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为心理学-问题

 雨过云 2010-07-29

 

 

行为心理学-问题

  

是什么出卖了我们的性格?
是什么暴露了我们的隐私?
是我们的行为
是我们的言语
是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的行为被什么东西左右着?被什么东西决定着?是个性.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从外在看来是指独特而稳定的行为模式,从内在看来是独特而稳定态度、思想、认知等。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留心观察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就会发现,我们身体的一举一动都在告诉别人:我是什么样的人!因为我们身体的反应往往出卖了我们的个性。同理,我们对一个人个性的了解,不仅可以掌握其当前的行为,而且可以根据其个性,遇见其未来的行为。

每个人都希望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人心理并非琢磨不透,其实它很简单,行为心理学通过行为分析心理,让你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了解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并帮助你分析你周围人的行为和个性。

《心理有鬼》是一本图文日常行为心理解析的科普读物。此书是以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为基础,结合现有的相关心理学研究调查结果,编制而成。此书通过对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来分析其个性,以心理测验题的形式来帮你分析,考察方式自然有趣。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内心深处反映出来,发现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己。同时,你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发现你周围的人具有的个性。

或许,在你积累的心理学研究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的细心观察与全面分析,你也会成为一位行为心理学家。

行为心理学-现代行为心理学对幼儿自闭症的治疗及其效果

  


一、引言

自闭症是一种由大脑病变所引起的综合症。其主要症状可包括人际关系的隔离.语言的困难.及行为障碍等等人。自1943年美国的凯那医生首次对自闭症作出经典性的临床描述以来,自闭症的发病率呈快速发展趋势。在一些对自闭症的研究治疗起步较早的国家如美国,自闭症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一左右。

中国专家自1982年起开始对自闭症加以研究并作过病例报道。系统的流行病统计资料则目前尚无。根据世界上自闭症的流行病趋势以及中国现有的总人口数量,本文作者认为有理由估计,中国目前可能有一百万左右的自闭症患者。作为另一个有关材料,中国有专家估计在2000年时全国大约有一千二百万弱智患者。由于自闭症与弱智在症状上的某些交叉相似,在许多国家都一度将白闭症当作弱智诊断。据此推论,在中国现有的弱智患者中.可能含有相当一部分的自闭症患者。像在其他国家的情况一样,对中国自闭症流行病确切数字的拿握,有待于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自闭症测试诊断方法的推广。在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的情况下.自闭症基本上会是一种终生性残障;对患者本人,家庭成员,乃至整个社会所造成的痛苦及损失.是无法用语言或数字来描述的;正因如此,世界各国的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专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对这一疑症作了大量的理论与临床的研究。据权威性的“自闭症及普通性发展残障”一书作者所称,该书在1987年出首版.到1997年出第二版时,其中有70%的材料都是全新的。几乎所有的自闭症文献都强调对自闭症患者的早期发现与早期治疗的极端重要性:一些专家甚至指出,如从治疗的角度出发,有些早期治疗不一定要等到诊断最后有定论,而应在初查结果显示出自闭症症状后马上开始。一般来说,人的大脑在其发展的早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对来自外界的影响包括行为疗法的干预反应较好。具体到幼儿自闭症的治疗,越来越多的文献与报告确认治疗的早期开始与否是决定治疗预后的员重要因素。

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和南京,对儿童自闭症的专业治疗工作已经开始。在一些较为边远的地区,有些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自行组成自闭症辅导协会以教育辅导他们的孩子。在自闭症治疗方法日新月异的年代,对于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显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旨在根据自闭症文献的客观数据及作者本人参与对自闭症综合治疗的实际经验、对现代行为心理学应用于幼儿自闭症的治疗及其效果,作一初步的介绍。

二、行为心理学在幼儿自闭症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行为心理学在自闭症治疗中的应用及其良好效果,在学术界,患者及家庭,以及有些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均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一般说来,对自闭症患者的行为疗法,可包括基于功能分析上的环境改造,效果调控,以及技能训练等。具体到自闭儿童的治疗,除了上述这些方法以外,较为常用的疗法可概括为强化疗法,自然疗法,和团助疗法.

