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的老城門【39P】

 還舊樓主. 2010-07-16


北京的老城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老北京的城门,分为内城九门和外城七门。

内城九门: 外城七门:

正阳门     永定门

崇文门     左安门

宣武门     右安门

朝阳门     广渠门

阜成门     广安门

东直门     东便门

西直门     西便门

安定门

德胜门
 

       明清北京城的一大特色,就是其严谨的城市布局。以紫禁城(宫城)为核心,外围皇城、内城、外城等四道城池组成。四道城池的正中线是从南到北,由一条近8公里的中轴线所贯穿。北京建都八百余年形成“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凸”形城市规划形制和格局,整个建筑群体庄严凝重,层次鲜明,气势宏伟。

       北京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内城九门比较重要,也各自有各自的用途。用老北京的话儿来说,叫做“九门走九车”。

一、內城九门
 
(一)正阳门    (走“龙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正阳门城楼南面全貌

        正阳门城楼南面的全貌,是1916年之后不久从箭楼向北拍摄的。左右城墙上各辟两个门洞,是城门改造的工程项目之一。东门洞直通户部街,西门洞直通刑部街。工程于1916年完工。

        正阳门面阔7间,齐城平台宽50米,进深24米,通高42米,重檐三滴水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瓮城巨大,呈弧形,宽108米,深85米,四面各辟一门。

        正阳门位于内城南垣的正中,是皇帝专用的,皇上每年两次出正阳门,一次是冬季,到天坛祭天,另一次是惊蛰,到先农坛去耕地。这两次出行,都是要走正阳门。正阳门也叫前门,1949年2月3日北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式就是在这里。“大前门”香烟也是由此而得名,您还记得那烟盒上的图案吗?对,那就是威风凛凛的正阳门,反面的图是建于明正统4年(1439年)的箭楼。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正阳门北侧
 
        正阳门城楼的北侧面。这幅是正阳门未改建之前,也就是1915年之前拍摄的。画面中尚可见东侧马道。马道宽近5米。洋车的轮子还是硬橡胶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正阳门城楼西侧面

          正阳门城楼的西侧面。这幅是在城墙顶上自西向东拍的正阳门城楼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清末正阳门东侧全景

        清末从东向西拍摄的正阳门。画面上可以见到:城楼、瓮城东闸楼、箭楼。从东闸楼门出来,道路依瓮城墙呈弧形向南向西,与通西闸楼门的道路会合,经正阳桥,通往正阳门外大街。瓮城东西依瓮城墙体呈弧形的两条道路,名东荷包巷、西荷包巷。当年是非常热闹繁华的场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民初的正阳门箭楼

        民国初年从正南向正北方向拍摄的正阳门箭楼。画面中的人物有穿制服的,也有留大辫子的;瓮城还在,箭楼显得很新,是因为在战火废墟上刚铡建成不久;牌楼上“正阳桥”的匾额仍是满汉文,箭楼的匾额依稀可辨也是满汉文。在北京,无论是内城,还是外城,城门箭楼上都没有匾额,只有正阳门箭楼上有满、汉文匾额。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0年代正阳门箭楼

        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正阳门箭楼冬景,是从西南角向上仰摄的。箭楼上有“市国货陈列馆”、“设售品部”及“影”等字样。
 
 
(二)崇文门   (走酒车)
 
崇文门城楼
 
        图为1912年之崇文门城楼南面。

       崇文门位于北京内南垣东侧,距正阳门约三里,是内外城通衢的孔道之一。城楼面阔5间,通宽39.1米深3间,通进深24.3米;楼连台高35.2米;重楼重檐,歇山式灰筒绿琉璃瓦剪边。
 
        崇文门又名哈德门,城外是酒道,当年的美酒佳酿大多是从河北涿州等地运来,进北京自然要走南路。运酒的车先进了外城的左安门,再到崇文门上税。清朝那时候京城卖酒的招牌得写“南路烧酒”,意思就是说,我上过税了,我的酒不是盗版,当然,那时候还没有产权一说呢。

       清末的杨柳青年画,有一幅叫做《秋江晚渡》。它的画面上画着酒幌,上面写着“南路”、“于酒”等字样,反映的就是这种全民纳税的良好风尚。以前的崇文门外,东北方向有一只铁龟,造型很是古朴,据说这一段儿护城河的桥下有一个海眼,于是人们就用一只乌龟来镇住海眼,保护北京城的平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即将拆掉的崇文门城楼
 
        此幅崇文门城楼拍摄于1968年,可以说是它的遗照。其场面是工人们正准备拆掉这座存在了500年的城楼。果然,拍摄后不久我们就只能从旧照片中欣赏和了解崇文门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崇文门城楼北侧面
 
