要研究中国的文化,我以为,一定要从认识身边这样的事情开始。因为对我来说,对生活真正产生决定意义的,都是身边这样的小事。这种小事里面有着非常清晰的脉络,直接解救每个沉沦的灵魂。中国文化中的每一种精华,其实,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听命于这样的朴素诗。

这样,中国文化的美就突显出来了。它的基调,就是和谐。和谐能使冷漠的心灵流动,和谐也使热爱自由的民族联盟。和谐造就了一种高情感的文化类型,它超越了个人,并使个人在公益的高峰体验中被赋予了关于自由的全部权利。

●人是有根基的,这个根基不属于自我而属于团体,在中国人那里,被称为文化的,往往是那种可向往又超自我的生活形态。

那是一个流传得非常久远的故事了。她有一个美丽的、音乐般的名字“女娲”,这个名字之中蕴藏着一种巨大的力量,从此高悬在中华文化的头顶。中华民族从此开始了一种以精神生活为生活激情的生活方式,在女娲的自我解体中,被大水卷成混茫的人们开始清澈了。女娲用自己的生命开启了中国文化的大门,她成为一个奇妙的网,让人走到了一起,开始建造自己幸福家园的伟大事业。

中华民族的每个分子都在向这面无私的旗帜靠拢。一批又一批古代的工程学院院士,开始了与天奋斗的劳作。中华民族文化的空白就这样被佳酿填满了:人是有根基的,这个根基不属于自我而属于团体,在中国人那里被称为文化的,往往是那种可向往又超自我的生活形态。

这种精神经历了千万年,在风和雨的氛围中依然存在。

●为什么在传统绘画里,中国人不画油画、不画人物肖像画?

这样的感情一旦渗透到文学和艺术之中,就有了中国的诗和中国的画。在这里,艺术美只有作为一种精神意境的寄托才有可能存在。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传统绘画里,中国人不画油画、不画人物肖像画?可以综合回答如下:中国人的意念是这样的,一切世俗的劳绩,一切改善肉体生存的勤劳,都不那么值得写,至少不能通过描写个人来歌颂。因为那是众人的工作,因此,它不可能、也不可以归诸一个人的身上。在追求整体和谐与完美的人眼里,那个代表时代精神的人格,也只能是属于集体性的。相反,对于风景的描绘却比单纯地描绘个人要广阔得多。为了集体,身上的东西都可以慷慨地给出,而且也不值得一提,但想象的意境、哲理的神思就另当别论了。艺术家们告诉我们,中国人早就拥有了画油画的才具,并非他们不会画,而是不愿画,因为油画的颜色太突出,形象太逼真,因此反而无法表现诗画中的意境。一首诗,必须要写得短,因此词不如诗,七绝不如五绝,否则无法表现简约和不俗。一幅画,必须兼有势态、情境和意境,否则无法表现高尚。这些风格之中其实大有深意,它体现了一个艺术理念:只有浓缩了的精华才能揭示强烈的、集中的、抽象的表现,因此,中国的画和中国的诗,都不是再现而是表现:在这个集中的浓缩点中,就像那透过了聚光灯的光线,天、地、人高度统一了。一个更为绝对的理解进入了艺术表现之中,从而加强了艺术表现力的广度和深度。

●诗性生存成为中国人的力量,就是不俗。这种不俗的本质,就是到位。

诗和画放到了一起,这就有了“诗情画意”这个词。这里,诗是言情的,诗的言情甚至要比词的言情更加来得深刻、透明,更加具有力度。在中国人的性格里,有一种东西叫做“宽厚的坚定性”,因为中国人非常注意诗性动力和理性动力的差异。诗性的动力是理想主义的,非常具有创造性。理性的动力是功利主义,非常具有实用性。在西方,功利主义对于理想主义的胜利,曾使得恺撒的罗马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然而却失去了其内在的活力。而诗性动力对理性动力的胜利,则表现在中国人对“人格美”的推崇之中,它使中华文明经久不衰,表现出因和谐而结成的民族凝聚力。在中国,拥有“诗情画意”的人往往十分容易与人接近,因为他从不显示自己,也因为他从来都赞美别人、批评自己。但是,这样的人却是想大事不想小事的,因而在他们诗的世界里,或者在他们的诗性生存里,一切都表现得那么纯粹、干净。追求发展并且永不满足,这样也就使他们显得那么有力。