强化疗法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矾校区的心理学教授洛瓦思博士在七十年代开始提倡,并在其后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其理论基础及治疗方法在洛瓦思所著的“教育发展性残障的儿童”一书中有较完整的表述。在美国有些州的社区和学区,强化疗法已成为对自闭症儿童的综合治疗中的主要服务项目。就治疗形式而言,强化疗法采用的是治疗人员(一般是由专家指导下的大学生研究生或儿童的家长)与自闭症儿童的一对一的训练:因为每周治疗时间可长达30-40小时故有强化疗法之称。就治疗目标而言,一殷可由训练自闭症儿童的合作开始.由此进入到语言社交技能的训练,而后再进入到学校科目【如算术,写作)的范围。在治疗方法上经常使用的是离散单元教法,其特点是先由治疗人员给出一简短明确的指令让自闭症儿童作出一个单一性动作,如自闭症儿童根据指令完成这一动作则立即给以预先的奖励.否则的话则由治疗人员给予适当的口头提示或必要的身体帮助.待其能自己完成该动作后再逐渐提示帮助。每一单元都应简短并与下一单元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是一种结构性较强的治疗方法。稍后,以加州大学山塔芭芭拉校区的心理学教授凯戈尔博士等人为代表,自然教法在幼儿自闭症的治疗中有了长足的进展【注:自然教法强调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应当在自然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中进行,并应尽量安排非残疾儿童加入到训练过程中以起到示范与强化的作用。关于治疗目标,凯戈尔等人更多地强调对自闭症儿童的主动自立和自控能力的培养。因此,功能分析的作用得到了强调以使治疗人员更好地理解自闭症儿童的具体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治疗的目标和方案。此外,自闭症儿童不一定非要达到规定动作,只要其显示出交流意向或行为努力,就应给以充分的奖励。在治疗方法上,针对自闭症儿童一般缺乏行为动机的情况,治疗人员应充分运用情景教育的原则,尽量创造特定的客观情景以激励自闭症儿童说话交往,并使这种努力在自然结果中得到奖励与强化。如果说强化疗法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学得具体技能见长的话,自然疗法则以提升自闭症儿童的主体性和行为的自然性而别树一帜。

至于图助疗法.其提倡与普及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大多数自闭症儿童都有严重的语言障碍,有些甚至达到失语的程度;第二,自闭症儿童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变化,由于不能适应而反应强烈。针对第一方面的问题,美国德莱瓦州自闭症治疗中心的邦第博士,根据行为心理学的原理发展出一套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旨在帮助有语言障碍的自闭症儿童学会用图片来表达他们的要求和思想。这一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包含由易而难的六个阶段,治疗人员应根据每个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情况教其掌握几个或者所有阶段的技能。这些技能包括:给出图片以表达要求,获取图片以用于沟通。辨别不同的图片以用于不同的目的,使用图片组成句子.使用图片回答问题.以及自然地使用图片进行交流。为了加强图助疗法的效果,在初期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训练以及在全部过程中治疗人员对自闭儿童沟通努力的统一反应,是两个必要的条件:在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过程中.图片不仅可以用于帮助沟通,还可用于安排自闭症儿童的日常活动。阅如用不同图片的排列来显示作息表和持定时间的特定活动:其目的在于帮助自闭症儿童增加对未来事件的预测感和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从而减少自闭症儿童常有的事物突变的感觉和由此产生的强烈负面的反应;这种干预方法在伦理和临床意义上,无疑都有可以称道之处。