        这是民国初期时的崇文门城楼北侧面照片,是从北向南拍的,透过城楼门洞可以看到箭楼城台下新开辟的门洞。1901年英军修筑穿越崇文门瓮城的铁路时,为出入崇文门的通行,在箭楼城台中间开辟了一座券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900年崇文门城楼西侧面
 
        1900年时的崇文门城楼西侧面,是在城墙上从西向东拍摄的。城楼上下是英军,有士兵,有军官,有步兵,有骑兵,还有英属殖民地的印度兵。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穿越崇文门出城
 
        图为民国期间,人们由崇文门出城的情景。自古崇文门就是商贩进出频繁之所。明拓南城墙辟崇文门,即在崇文门外大街路东上三条与上四条之间设立“京师税务衙门”;成化年间升设“宣课分司”;弘治年间索性将内城九门的“课税”统由“崇文司”监管;清依明旧,设“监督署”专收货税。
 
 
(三)宣武门   (走囚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50年代宣武门城楼南侧
 
        图为1954年从南向北拍摄的宣武门南侧面。

        宣武门城楼面活五间,通宽32.6米;进深三间,通进深23米;楼连台通高33米;重楼重檐,歇崇山峻岭式灰筒瓦绿互谅互绿琉璃瓦剪边。瓮城南北长83米,东西宽75米;西墙辟券门,其上为闸楼。瓮城南墙城台之上为箭楼,箭楼面活七间,通宽36米;通进深21米,连台通高30米。
 
        因为刑场设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犯人经刑部审核确定,从宣武门出去,在菜市口问斩。宣武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三个大字儿:“后悔迟”,可不是后悔迟嘛,都要问斩了,再后悔哪儿还来得及啊。菜市口是北京的闹市,从南方各省来的人,过卢沟桥,进广安门,再进入北京内城大都要经过这里。

        这里很早以前就是有名的杀人地方了,菜市口没有什么固定的地方作刑场,一般都是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户或者药店门口,设下监斩官的坐案。宋末元初,被元朝统治者关了四年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为不肯屈服,最后在菜市口被杀死。他在刑场上,态度庄严地监斩官说:“我为宋朝能做的事,现在终于做完了”,然后慷慨就义。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也曾在这里喊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迈遗言,更是为这刑场增添了一股子肃杀之气。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民国时期宣武门城楼门洞
 
        图为20年代初的宣武门箭楼南侧面,是从正南向正北方向拍摄的。艏楼下并没有门,面对画面看,图中的人们是向右拐进闸楼门再穿越城楼门进入城内。
 
 
(四)朝阳门  (走粮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清末的朝阳门
 
        图为清末的朝阳门。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中,日军的炮火摧毁了朝阳门,这幅是1906年竣工后不久拍摄的。摄影都在城外护城河东岸自东南向西北向拍摄的朝阳门。
       朝阳门形制与崇文门略同,面阔五间,通宽31.3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9.2米;楼连台通高32米;箭楼形制略与宣武门同,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25米。
 
       过去那阵子,没有铁路交通。南方出产的粮食往北京调运,必须走通惠河,通过水路运到北京东边的通州(就是现在的通县)。顺便说一句,通州又分南通州和北通州,有个著名的对子“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说的就是这档子事儿。粮食到了通州以后,再装车进城。

       进城走的就是朝阳门。所以,朝阳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一个谷穗儿。粮食进了朝阳门,就存放在附近的粮仓之中。现在朝阳门内的地名还有“禄米仓”、 “海运仓”、“新太仓”等,那都是当年存放粮食的仓库。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朝阳门城楼西、北
 
         20年代初期在城内从西北向东南拍摄的朝阳门城楼北侧面、西侧面。还可以看到部分城楼的北马道。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朝阳门箭楼东侧
 
        图为1956年的朝阳门箭楼,是隔着护城河自东向西拍摄的箭楼东侧面。
 
 
(五)阜成门   (走煤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0年代阜成门外景
 
         图为20年代初从西南向东北方向拍摄的。苍劲雄壮的阜成门城楼、瓮城、箭楼兀然耸立。

       阜成门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1.2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6米;连台通高31.70米。箭楼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五间,通进深25.6米;连台通高30米。瓮城东西长65米,南北宽74米;其北侧墙辟券门,上建闸楼;瓮城内东北角建有关帝庙。
 
        因为北京西面的门头沟一带是产煤之地,北京城所用的煤全是打那边儿运过来的。门头沟的煤要进北京,最近的门儿就是阜城门。要不怎么老阜城门的门洞顶上刻了一朵梅花,老干婆娑,颇有画意。梅与煤同音,这就表示这个地方走煤车的意思。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50年代阜成门城楼西侧
 
