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保销售忽悠成瘾 国有银行行长揭露保险销售黑幕

 一尘一滴 2010-07-30

银保销售忽悠成瘾 国有银行行长揭露保险销售黑幕

时间:2010年07月30日 08:57:36 
  [编前话]到银行办存款,拿到的却是保单。屡见不鲜的遭遇背后到底是什么?一位曾经从事银保销售的王小姐(化名)昨日向本报记者一吐为快,让我们惊愕合规理财产品销售之中,竟充斥着信息的欺瞒、利益的追逐和从业者基本操守的缺失。讲述者的经历虽是个案,但希望这种视角带给我们的是警示和反思,而不是熟视无睹的麻木。

  "每卖一份,我都胆颤心惊"
  近期,本报连续刊发《一位银保销售人员自述》及多篇追踪报道,引发社会热议,不少市民致电本报讲述"错买"经历。本报的专项调查也显示,近半受访者认为自己在购买银保产品时遭遇忽悠。
  银保忽悠并非一时之兴。早在2008年9月,本报就先后刊发《定期存款忽悠成保险产品》、《银保销售误导仍是"家常便饭"》、《众多读者:我们为什么被忽悠》、《银保产品姓"保"不姓"银"》等报道,剑指银保销售的忽悠行为。其间,本地其他媒体乃至国内各大报章也对银保销售问题口诛笔伐。
  抚今追昔,让人感慨:忽悠成了顽疾。
  究其原因,记者发现银行往往理直气壮,把责任推向保险。毕竟,在银保合作中,银行处于甲方地位,保险公司必须依靠银行的渠道和客户把产品卖出去,实现规模的扩张。
  即使在利益分配的话语权上不如银行,甚至要看人脸色,替人背锅,但是多数保险公司都会偷着乐:短短几年,银保销售量占据业务的半壁江山。
  虽有纠结,但没有一方否认双赢。
  银保合作,双方心照不宣:本质上,出借的不是银行场地而是品牌。
  采访中,许多市民告诉记者,他们当初都是冲着银行里的工作人员介绍、承诺和对他们的完全信赖。
  "保险产品在银行销售,银行就理应进行管理和监督。正如市场方不能无视商户短斤少两、假冒伪劣、欺行霸市。"一位金融观察人士指出,"更何况一些银行是员工直接从事银保销售。"
  一位国有银行支行行长坦言,忽悠行为无疑让银行这块金字招牌蒙羞,诚信的品牌打折。但是面对上级任务考核,面对保险销售中带来的可观的中间业务收益,销售几万元保险的提成相当于一个月工资收入,作为基层网点和网点的员工,肯定不会无视现实的压力和利益。
  "银行的品牌与之相比,显得很虚幻。"该行长介绍,银行基层员工大多三年轮岗,"即使他们忽悠了客户,也不担心几年后有客户找自己扯皮。"
  银行人员透支品牌,而保险人员则难有品牌可言。
  一位境外保险公司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银保销售人员大多都是非专业人士,流动性较强。这些人都是以拿短期提成为目的,并没有树立自己职业品牌的意识。
  "国外保险从业人员的薪酬很高,但考核机制非常严格。要想得到高报酬,客户的认可度十分重要,他们的收入并不是一次性提成,给客户介绍的产品5年后甚至更长时间内获得了收益,才能得到全额提成。一旦被发现有违规行为,有吊销专业执照的风险。"该人士透露,国外保险从业人员对自己的品牌非常在意,因为良好的品牌就意味着大量的客户和诱人的收益。
  "品牌的尴尬,根源是制度的缺失。"一位从事银行保险研究的专家告诉记者,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规范银保产品销售的措施,但依然存在监管的"模糊地带"。"制度不细,就犹如渔网一张,看似面面俱到,其实漏洞百出。"比如监管部门要求保险公司电话回访,但一些公司人员在回访的议题设置、语速、时间等方面玩巧,让这一制度的约束力部分销解。
  由于保险监管和银行监管分属两大机构,也容易在银保合作的监管上出现各管一段的可能,甚至出现鞭长莫及的无奈。
  "银保产品屡遭病诟,并非产品本身问题,而是这类合规产品被错误地销售给不该销售的对象。"昨日,一位银行网点负责人表示,银保产品更适合于理财中的资产配置,而柜台销售通常是短短几分钟时间,销售人员要把保险解释清楚实属难事。部分市民尤其是那些中老年人和妇女,由于自身对于金融知识的缺乏,理解反应较慢,在销售人员忽悠时往往不幸成为受害者。"监管部门应该针对这类理财弱势群体,制定更加细致可行的管理办法"。
 