三、行为疗法对幼儿自闭症的治疗效果

上述各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在科学文献中均有记载。限于篇幅,以下仅对文献所载强化疗法的短期效果,长期效果,及推广效果,作一简介。 格瓦思1987年关于行为疗法对幼儿自闭症治疗效果的报告一段被认为是这一领域内迄今为止员为全面与客观的记载。洛瓦思及其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幼儿自闭症治疗中心的同事在一个为期两年的实验中将该中心的38名四岁以下的自闭症儿童分为实验组和第一控制组。实验组的19名儿童接受为期两年的每周40小时的强化行为疗法。第一控制组的19名儿童接受的是为期两年的每周10小时的行为疗法加其他特殊教育服务。除此之外另有第二控制组,其21名儿童除在地方学校受特殊教育服务外没在该中心接受任何行为疗法。测试评估的结果表明,尽管这三组儿童在实验开始前处于同一水平,两年后实验中止时只有实验组的19名儿童有明显进步。其中47%的儿童智商达到正常水平(平均为107分),并能在普通学校顺利就读。实验组的其他儿童也有相当的进步,19名儿童的智商平均增长了20分,问题行为呈显著下降。相比之下,两个控制组中的儿童尽管也受到各种服务,但他们像其他一段的自闭症儿童一样,其智商.能力,和行为在两年之后基本没有改变。

人们自然会问的一个问题是这种疗效是否能维持。针对这一问题,洛瓦思及其同事在上述实验结束的7年之后,又对实验组和第一控制组的38名儿童进行了追踪调查测试。其测试范围涵盖就读学校性质,智商水平,生活能力.和个人情绪等四个方面。这一次的测试评估的结果显示:第一,实验组中的儿童中仍有47%在普通学校顺利就读.而控制组中的所有儿童都在特殊教育班中就读。第二。实验组中的19名儿童的智商平均为84.5,而控制组中的19名儿童的智商平均为54.9,其差别在统计学上说是显著的。第三.实验组中的儿童相比于控制组中的儿童,其生活能力的指数较高,为72:48(一般人群的平均指数为100),而问题行为的指数较低.为10.6:17.1(12分以上表明行为有显著问题)。第四,两组儿童在个人情绪项上没有显著差别,然而在其之下的精神问题这一分项,实验组中的儿童低于(优于)控制组中的儿童。这样.尽管在实验组中有些儿童的自闭症是否得到“治愈”这一点上学术界尚有很大争议.但这些儿童在治疗后多方面的显著进步,是无可争议的.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强化行为疗法这一在大学心理系发展出来的产物,能否在社区中得到维广。加州大学旧金山校区的两位自闭症专家最近的一个调查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一调查报告的作者辛可夫和西格尔与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幼儿自闭症治疗中心并无联系。在他们所进行的独立调查中,选自旧金山地区的22名自闭症儿童被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的11名儿童接受了一年多的强化行为疗法。所不同的是主持治疗的是当地的三位行为医师,在整个治疗期间并没有得到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幼儿自闭症治疗中心的帮助支持。控制组的11名儿童则在特殊教育之外没有再接受行为疗法。结果显示,受行为疗法后实验组的11名儿童的平均智商比控制组的11名儿童的平均智商高出25分,为89.7:64.3.前者的行为水平比后者的行为水平也有所改善。从而,这些独立的研究者们得出的客观结论是,强化行为疗法在社区中具有推广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自闭症作为一种综合症的性质,决定了对自闭症综合治疗的必要。上述各种行为疗法,其实是可以并用的。例如对严重的自闭症儿童在初期时可偏重于强化疗法,待基本条件具备后再逐渐增加自然疗法的比重。本文作者所参与的一些治疗案例,往往都是上述几种方法的并用。

行为哲学——重构心理学

行为哲学认为:人的行为是人在意识指导下的、主动自觉的行为;而人的意识是由意向和认知两大因素构成,是此两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表明,行为哲学与心理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它应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但它不是建立在目前被普遍认可的普通心理学之上,而是建立在用行为哲学重构后的心理学之上,因为目前的普通心理学中内含了巨大的理论缺陷。