         图为50年代中期阜成门城楼的西侧面。瓮城已然拆除,城楼成为一座独体的建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阜成门箭楼南侧
 
         图为20年代初阜成门箭楼的南侧面。城台下几个孩子在挖野菜。
 
(六)东直门   (走砖瓦、木材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清末的东直门
 
         图为清末时从东南向西北方向拍摄的东直门。

        东直门城楼形制同朝阳门,但规制略小,面阔五间通宽1.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5.3米;楼连台通高34米;瓮同西直门,四角皆为直角;东西为62米,南北为68米;南侧瓮墙辟券门,门上建闸楼。
 
        过去的砖窑都设在东直门外,从南方运来的木材也从东直门进城。实际上,东直门不仅仅只是走砖瓦、木材车,它走各种各样的车,要是硬给起个名字,那就是,东直门走百姓车。最早的东直门大街其实是现在的东直门外小街,整条大街大概有三里多长,地上铺的是石板路,一共有一百五十多家买卖铺子,过了冰窖口,茶米油盐酱醋茶,只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无论是吃的、用的,都可以在这条街上找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0年代东直门城楼西侧
 
         图为20年代初期在城内从正西向正东方向拍摄的东直门城楼西侧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东直门城门洞
 
        20年代初期,在瓮城内从正东向正西方向拍摄的东直门城楼门洞。门额上镶嵌的“东直门”三字清晰可见;门洞券顶“五伏五券”的做法亦清晰可辨;凸凹不平的石路面,显示着岁月的沧桑。
 
 
(七)西直门    (走水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西直门城楼东侧
 
         图为50年代初期,准确地说是1953年以前的西直门城楼东侧面,是从正东向正西方向拍摄的。
 
         西直门的城门洞上面刻着水的波纹。过去的皇帝,不喝城里的水,嫌城里水苦,专门喝玉泉山的水。您听听,玉泉山,这水听着就让人觉出一股子甜味儿来。乾隆皇帝曾夸北京玉泉山的泉是天下第一泉。这不是传说,现在科学进步了,人们专门把这水送去鉴定,的确是杂质少,味道纯正。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西直门城楼南侧及南马道
 
        图为西直门城楼的南侧面,是20年代初期拍摄的。
 
 
(八)安定门 (走粪车)
 
 
安定门

        北京的说法是兵车回城走安定门--出兵得胜,收兵呢,自然安定了。那要是打了败仗呢?瞧瞧,您又抬杠。打败仗也得回安定门。这次没胜,下次再安定也不迟。还有种说法儿是清朝八旗精兵全扎营在安定门,所以回兵走这里。实际上压根儿就不是那么回事儿。清朝在北京实行的是旗、民分城制。八旗分为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一共是是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和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颜色。

        八旗官兵及其家属进驻北京以后,清廷下令圈占内城的房舍给旗人居住。以前在内城的汉民、回民等一律搬到外城居住。内城以皇城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角八方--两黄旗居北:镶黄旗驻安定门内,正黄旗驻德胜门内;两白旗居东:镶白旗驻朝阳门内,正白旗驻东直门内;两红旗居西:镶红旗驻阜成门内,正红旗驻西直门内;两蓝旗居南:镶蓝旗驻宣武门内,正蓝旗驻祟文门内。

        其实哪儿用得着收兵全走安定门啊。实际上,安定门走的是粪车,因为以前地坛附近是北京主要的粪场。之所以说成兵车回城,其实是一种名称的雅化,就跟臭皮胡同改成受壁胡同,臭皮厂改成寿比胡同,牛蹄胡同改成留题胡同,粪厂大院改成奋章大院是一个意思。

 
 
1915年前安定门箭楼北侧
 
 
(九)德胜门  (走兵车)
 
50年代德胜门箭楼东北侧
 
        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胜门。德胜门东边的城墙上放着一尊炮,不过,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报时用的。每日午时,德胜门和宣武门同时一声火炮,城内的老百姓听炮对时。

  可是,北京城人称“宣武午炮”却不说“德胜午炮”,估计可能是宣武门杀人总在午时,炮声一响人头落地,比德胜门有名的缘故吧。德胜门瓮城内的珍品,应当要数立在中间的一座碑亭。亭中矗立着一座高大石碑,镌有乾隆帝六十二岁时(1797年)的御制诗。这位当时的太上皇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在“德胜”二字上很是抒发了一回豪情。
 