        相关报道:
  一位银保销售人员的自述:每卖一份都胆颤心惊
  被朋友"忽悠"进了保险公司
  去年过完农历新年,我决定来武汉找工作。愁眉不展时,朋友的朋友告诉我:"有份工作很轻松,没有人管,只用在银行呆着,卖出的单子,拿回公司,还有提成。达到'最高境界'甚至不用去银行,单照出,钱照拿。"
  诱惑让人无法拒绝。
  简历递上去后,没过多久竟是一家保险公司通知面试和体检,然后是一周培训。
  培训第一天,我发现一起进来的同事几乎都是一张"白纸"。除了学习些保险的"皮毛"外,讲师利用一堂课时间图文并茂地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意外事故,讲述生离死别,让在场人流下了眼泪,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余下培训时间里,我们重点学习销售心理学,产品讲解,如何与银行人打交道,如何赢得客户信任。"能把一张纸卖出去,还有什么卖不出去的?"培训讲师常如此鼓励。
  几天死记硬背,我取得保险代理从业资格证。但是我觉得培训并没有让自己变成一名专业人士。面对未来的工作,自己心里依然没底。
     "云里雾里更容易把产品卖出去"
  上岗的第一个月,我没有卖出一份产品,作为新人总被安排去做些打杂跑腿的工作。
  以后的时间里,我慢慢琢磨出业绩提升的门道--让客户云里雾里,反而容易把产品卖出去;相反,跟客户解释得越明白,越难卖。
  如何做到"云遮雾绕"?
  一是把银保产品"包装"成银行产品。银保产品其实是保险公司推出的业务,与银行理财产品不同,与存款、国债大相径庭。但我们通常在与客户的交流中尽量避免保险二字,常用"存"和"取"来混淆概念,强调"产品只能在银行买,其他地方买不到,存款收益都是在银行办理",以此让客户以为推销的就是银行产品。
  二是话说一半留一半。在销售银保产品时,我们都强调无风险,比存款划算。"把钱存银行利息少,买产品钱一样存银行,分红比利息高还送保险。"还会告诉客户,股票基金都在亏,银保产品绝对不会。
  但保本的前提条件我却少有提及--完全符合条款,不提前支取,按时交纳保费。
  对于客户普遍存在的误解我们也有意不作澄清。比如一款10年期的产品,客户认为取的时候是本金加分红,没有风险,但并非如此。它其实是按每年的现金价值加分红,有可能第一年1万元现金价值只有4000元,以后现金价值逐年提高。所以分红如果很少或是亏损的话,10年产品不到期支取肯定有风险甚至损失本金。
  三是"以其昏昏使其昭昭"。保险比较专业的知识我们并不太清楚,但如果有人问及,我们会立马作出解释,让人觉得专业,至于对错,其实并无人追究。比如一款产品1万元存进去现金价值只有8000多元,客户不理解。公司也没人教过我现金价值如何计算,客户问我们就以此作答--"这个就相当于跟保险公司签了合同,然后保险公司拿这笔钱去做10年期投资,然后它又跟别人签了合同。如果你终止合同,就相当于单方面毁约,2000元相当于违约金。"
  四是盯住中老年人的钱口袋。他们理财观念保守,习惯将钱存在银行,理解和反应能力较低。我们只要说没有风险,利息又比定期高,他们很容易动心。为了抓住这批人群,我们有时也采取些伎俩。有一次,一位60岁的爹爹到网点来,他年龄明显不符合购买条件,但我们"打围"游说老人为儿子买一份产品。但是按规定,合同签字人应是作为受益人的儿子,当时爹爹表示回去跟家人商量。我们认定老人回头再买的可能性不大了,为了第一时间让客户把单子签下来,我们让爹爹代签了儿子的名字。
 
        "每卖一份,我都胆战心惊"
  一年不到,我成了业务骨干,收入也从最初的800元涨到3000元。丰厚的收入让我更加卖力地去"忽悠"客户。
  我们说的话具有煽动性,有的客户比较冲动,话没听全便掏钱要买,我心里开始发慌--这些人说不准哪天"醒"了,来找麻烦。
  越怕就越有事发生。一位张女士刚听了产品介绍,就马上答应要买,声称要推荐客户给我。我当时心就有点虚,因为银保产品有10天的犹豫期,我并没有告诉她。一个月后,她带着丈夫来找我扯皮,说被我骗了,坚决要退钱。当我表示,钱可以取出来但1万元就变成了4000多元时,张女士在银行大厅闹了起来。
  公司不想把事闹大,最后把钱全额退给了张女士,而我也被罚款以补偿公司损失。
  还有一种情况更让我胆战心惊。有客户到银行存钱,银行员工在柜台上把保险直接卖给了他们,但保单联系人却写的是我的联系方式和名字,而我根本不知道他们销售时是怎么跟客户说的,做出了哪些承诺。
  当看到有些市民拿着不多的积蓄来办业务,看到客户心满意足离去的背影,听到他们真诚的道谢,而全然不知手中的存单只是张保单时,我的良心不安起来。
  今年4月,我终于决定离开这家保险公司。现在我找到了一份新工作,虽然薪水没有以前高,但心里踏实。(见习记者 程思思)
 
