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2O年的发展,逐步确立了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二、培养“双证书一体化”职教师资的办学模式“双证书制”要求学生不仅取得大学学历证书,而且取得技术等级证书。“一体化”要求学生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技能训练。这正是学术性与职业性在师资培养上集成的具体体现,而“双证书”就是师资学术水平和职业能力的“有说明性”的证据。从国外经验看,这是职技高师发展的正确方向。对于培养“双证书一体化”职教师资的办学模式,我国应该结合国际动态,突破现状,注意下列改革:(一)深入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系统研究美、日、英、韩、法、德、俄等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明确职技高师的办学定位和特色所在。(二)加强技能训练基地建设,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引进机电、计算机领域高新设备和培训装置,充实实习基地的基本设备设施,建立了具有较高水平和一定规模的实习基地,为“双证书一体化”职教师资的培养奠定了物质基础。(--)加强内训外聘,建设师资队伍。选派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多聘请全国著名的高级技师,通过讲座、现场教学、示范表演、重点辅导等方式进行兼职指导,提高了教师“一体化”教学水平,形成了基本满足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四)强化教学管理。实行教考分离和社会化技能鉴定,~86~严把出IZl关。实行技能达标与毕业证挂钩,激励学生技能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我国“双证书一体化”师资培养的趋势由上可见,我国面向21世纪职教师资的培养,应按下列趋势发展:(一)加强全面素质教育知识、能力固然重要,但决定人才知识、能力的取得和发挥的内在因素一一素质更为重要,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很好的全面素质。加强全面素质教育包括: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了解中外历史、文学、哲学和艺术,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加强业务素质教育,对职技高师来说,即强调职业技能素质教育,加强相关职业技能的基本功训练,培养职业悟性;实施因材施教,扩展选修范围,培养自学能力,促进个性发展;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建立稳固的本科基础平台等。(二)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拓宽知识面,加强相关学科的渗透与交融,例如机、电、计算机的交叉;加强一专多能培养,提倡跨学科选修技能课,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加综合性实践环节,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提高技能训练的现代化水平开发高新技能培训标准和教材,启动或扩大高新技术技能训练,不断提高技能的档次和水平;尽快实现专业课程与相关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改变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创造课程化、一体化的新型大学技能训练模式;培养一体化的大学专业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一体化学术带头人;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技能训练CAI课件,提高技能训练的效率和质量。(四)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根据教育部拓宽后的新专业目录和基本要求,结合职业群的特点,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特别是中职生源本科师资班的课程体系,探讨不同生源的培养模式。(五)加强教育类课程教学加强职业教育学、职业心理学、教材教法、教师基本功训练的教学;增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课,使学生掌握简单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方法、一般音像资料制作和一般音像设备的使用方法;开设“课程开发方法”、“职业培训模式”、“职业调查与职业指导”等必修或选修课,使学生掌握课程开发和职业指导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显然,我国面向21世纪职教师资培养改革发展趋势,是加强全面素质教育,巩固文化基础,拓宽知识面,掌握现代技术技能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和技能多样化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