普通心理学中的生理学胎记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学是从19世纪初开始形成的,诞生于对人的神经系统的生理学研究之中。因此在最初的研究阶段,研究者都自称为生理学家,而非心理学家。但研究的结果,即使从现在来看,他们对人的心理生理的研究也是相当深入的。比如对视觉的研究,他们不仅发现了眼球内晶体的折光作用,视网膜的成像功能,还发现了网膜上圆锥体与视觉的关系,解决了双眼视觉以及视神经的传输路径和视觉在大脑特定区域的定位问题等。所有这些成果都是在将人的视觉系统视为一光学仪器,以“刺激的物理学”、“眼的解剖学”和“神经系统的组织学”的思维逻辑为基础,以大量的实验数据为依据而取得的(《实验心理学史》波林著111~120页),具有无可置疑的“科学性”。这一系列研究成果都直接反映在普通心理学关于感觉的定义中: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引起神经冲动,由感觉神经传导到脑的相应部位,便产生感觉。因分析器的不同,感觉可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每种感觉器官都分工执行不同的反映职能。”(《心理学词典》)感觉的直接性、被动性和单一器官的性质,从实验本身和定义的表述来看,都十分清晰明确。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在对视觉的研究中又发现了一些用“刺激的物理学”的逻辑所无法解释的现象。他们发现在单个物体和作为环境的“外在世界的空间关系并不是视觉本身的问题”,于是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又加入了“注意”和“判断”等含有主观色彩的因素。而当将研究的视野扩大到知觉领域后,他们又在感觉和知觉之间加入了“联想”、“推理”等完全是主观性的因素(《实验心理学史》波林著120页)。从而使心理学研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脱离了“刺激的物理学”和解剖学的思维逻辑,开始了真正的心理层面的研究。

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心理因素的发现,才使我们明确地认识到:我们现在关于感觉的研究和定义,并不是将现实的人的心理活动作为对象取得的,而是将完整的人分割成不同的感觉器官,从已被分割的感觉器官出发,依据“刺激的物理学”的思维逻辑取得的,即是生理学的。

本来,早期心理学家已经注意到了“物体和外在世界的空间关系不是视觉本身的问题”,已经注意到了生理和心理的区别,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只要我们以此为契机,放弃“刺激的物理学”和解剖学的思维逻辑,认真追问其中的为什么,心理学定会大大地前进一步。但遗憾的是,后来的研究者固守“刺激的物理学”和解剖学的思维逻辑,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生理与心理间的本质区别,不仅未勇敢地面对前人的发现,反而将主观因素剔除到感觉之外,从这一初步结论面前退步了。

这一退步清晰地体现在对知觉的定义中。普通心理学认为:“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从这一定义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普通心理学依据的仍然是“刺激的物理学”和解剖学的思维逻辑,将知觉解释为是感觉在数量上的相加,是一种数量组合式的逻辑的产物。虽然在具体描述中使用了“联想”等具有主观性质的词汇,描述了知觉的选择性和整体性等特性,但这种数量组合式的逻辑与知觉的选择性等特性是处在根本对立的状态中的。因为它根本解释不了联想、推理等心理因素为什么会融合到知觉之中,加入这些主观因素的依据何在?加入这些主观因素后,心理活动仅产生了量变而没有产生质变?知觉的选择等特性来源何在?所以,这一“纯粹的心理活动”在普通心理学的实际表述中,不仅存在着深层的矛盾,同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停留在生理学的层面上。

人的心理活动必然是在生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也必然要有生理学的支撑,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人的心理又必然区别于生理,人的心理必然要有自己特定的规定性,而不能总和生理纠缠不清。

应该说,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打破了心理学研究在整体上停滞于生理学层面的局面,打开了心理学研究上全新的一页:不仅给心理学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引进了新的心理因素,同时更带来了新的理念。动力机制的引入将人的心理看成是一种有内在驱力,可以主动自觉进行的活动,而不再是“刺激的物理学”的、仅仅被客观事物所决定的被动的活动;并且,这一研究是从人的整体的心理层面上进行的,改变了以往从局部的生理器官层面上进行研究的旧思路。这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它表明心理学研究终于自觉地摆脱生理学的纠缠,将自己提升到了心理的层面,开始进行真正的心理学研究了。