诗性生存成为中国人的力量,就是不俗。这种不俗的本质,就是到位。到位是一种纯洁而又清醒的智慧,它一旦变成某个人的根基,就会使那人像范仲淹那样,“在布衣时是名士,在州县是干吏,在边疆是名将,在朝廷是重臣”。这样的人,当然也是一位诗人。在中国,诗人的本质是诗人的诗性生存,诗人越富有诗性,其言行也就越到位。中国的诗人是自我约束、自我节制又自我开放的,他不过多地获得,他的给予远要高过他的索取。在中国,诗的本质是人群融入诗中,诗是充盈在每一棵树根基中的一种养料,诗一旦到场,人就获得了自己的个性。同时,这种个性又让人处在了“有根状态”。

●真这个字在中国文化里,象征的含义要高过现实的含义。

在这样的诗情画意里,有一个字就突出了,那就是“真”。真这个字在中国文化里,象征的含义要高过现实的含义。在这里,“当真”一词显然是一种假设,其后面是一个君临一切的框架,大可以作为检验万物的标准。真不是英语中true或real的含义,它显然指向一种更高的存在。中国人所说的真,不是事物表面呈现出来的真,也不是西方的罗宾汉所说的那种“真性情,真血性”,而是指在真实的背后、但对真实起到重要作用的那个更高存在。中国人是懂得、承认并且认识这个背后的存在的,所以就有“认真”和“较真”这一说。从真的字形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棵从根基里长出来的树,真在这里的意思,既是一种梦想,又是一种结果;既是一种可能,又是一种现实。

求真的理念使中国人对一切虚情假意表示出愤恨。认真而不认假,信实而不信空,使得中国的信达之士不会在意别人的甜言蜜语、挑拨是非。中国的好男儿都是这样的,他们心灵高尚、成熟理性、无私为他、敢负责任,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私欲。没有私欲的感情是最伟大的,因为他只求给予、不求接受,要比那些一见美丽就要摘采的人高尚得多。具有这样高尚情操的人完全不是“银样拉 枪头”,因为他们根本就是些饱满的人,尽管他们“大丈夫何患无妻”,却总有真心爱他们的女孩让他们“善有善报”。这就是爱情的辩证法。

与美和真一样,在中国人那里,善也是一种标准,指的是一种通过高情感凝结而成的高度和谐。和谐这个词和秩序不同,它的基础是美学而不是法律,是自愿而不是强迫,是个人意志加入善的海洋而不是群体意志对于个人自由的限制。善这个词在中国文化里是不可多说的,因为这个标准太高,多说了就容易导致轻浮。在这里,善不是好心的意思,也不是西文中所说的那种good,mercy或wonderful的意思。善只是一种“自明”。这样的真、善、美,在我们这里是完全精神化了:在诗和画的抽象之中,在情与爱的分享之中,我们的美变得如此透明和清澈。光、美、爱、灵魂都交织在一起,把历时性的东西变成了共时性的东西,于是永垂不朽、高不可攀。

●中国这个文化的底座由此变得很大,况且它又每一分钟都在整合。

这样的精神就构成了中国人的真、善、美和高情感的文化类型,把人送到了一个地球主人的位置。在这里,人定胜天,文化作为一种亲和的凝聚力,把几万万人联结到了一起。据一个历史学家说:清代盛期的中国有三亿人口,占了世界九亿人口的三分之一。另一个数据也是惊人的:那时,朝廷要用三分之一的收入来治理黄河。这,就是中华文明永久持存的原因之一。中国这个文化的底座由此变得很大,况且它又每一分钟都在整合。所以,它既像诗篇一样充满诗意,又像海洋那样充满激情。只要有这样的呼唤存在,中国就会发展,而且总是让自己能够处在各种澄明之中。

   在这个世界上,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就象蜜蜂和苍蝇共生于美丽的大自然一样。蜜蜂喜欢在花海中徜徉,而苍蝇则嗜好在粪丘上流浪,它们各自追求着截然不同的理想和目标。作为成长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我,从小就体味着社会主义社会的“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可是也不能否认,作为生命个体的人,也难免浸染大自然的两面性,因此,也就有了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共同存在。眼前的一些事实不知疲倦地上演着,“真善美”和“假恶丑”对比得那么鲜明,和谐社会中的“假恶丑”就象几个不和谐的音符,被“真善美”所排斥,所消灭。

和谐社会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同时存在,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人们已不仅仅停留在“真与假”的事实判断上了,他们有了更高层次的“善与恶”、“美与丑”的价值导向。“真”与“善”与“美”是和谐统一的,是充满文明、充满智慧的,它体现着人们的大爱,是人们所倡导的。

静心的基础:

珍惜自己对神性和真理的渴求, 神性将会依你追求它的强度诞生在你身上。即使你没有得到它,你也会充满喜悦。 保持乐观, 思想、生命力、心跳都会弥漫着乐观, 创造出一种气氛, 使得那最终的能够在它里面发生。