 
 二、外城七门
 
(一)永定门
 
永定门楼南侧
 
         图为民国初年在城外护城河石桥上从南向北拍摄的永定门箭楼南侧面
 
 
20年代初的永定门南侧
 
         图为20世纪实在城外护城河南岸向北拍摄的永定门城楼、瓮城、箭楼。永定门是北京城市中轴线最南端的标志建筑。 
 
  永定门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圆弧形,东西宽42米,南北长36米,瓮城墙顶宽6米。箭楼规制与城楼差距较大,不甚协调;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2.8米,进深一间6.70米,高8米,连城台通高15.85米;南、东、西三面各辟箭窗二层,南面每层七孔,东西每层3孔;北铡楼门为过木式方门;箭楼下城台正中对首城楼门洞辟一券洞门。
 
 
(二)左安门
 
左安门箭楼北侧
 
        图为20年代初,在城门洞内从北向南拍摄的左安门箭楼北侧面
 
 
左安门及城外护城河
 
         图为20年代初,在左安门城外护城河南岸从东南向西北拍摄的左安门。 
 
  左安门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灰筒与顶;面阔三间,通宽16米,进深一间,通进深9米,高6.5米,楼连城台通高15米;瓮城呈半圆形,东西宽23米,南北长29米。箭楼为单歇山小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宽6米,高7.1米,楼连城台通高16.6米; 其南侧面辟两层箭窗,每层7孔;东西侧面亦辟两层箭窗,每层3孔侧面正中辟过木方门。
 
(三)右安门
 
右安门箭楼
 
        图为40年代在城外从南向北拍摄的右安门箭楼南侧面。箭楼显然是修缮不久的簇新形象,但瓮城墙却显得残旧。
 
 
(四)广渠门
 
广渠门城楼西侧
 
         图为20年代初在城内从西向东拍摄的广渠门城楼西侧面。
 
 
广渠门城楼、瓮城、箭楼的南侧面
 
        图为20年代初在城外从南向北拍摄的广渠门城楼、瓮城、箭楼的南侧面。 
 
  广渠门门楼低矮,仅一层,廊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四周有回廊。瓮城呈弧形。箭楼为单檐山顶,正面及两侧各辟箭窗二层,正面每层7孔,两侧每层各3孔,共26孔。箭楼下开拱形门洞
 
 
(五)广安门
 
广安门箭楼西侧 
 
        图为20年代初在城外从西向东拍摄的广安门箭楼的西侧面。透过箭楼门洞可以见到城楼门洞和门上匾额。
 
 
广安门城楼、瓮城、箭楼的北侧面 
 
         图为20年代初在城外从北向南拍摄的广安门城楼、瓮城、箭楼的北侧面。 
 
  广安门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三间通宽13.8米;进深一间,通进深6米;高17.6米;楼连城台通高26米。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圆弧形,东西长34米,南北宽39米,瓮城墙基宽7米、顶宽6米。箭楼为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6.6米,高7.8米,连城台通高16.6米;南、东、西三面各辟箭窗二层,南面每层7孔,东西每层3孔;北侧楼门为过木式方门系冰月楼下城台正中对着城楼门洞辟一券洞门。
 
 
(六)东便门
 
东便门城楼南侧
 
         图为1921年在城内自南向北拍摄的东便门城楼南侧面。
 
 
东便门外护城河及石桥
 
         图为20世纪20年代,在东便门外石桥北端,从东北向西南方向拍摄的东便门北侧全景。 
 
  东便门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小式,灰筒瓦顶,四面开过木方门,无窗;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高5.2米;其城台正辟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2.2米。瓮城为半圆形,东西宽27.5米,南北长15.5米,单层单檐硬山小式,灰筒瓦顶,南背面辟过木方门,东西北三面辟箭窗,每面各二层,弱面每层4孔,东西面每层2孔;面阔三间宽9米,进深一间深4.6米,高4.7米;其城台正中辟门,外侧(北半侧)为拱券顶,内侧(南半侧)为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0.5米。
 
 
(七)西便门
 
 
         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骚扰,增强北京城的防卫,保障北京城的安全,修筑了包围南郊一面的外城,在外城的最西端修建了西便门。
 
        西便门城楼为单层单歇山小式,灰筒瓦顶,四面开方门,无窗;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高5.2米;其城台正中辟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1.2米。瓮城为半圆形,东西宽30米,南北长7.5米。箭楼为单层单檐硬山小式,灰筒瓦顶,南背面辟过木方门,东西北三面辟箭窗,每面各二层,北面每层4孔,东西面每层2孔;面阔三间宽9米,进深一间深4.6米,高4.7米;其城台正中辟门,外侧(北半侧)为拱券顶,内侧(南半侧)为过木方门连城台通高10.5米。现西便门位置辽代在南京城北端,金代在中都城北端通玄门东南,元代在大都城西南角郊外。门楼通高仅11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