但遗憾的是,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急于建构、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扩大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未冷静思索引入动机之后的心理学与以往心理学间的深刻变化是什么,本能和需求仅仅是内在驱力或动机吗?它全力贯注于自己的体系之内,未能分出部分精力,在与以往心理学的比较中重新梳理心理学。因而它的成功非常有限:它只确立了自己的生存权利,却未根本清除生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虽然普通心理学在事实上承认了精神分析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存在,接纳了它们的研究成果,却始终未能在根本上摆脱生理学的纠缠。

一直延续至现在,虽然普通心理学中已经包括了动机、注意、有意识记、自我意识等人的心理层面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在由感觉、知觉这些生理层面研究所形成的“刺激的物理学”和解剖学的思维逻辑框架内,总是格格不入。普通心理学的研究中至今仍带有明显的生理学胎记,内含着巨大的理论断层。

普通心理学中反映论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中的内在缺陷,一方面与其脱胎于生理学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则在于认识论之反映论的影响。也正是由于反映论的影响,才使得精神分析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虽然取得了自己生存的权利,却未能建立起全新的心理学。

其实,哲学与心理学是内在相关的。不仅在19世纪以前心理学本身就属于哲学范畴,而且在更早一段时间内,哲学在主要意义上就是心理学。即使在哲学与心理学已经明显分属不同学科的现在,由于哲学的最高问题一直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所以哲学与心理学间的关系,比与所有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更直接、更密切。

比如认识论之反映论,将人的认识或意识理解为是客观世界在人脑的反映的观点,与普通心理学对感觉、知觉的理解密切内在相关,明显是建立在上述心理生理学的结论之上。这一观点被作为无可置疑的科学原则,用来指导更进一步的心理学研究。

问题就出在这里。

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人们对于感觉的研究是生理学层面的,对知觉的研究基本上也是生理学层面的,就是要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即人们对于感觉和知觉的研究,在总体上,是生理的、局部的和现象的,而不是心理的、整体的和机制的。

举个例来说,人们看到一位姑娘头上插着花,看到她站在花丛旁,看到花丛中有一支失去花的残茎,于是就推断说,那花来自于花丛,头上的花和花丛中的花有着内在联系。这没有错,但这只是简单的事实表述,基本上是现象层面上的。如果据此就对姑娘罚款,则未必妥当。因为相对于行政处罚来说,还缺少最关键的事实,即这花是否姑娘自己所折。如果这花是别人摘后送给姑娘的,或是姑娘从地上拾起的,则被处罚的应是别人。也就是说,所谓生理层面的解释,只是解释了外在刺激源和神经通路的问题,只解释了心理活动中的材料和外在刺激源间具有内在联系,却并未说明心理活动的主动性质或被动性质,并未说明心理活动发生、进行的心理机制。未指出这花是姑娘自己折的还是别人送的,相对于上例来说,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这样的陈述自然不是真实的事实。缺乏机制的心理学事实,也不是完整的事实,当然也是不真实的事实。因为心理活动的主动性质或被动性质,内在因素对外来材料的选择或改造,也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仅凭姑娘头上有花,就认定这花一定是姑娘自己折的,就一定要罚款,已经失之偏颇;如果据此进一步推断说,既然这花不是好来的,那么,这姑娘头上的饰物也一定不是好来的,应全部没收,则就荒谬了。

反映论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概括和对心理学研究的指导,就很类似上例。

感觉、知觉可能是主动进行的,也可能是被动进行的,这本是需要心理学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才能得出的结果;而人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是否仅为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人的心理是否仅为认识性质的活动,也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但反映论却仅在关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学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刺激的物理学”的逻辑,就在人的意识与客观事物之间做出了唯一的一般认识论性质的结论,并用来指导心理学的研究,则不仅武断,甚至荒谬了。

