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狄拉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狄拉克)
保罗·阿德里·莫里斯·狄拉克,OM,FRS(Paul Adrie Maurice Dirac,1902年8月8日-1984年10月20日),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因狄拉克方程与薛定谔共同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编辑] 生平狄拉克出生于英格兰西南部的布里斯托尔,在布里斯托尔大学取得电子工程和数学两个学位之后,1923年考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当数学研究生。1925年开始研究量子力学,于1926年在剑桥大学以《量子力学》的论文取得博士学位。1930年选为英国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932年任剑桥大学数学教授。 他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是:给出描述费米子的相对论性量子力学方程(狄拉克方程),给出反粒子(正电子)解,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证实反粒子的存在;预言磁单极;费米—狄拉克统计。另外在量子场论尤其是量子电动力学方面也作出了奠基性的工作。在重力论和重力量子化方面也有杰出的工作。1933年狄拉克与薛定谔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却对卢瑟福说,他不想出名,他想拒绝这个荣誉。”卢瑟福对他说:“如果你做这样做,你会更出名,人家更要来麻烦你。” 狄拉克重视学术的追求,在物质生活上毫无享受,他不喝酒,不抽烟,只喝水。喜欢走路和游泳,偶而也会和朋友去电影院看电影。波尔说:“在所有的物理学家中,狄拉克是有最纯洁的灵魂。”1984午10月20日因病去世。 他一生著作不少.他的《量子力学原理》,一直是该领域的权威性经典名著,甚至有人称之为“量子力学的圣经”。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在1991年发表《对称的物理学》一文,提到他对狄拉克的看法:“在量子物理学中,对称概念的存在,我曾把狄拉克这一大胆的、独创性的预言比之为负数的首次引入,负数的引入扩大并改善了我们对于整数的理解,它为整个数学奠定了基础,狄拉克的预言扩大了我们对于场论的理解,奠定了量子电动场论的基础。” 杨振宁曾提到狄拉克的文章给人“秋水文章不染尘”的感受,没有任何渣滓,直达深处,直达宇宙的奥秘。[1]1956年狄拉克在莫斯科大学物理系黑板上写了:“一个物理定律必须具有数学美。”。 [编辑] 参阅[编辑] 注释
[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外部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