自己的深度是最深的, 高度是最高的, 要走心灵旅程这条路的人必须非常乐观。 成为一个了解你所拥有的, 而以这个为基础去生活。

保持宁静和孤独, 节省自己的能量。 对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充满感激。

在呼吸间下定决心: 我要成为宁静的, 我决心要经验静心。

从身体开始:

观察一切发生在你周遭的事, 透过这个观察, 就有一种了解会在你里面产生。

纯化身体、思想、心灵。 纯化身体, 每个月一、两次,花半小时的时间, 让自己的身体做它想做的事。释放情结、扰乱和卡住。

然后注意不要产生新的积压, 用收缩肌肉的方式或是用其它创造性的方式转化能量。

能量没有好坏之分, 重要的是去转化它。

在生活中做一些只为快乐而做的事, 注意营养, 不要吃太多, 定期运动, 和全然的休息。

在生活中找到好的质量:

记住并且重新创造你在静心的时候所经验到的特别意识状态, 然后在晚上睡觉之前要下决心。 记住这些片刻将会创造出一个使它们再度发生的可能性。 我们会变成什么要依我们孕育着什么样的记忆而定, 因为我们所记忆的事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你的意识状态是怎么样, 你的生命就会具有同样的质量。 当一个人充满着爱, 整个世界都会将爱洒落在他身上, 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想要得到爱的人会受苦, 因为爱是无法被要求的, 爱只能够被给予。

了解头脑:

一个人所想的事情也会影响到他的人格, 经常去看看我们的头脑到底在想些什么? 不纯的思想带你到外在, 纯的思想带你进入内在。

任何你所想的都对你的生命有影响, 因为你的思想具有无比的力量。所以我们的思想必须导向真善美。 一个经常在反省的人将会渐渐知道真理是什么, 善是什么。

关于纯化思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你的思想主要集中在那里。 你所有的思想都是外在的, 为了纯化思想, 我们必须不要随便让思想进入到你的头脑里。

第二步是需要观照你的思想。

第三件事:世界上有很多不纯的思想一直在重复, 但是还是有一些纯洁思想的火焰还在燃烧, 有一些纯洁思想的波还活着。 接近那个代表真善美的火焰, 接近那些思想, 加入那些思想的波动, 在那里, 你的灯可能会被点燃。

接近大自然, 如果你能够发现你自己跟大自然合而为一, 那么, 以一种神秘的方式, 你的思想也会变得很纯。

接近真理、渴望真理、找寻真理, 在你的生活当中发现并滋润纯洁的思想, 要接近大自然, 这些都是帮助你发展纯洁思想的情况和基础。

了解情感:

四个纯的情感层面:

1、友善   2、慈悲   3、喜悦   4、感激

唯有从内在流出的爱, 不是由外界引发的, 才是纯的。

情感必须是你自己的, 它不应该是个反应, 它必须是你本性的存在状态。 如果想要你里面的那个爱的种子发芽, 第一件事就是要将爱的讯息送给大自然。 做一些你不求回报的事-有意识的去做一些小小的爱的行为。

慈悲:同情别人没有言语表达他的感受, 只有诉诸行动。 你看到人们里面不真实的东西, 看到不是他们的心而是他们无助的部分, 所以你想要加以批评。 分享爱和喜乐, 你也会获得他们。

在自己里面培养喜悦和喜乐质量。

意识之光:

1、免于身体:

觉知到那个本质的存在, 以及抛弃跟身体的认同, 抛弃那个你是身体的感觉, 就是无体。 你如何能够学习你不是身体? 你必须去经验它。 如果有一些正确的记得, 如果对身体的功能有一些觉知, 你已经踏出了走向创造空的第一步, 透过正确观察身体, 无体将会发生。

2、免于思想:

观察流经你的意识的那个思想之流, 你可以处于各种烦恼之中, 但那些烦恼将不会是你的, 你可以被思想所围绕, 但你将不会是那些思想。

当你完全觉知的时候, 思想就停止了。 当你带着全然的觉知向内看, 思想就停了。

当思想停止, 你会看到做者跟观照者是不同的。 变成你思想的观照者。

静心者里面有两个流:思想, 和看在一个静心者里面有两条平行的流-思想和观照。

内在心灵修行的基本质量就是正确的观察。 正确的观察身体的行动、思想过程、以及内在的情绪之流, 一个通过了这三层而变成观照的人将会到达彼岸。

要觉知你头脑的状态,试着开始去改变它, 选一个点, 然后就开始从那里下功夫。 一步一步的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