比如,心理学将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定义为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认为“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等主编第11页)。这就在根本上将人的心理的性质理解为是认识性质的,是从属性的、被动性的、被规定性的,是由外入内的,就如影像的成像过程。这都明显与心理生理层面的研究相对应,与反映论的原则相一致。但在定义意志时,却将意志定义为“人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在一定动机的激励下,自觉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说,此一特定心理活动不仅不对客观现实进行“反映”,反而主动作用于客观现实;不仅不从客观现实那里提取心理活动的材料,反而给客观现实一个目标,并改造客观现实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将对意志这一特定心理活动的定义与关于心理活动的一般定义相比较可以发现,意志竟被普通心理学排除到一般的心理活动之外了。这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应该承认,普通心理学关于意志本身的定义和描述,与人的现实的心理经验基本是吻合的。如果不与一般的心理活动的定义相比较,很难发现荒谬之处。这种局部真实与整体荒谬的矛盾,是用认识论性质的反映论来指导并非全部属于认识性质的心理活动的研究造成的。

如此的混乱,还表现在对情绪情感的研究中。普通心理学将情绪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的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等主编第2页)。即普通心理学依据反映论的原则,将情绪情感定义为对“关系”的反映。但既然需要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又是客观事物的反映,那么,从逻辑上说,反映结果和被反映物共同作为被反映物而形成的反映结果的情绪情感会是什么呢?混乱的概念加上混乱的逻辑关系,结果也只能是混乱。

目前的普通心理学,从细部或局部的角度,从描述、现象的层面来看,大多与现实的心理经验相吻合;但从整体的、机制的、逻辑的水平上看,则是矛盾的、荒谬的。就其原因 ,就在于反映论的影响,就在于反映论本身无法回避的缺陷:根本上的生理学性质和被决定的逻辑关系,使其无法在实际上用人的意识活动是主动自觉的活动的思想来指导整个心理学的研究。所以,它虽然也指出了人的意识的创造性,却无法合乎逻辑地将人的创造性纳入其理论框架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始终作为一块不和谐的补丁,被缝在普通心理学这一不合体的衣服上。

用行为哲学重构心理学

其实,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人的意识活动是主动自觉进行的,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等主编第87页)。行为哲学只是从这一结论出发,再向前跨进一步,指出:人的这种意识活动依据活动的目的或指向的不同,可以分出认知活动和意向活动。认知活动是人以认出对象自身特性或规律为目的的活动;意向活动则是人的本能及由本能发展而成的人类需求对外在环境做出的反馈,或更进一步为满足需求而采取的行动。

从与反映论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反映论所谓人的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观点,不过是“刺激的物理学”的单纯线性逻辑的产物。这一逻辑用来解释非生命世界中的一些简单现象还有合理的一面,以之推断生命体中最复杂的智慧现象,则显示出极大的局限性。而行为哲学采用生物进化中内外因相互作用的辨证逻辑,阐释人作为最高智慧生物在实际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行为哲学不再将人的意识看作是没有自身规定性的、被客观事物所决定的反映,不认为心理活动所需材料的来源,就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就如人类所有物质产品从来就是人类智慧活动对外在物质材料作用的结果,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结晶一样,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生、运行、深化、发展,也从来就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事物作为外在刺激的刺激源,本能或需求同为意向作为内在刺激的刺激源,共同构成了心理活动的源泉,而心理活动的内容则由内外在因素有机组成。

也只有从人的心理活动中分解出认知因素和意向因素,将人的本能或需求作为意向理解为一个与客观现实相对独立的存在,理解为一个生命整体的存在,才可能合乎逻辑地解释人之所以可能具有主观能动性,之所以可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的实际情况。否则,心理活动只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根本没有自身的规定性,就如一个悬在空中的人,如何可能反作用于地面?