  银保人员自述:揭秘银保产品疯狂推销 利益诱惑使银行成大赢家 一般银行网点都有多家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驻守,每家产品不同,给银行的提成也有区别,但一般都高达8到10个点。保险公司往往赚钱不多,因为很大部分利润要分给银行。
  银行热衷与保险公司合作销售银保产品,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在生意中是稳赚不赔的大赢家。
  市民退保时保险公司会按其购买产品的现金价值支付,本金很有可能不保。有时如果客户坚持全额退还,公司不想把事情闹大也会答应其要求,同时会把其中损失转嫁到业务员和其负责经理身上,但分给银行的钱是不可能收回的。
  银行能成为大赢家,关键是靠着"银行"这个金字招牌--我接触过的客户都是信赖银行才购买银保产品的,我们和银行员工就是利用了他们的信任才提升了自己的业绩。比如,我们会反复强调银保产品只能在银行买,交钱分红都在银行进行,让客户觉得就是在银行内部操作,就是把钱存在银行里,自由存取。
  负责任的银行会要求理财经理和保险人员一起,给客户讲解。后期遇到问题,客户有疑问或是退保,也会主动配合,安慰客户。但有些银行怕麻烦,一出事就把客户往保险公司推,有些人甚至连银行门都不让客户进,直接让人把他们带到保险公司。
  有段时间,我工作的那家银行网点附近有很多拆迁户,他们的赔偿是一套还建房和一笔现金,拆迁户大都准备把钱存定期。
  为了招揽到业务,我们与银行的员工统一口径--产品是3年期的,最长可以存到10年,但其实这款产品本身就是一个10年期的产品,如果3年取出来,就是属于退保。
  我们劝导客户说房子2年就拿到了,建好后通风,3年就过去了。现在存钱3年后绝对能取,有收益还可以拿到几百元的购物卡,很多人被我们说得心动。
  客户并不知道,钱确实能取但跟银行存取款性质不一样,是属于退保。我有些担心,想跟客户说清楚。但当时大环境让我不能开口。银行员工和保险代理都在疯狂推销,当时我们公司给银行的人提点很高,每1万块钱提点100元,10万就是1000元。很多客户办理的金额都超过10万,银行员工一个月仅我们这一块的返点就能拿到上万,那个月我们一家公司销售额就达到400万元。
  直接给银行员工提成是明令禁止,这是所谓的小账费用。小账费用就是私下交易的"好处费",相当于是业务员把自己的提点分给银行的人。
  那时,银行的人把我们视为"衣食父母",只要有银保购买意向的客户,全都推荐给我。网点同期还有很多公司在卖同类产品,有一次我不在现场,一位客户已经答应要买别家的银保产品,银行人员打电话把我叫回去再次劝说客户,结果客户最终选择了我们。
  利益诱惑,常让银行员工将诚信与操守抛之脑后。一次,有位客户提出质疑,他不信任保险公司的人,就找银行的人写证明,银行工作人员二话不说,就满足了客户需求,签下"3年之后保证可以取"的字样,并署下自己的名字。后来我私下问她,怎么敢负这个责任,那人答道:"3年之后,我在不在这上班还是问题,管他的。"
  一些银行员工为了提成收入,把客户导向某一类产品,不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更不是所谓"为客户量身定做"。他们就跟有些卖药的一样,哪种提成高,就推荐客户哪种药,根本就不讲对症。
  银保销售人员自述猫腻 众网友大呼感同身受
  本报3日和7日先后刊发《一位银保销售人员自述(上下篇)》后,该报道被多家网站转载,引发网友热烈讨论。多位网友表示,曾有过被"忽悠"的经历,文章让其"感同身受"。
  某网网友留言:"我就被忽悠着买了一份保险,当时卖保险的说是保本型,除每月3元的费用外不收任何费用,结果在其官网查询后,才知道要扣手续费、每月还有管理费等,客服告诉我按照预算利息5年可以回本。当时卖保险的还说最多一年就回本了,我存银行5年的利息都不少了。"
  网友称其也上过当:"三年前存了5000元到银行,今年3月家人拿着'存单'去银行取钱,结果存单变成保单,银行告知去保险公司退保才能拿钱,而保险公司说退保这5000元只能拿回2300元。"
  一些银行和保险从业人员跟帖坦言文章所言非虚。"自己以前也做过三个月银保,说实话,每卖出一份心里真的不踏实,后来干脆不干了。"
  也有网友表示"银保销售的人员确实经常骗人,我作为保险从业人员去银行也经常听到他们忽悠我,随便说两句他们就不说话了。"
  而一位家住汉口的郑女士也联系上了记者。她表示看到文章后触目惊心,因为自己购买银保的经历跟文章所述一模一样。
  郑女士告诉记者,2006年,在一位理财经理的游说下,她为其女儿购买了一份10年期的银保理财产品。"当时我还是这家银行的贵宾客户,我想理财师的推荐应该没错,在并不了解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我还是买了产品,结果问题来了。"
  郑女士反映,刚买产品的时候的确在银行查到过分红明细,但时隔1年多,再去查对时就被银行告知必须到保险公司查询。"我找到保险公司多次,他们承诺会尽快给我答复,同时还要去了我的详细地址和电话,但到目前为止,我仍然没有收到分红报告,对于我的收益情况我完全不知情。"
(见习记者 程思思 实习生 龚箫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