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绪是个体心理意向和态度的直接表达

 谢耳朵馆长 2021-05-28

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心情愉快时,会觉得浑身是劲,满面春风,反应敏捷,动作灵活,而当我们心情沮丧时,则会出现少气无力,一脸愁容,反应迟钝,举止呆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我们在认识或改造客观事物的时候都不是无动于衷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总是生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因而,情绪是体验,又是反应,是冲动,又是行为。它是有机体的一种复合状态,是以特殊方式来表现的心理的东西,是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要从人的行为中确定他正处于什么样的情绪状态,往往难以确定。

因为同样一种情绪可以引起不同的行为,如有些人悲哀时大哭,有的则沉默。而同样一种行为又可能表达着不同的情绪,如同样在低头疾走,有的可能心情舒畅脚步轻盈,有的可能心中有事快步如飞,有的可能心情不好迁怒于脚下,我们常说的百感交集,啼笑皆非等就说明了情绪的复杂性。

因此,情绪的无限纷繁以及它与行为之间的复杂联系使人迷惑不解,难以解释。这就促使许多学者运用同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从不同的出发点去研究这一心理现象,揭示出它的产生、发展、类型以及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等课题。这就是情绪心理学及它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情绪心理的产生历史久远,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情绪,我国古代就有“七情六欲”之说。但它的研究历史却很短,从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和丹麦生理学家卡尔·兰格提出情绪理论以来只有百多年历史。

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真正被研究却是20世纪50~60年代才开始的,并且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先后出现了40多家有代表性的学说,如情绪三度说、情绪应变说、情绪激活学说、情绪评估学说。

所以,情绪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尚待发展的、拥有众多流派的、越来越受欢迎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能影响和调节人们的认识过程,能协调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对解决重大的社会问题具有指导作用。

另外,它的研究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能帮助人们认识到情绪对身体影响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具有两极性,它的产生是人脑的机能,是大脑皮层系统和皮层下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主要是在大脑皮层所形成的动力定型的维持或破坏的基础上产生的,当外界刺激作用于个体时,如果符合维持和发展这一动力定型,就会产生肯定的情绪,如满意、愉快、喜悦等,反之,就会引起否定的情绪,如不满意、痛恨、愤怒、悲伤等。

它的产生是与人的认识过程紧紧相联的,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所引起的。世上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从最简单的感觉到最复杂的思维,都伴随着情绪。没有感觉就没有情绪。盲者不知秀丽颜色之可喜,聋者不觉嘈杂声音之可恶。

当我们听到演奏国歌时,就会产生庄严振奋的心情,常言说“触景生情”就是这个道理。人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需要是有机体对延续和发展它的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求的反映,它是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特殊形式,也是人们活动的重要动力。

王充说得好:“凡人之有喜怒,也有求得与不得,得则喜,不得则怒。”当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会体验到愉快、满意等情绪,反之会体验到苦恼、不满意等情绪。

客观事物是复杂多样的,人的需要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同样是非常复杂多样的,进而人的情绪也是纷繁复杂的。

表情,是情绪心理过程中独特的表现形式。人们的交际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表情体现的。表情是人们彼此理解、互相感染、息息相通的主要渠道

喜怒哀乐悲忧伤的心理状态均体现在人的表情中,通过表情这种外在形式流露出来,进而人们通过表情去观察和判断他人的心理活动。

面部表情是非常丰富复杂的。人的表情主要集中在面部,同样是笑,有微笑、大笑、苦笑、冷笑、讥笑不同的笑容反映着人们不同的情绪。眼睛可以说是人的面部表情中的核心成分,目光传递信息或发生刺激的载量远远超过面部的其他表情方式。托尔斯泰在作品中曾描写了85种眼神和97种笑态。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目光既可以表达人的某种情绪状态,也可以表示人的某些心理意向和态度。并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目光和眼神是会表达不同的意思,传达不同的信息。如一对热恋的情人眉眼间传达的秘密情感仅为他俩知悉,外人是无法猜透破译的,所谓“眸子传情”正是这个意思。