从与生理学研究的比较来看,行为哲学之所以强调器官层面的研究不等于整体层面的研究,器官(局部)研究之和不等于整体研究,就在于它认为,有机整体与局部(器官)之间不仅有量上的差异,更有质的区别。因为整体中具有局部之和中所不包含的新因素,而这新因素的加入,使整体形成了新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具体到人的生理和心理,这新因素就是本能及在本能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各种需求,即意向因素。人的意向因素不存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及其生理性组合之中,只存在于完整的生命体这一层次中。

本能概念的提出,在以往只是从内在驱力的角度被人理解。行为哲学则认为,作为生命体与生俱来的生命力的体现,本能是生命体区别于非生命体的本质所在,是心理学研究从生理层面提升到心理层面的关键所在,是人的意识由以发生的内在依据的最初状态,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可能存在的逻辑起点,是人用以加工外来信息、创造新信息的内在尺度。本能概念应受到充分的重视。

正是意向因素的加入,与认知因素共同构成了意识的结构,并由此形成了以意向为主导和以认知为基础的意识发生、发展的内在运行机制。

与普通心理学相比较,虽然普通心理学也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也承认三者间内在相关,似乎与行为哲学将人的心理分为认知和意向差异不大。但我们必须明白指出,普通心理学对于心理活动的划分是在反映论的框架内进行的,虽然作为现象层面上的描述大多与心理实际相吻合,但对这三个方面的定性却是错误的,内含了无法克服的矛盾。并因其没有内在因素或内在结构的划分作为基础,所以,这种划分只有局部的合理成分,在整体上、在基本倾向上是荒谬的。与行为哲学对人的心理活动以内在结构为基础的划分,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认知因素和意向因素这两大因素的分解,以及认知活动和意向活动这两大基本活动倾向的划分,才使得心理学将产生意义深刻的重构。

人的心理活动将不再是被横向割裂、缺乏内在联系和转换机制的知、情、意三大部分,而是由认知因素和意向因素构成的统一体。作为心理内容的认知因素和意向因素,并不在每一个具体的心理活动中都具有均等的地位或作用。当认知因素占主导地位时,心理活动就呈现出认识活动的倾向;而在意向因素占主导地位时,心理活动就呈现出意向活动的倾向。当认知因素占主导地位时,意向因素作为动机和保持认知活动顺利进行的状态而存在于同一心理活动中;在意向因素占主导地位时,认知因素提供的对象材料作为反馈进行的基础或实现意向的手段以保证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所以,感觉和知觉,作为认知活动的初级阶段,不再是生理层面的“反映”,而是意向主动“认出”的行为。这种认出不论是通过单一器官还是众多器官,都是人主动自觉做出的。由于对象特征的客观性质,认知的结果当然具有客观性;但又由于活动是主体主动做出的,个体间的差异使这一活动同时又具有理解性和选择性等主观性。情绪情感作为意向活动的初级阶段,也不再是概念混乱的、人对什么“关系”的“反映”,而是意向对对象是否适合自身需要而做出的程度不同的、或正面或负面的反馈。这种反馈当然是主观性的,但因反馈只能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做出,并人的意向也具有相似的性质,所以反馈的结果虽然各异,也必然呈现某些普遍性。抽象思维作为认知活动的高级阶段,其活动强度、难度、复杂程度都远远超过感觉和知觉,所以,在抽象思维中,意向因素付出了更为艰辛的努力,并具有相当程度的创造性。而最典型意义的形象思维,即艺术创作思维,因其目的是将具体的情绪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具有典型的意向性质,由此表现出极高的个性和创造性。正因为如此,在重构后的心理学中,艺术创作思维不再是认识意义上的“思维”,而是复杂的意向活动,是为了满足创作者的某种需要,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具有实践性质的意向活动。这种产生精神产品的实践活动和产生物质产品的实践活动,就活动本质来说是一样的,都是意志的体现;只是从活动的形式上看,产生精神产品的实践活动更具有个人风格、情绪色彩,更具有发散的性质。

而从人的意识的产生、细化、分化、深化、发展的角度讲,认知因素和意向因素的分解,也使得发生心理学关于人的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或内在智慧潜能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决定心理发生、发展的思想,可以完全融合到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中,从而构成一个完美的心理学体系。

总括全文,行为哲学重构心理学,并不是描述新的心理学事实,对心理学进行局部或现象水平的研究,而是从新的视角,用新的理念和逻辑,对已得到确认的心理学事实,重新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全新的诠释,将心理学真正建构在心理的层面上。

而这也为行为哲学本身提供了坚实的心理学的支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