动作表情又称身段姿势表情,即用点头、摇头、挥手、耸肩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姿势、动作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情绪的方式。有一位哲人说过,动作是一个人思想的外露。可见动作表情的重要性。芭蕾舞和哑剧演员们完全是凭借他们的体态和动作向观众传递生动而丰富的剧情内容,吸引观众的。在动作表情中,双手动作尤为重要,传递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信息。

言语表情就是人们在交际中借助语言表现出的声调、语气。同样一句话,可以用多种语调表达出来,从而可表达多种复杂的思想感情。

总之,我们在日常人际交往中,要注意察言观色,通过表情是不难理解他人的心情的,是可以推测他人情绪的,但是人的心理是相当复杂的,在特殊情况下,有时表情并不反映情绪,这点要引起我们注意区别。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未在家庭中长大的儿童在智力发展上往往受到损害,情绪单调,甚至出现“儿童孤独性忧郁”的症状,即使教养条件再好,也不如在家庭中、在家人中成长得健康。

情绪心理学家认为:是情绪激发并维持着儿童去游戏,反之,游戏又对情绪产生影响,儿童最富有情绪性,觉得游戏好玩、有趣,能自己,做主并获得快乐的情绪,所以他们玩,起游戏来总是兴致勃勃,如果游戏受,到阻挠,消极的情绪便产生,如愤怒、烦恼等。成人虽没有小孩的游戏,但有成人独特的“游戏”,如情绪不好时,用打打牌、唱唱歌、唠唠叨叨或踱来踱去等方法来使精神松弛下来,消除心中的郁气,重新投人生活。

愤怒是一种极为有害的情绪,但可以通过一些适宜的方式来宣泄一下自己的愤怒情绪,暂时松弛一下紧张的神经。我们常看到小两口打架,妻子打不过丈夫,就甩碗砸锅打家具,这就是情绪的宣泄。此时,你应让她尽情地甩、砸、打,气出完了,事也就了了,甩了碗就不砸锅了。你越是加以干涉,她愤怒越大,砸了这样还砸那样。

如果情绪得不到暂时的宣泄,积闷心中也可能引致神经错乱,精神失常。当然情绪的宣泄不光是砸东西、打人,好的方式是很多的,如参加体育活动、记日记、看电视、创作小说、诗歌、弹奏乐曲等,都可以帮助你恢复情绪的平静。

“愤怒出诗人”就是对情绪宣泄的形象比喻。

焦虑是一种带有不愉快色调的,异常的焦虑情绪会毁掉一个人的身体,是极为有害的。我国古书记载有伍子胥过昭关,说他陷人进退维谷无所适从的境地,因极度焦虑一夜间须发皆白的史实就是明证。当人进入老年时面临人生的“暮”时,感知觉衰退,兴趣爱好减少,同时告别了工作几十年的单位,生活圈子缩小许多,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则较多出现焦虑反应。

一些体弱多病的老人表现更为典型。据载,有位患高血压的老人,早晨起床后精神尚好,当他听说一位朋友昨晚看电视时突然摔倒在地猝然去世后,情绪立刻低落下来,总在念叨这位朋友,还不时联想到自己,从此情绪一蹶不振陷人了极度的焦虑之中。要知道,这对身体是极为有害的。

对于老年人来讲,要积极消除焦虑的情绪,更好地促进身体健康,首先是要保持乐观情绪,“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其次要把自己的生活作息安排得有张有弛、井井有条、情趣盎然,不要整天无所事事,胡思乱想。最后要尽量多地与儿孙辈在一起活动,从年轻人身上吸取活力与热情。

抑郁是日常生活中时常产生的情绪体验,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综合症,属变态情绪。它包括三方面的心理障碍:心境障碍,如悲伤、烦恼、沮丧或易激动,思维障碍,如无兴趣、无望、自罪自责等,躯体功能障碍,如疼痛、疲乏、自主性功能减退或过度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严重的抑郁症的人是极少数的,但轻微的抑郁是常见的,所引起的不良体验对人的心理和身体是极为有害的。我国古代医学典籍《内经》中曾明确指出:“大怒伤肝、暴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

可见情绪对人的身体影响是很大的。情绪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抑郁能损害人的健康,而乐观则是防病治病的良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