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教学是一门艺术?

 雅雅乐乐 2010-08-03

为什么说教学是一门艺术?

我们认为这是由教学和艺术的密切关系决定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具有艺术的内涵

    所谓艺术,大致有三种涵义:一是指"技艺""技能"。从艺术一词的演化来看,英语中艺术一词是art,来源于拉丁文ars"古拉丁语中的Ars,类似希腊语中的技艺'......指的是诸如木工、铁工、外科手术之类的技艺或专门形式的技能。"[1] 德语中的艺术是"Kunst",它是从具有"知道""会做"意义的"Konnen"一词发展而来的,指能够巧妙地解决任何困难课题的特殊熟练技术。[2]艺术一词,在法语中是Iart,捷克语中是Umeni,也都具有"技艺""技能"的含义。[3]二是指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美国的克莱德·E·柯伦就曾指出:"达到了某些要求的创造性工作便是艺术。当创造使创造者的感情升华到完善的境界,当创造的成品的匀称美不仅给创作者而且也给观看这一成品的其他人带来了快乐的时候,这种创造便是艺术。"[4] 在这种意义上使用艺术一词是很常见的,如谈话艺术、领导艺术、管理艺术等。三是指"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等不同手段构成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并表达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5] 也即是说艺术常常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段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如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电影、曲艺等都是艺术的形式。对照上述艺术一词的三种涵义,可以肯定地说,教学是具有艺术内涵的:它既要求教师具备高超精湛的教书育人的技艺、技能,又是没有成式可套、极富创造性的工作方式,还注意运用语言、动作、音响、图像等形象化手段表达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和艺术有近似的对象

    艺术的对象是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艺术既反映客观世界,又反映人的主观世界。但它不管反映主客观世界的哪一方面,都是以人为中心的,都是直接、间接或曲折地表现人的命运、感情、内心世界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艺术常被称作"人学",高尔基在1931年发表的《谈技艺》一文中就曾明确指出:"文学是民学',即人学。"[6] 教学的对象也是人,而且是处于发展之中、具有极大可塑性的活生生的青少年学生。所以教学也是名符其实的"人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教育——这首先就是人学。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7] 教学和艺术都受其对象的制约,深入了解对象的生活及特点是从事这两项活动的共同前提。艺术家常讲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第一流的艺术作品;深入生活、了解人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教学也同样要求对学生有深入细致的了解,正如乌申斯基强调的:"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8] 从终极目的来说,艺术的作用是培养知、情、意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的知识、感情和意志和谐地发展,使人们的感觉和感情成为合乎理性的,使理性、道德的认识成为体现在感觉和情感中的东西。[9]而教学的最高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并塑造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可见,教学和艺术都是以人为对象的。

    (三)教学中有艺术性内容

    教学内容,无论是社会科学学科,还是自然科学学科,都是真、善、美的统一,包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具有明显的或潜在的艺术性。学校教学课程中,音乐、美术两科的教学内容直接就是艺术的内容,这自不待说;社会科学学科中的语文、历史、地理诸科所含艺术性内容,也早为人们所认识。其实,自然科学学科中也含有审美因素,常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科学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欣赏科学知识中的美。著名学者赵鑫珊认为:"每一个数学公式从其实质(境界)来说,都是诗。"[10] 他进一步分析道:即便是C2pR这个初等数学公式,也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圆周长和半径之间原来存在着这样一种简洁、绝妙、和谐的关系!诚然,天地间有无穷个圆,但是唯有C2pR这个纯粹数学圆最标准、最精密、最美。这是数学家心灵和智慧再生的数学艺术美,它所造出的庄严、永恒和宏伟的意境,不是诗是什么?把数学当作诗来读吧!果真如此,那么,摆在你面前的任何一本数学教程就会突然从一堆死气沉沉的公式变成洋溢着和谐、充满着绝妙和渗透了对称美的一部诗集。读数学如此,读物理亦然。每个物理定律和方程本质上都是一首自然赞美诗。E=mc2 这个著名的质能相当性定律,就因它所具有的完善性和囊括物质世界的伟力,不知博得了多少人的赞叹和惊异。至于广义相对论,现代西德物理学家玻恩则钦佩"它是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因为它是"哲学领悟、物理直觉和数学技巧最惊人的结合"。总之,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审美性、艺术性因素,就决定了师生在教学中进行审美和艺术交流的必然性。

    (四)进行使用艺术的手段

    艺术主要是借助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等手段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说来,根据运用手段和表现方式的不同,可将艺术分为以下四类:语言艺术,主要是文学,它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形象;造型艺术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段塑造可以直接感触的视觉形象,如绘画和雕刻;表演艺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和表演,运用声音、节奏和旋律或人体动作来塑造形象,如音乐、舞蹈;综合艺术则综合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段和材料来塑造形象,如戏剧、电影。[12]可见,语言、动作、线条、音响、色彩、图像等是构成艺术手段的基本要素。教学同样也离不开语言、动作、线条、音响、色彩、图像等,尤其是现代教学,随着现代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表现出明显的形象化、审美化、艺术化的趋向,甚至于直接以艺术为手段进行教学。著名教学论专家赞科夫曾感慨地说:"艺术对于学生的教育包含着多么巨大的力量啊!而这种力量却常常没有加以充分利用或者利用得很不好!传统教学法的很明显的毛病,就是没有向学生展示出艺术的、也只有艺术才具有的那些宝藏。"[13] 就教学手段而言,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我们都不难在教学和艺术之间找到许多共同之处。

[12]可见,语言、动作、线条、音响、色彩、图像等是构成艺术手段的基本要素。教学同样也离不开语言、动作、线条、音响、色彩、图像等,尤其是现代教学,随着现代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表现出明显的形象化、审美化、艺术化的趋向,甚至于直接以艺术为手段进行教学。著名教学论专家赞科夫曾感慨地说:"艺术对于学生的教育包含着多么巨大的力量啊!而这种力量却常常没有加以充分利用或者利用得很不好!传统教学法的很明显的毛病,就是没有向学生展示出艺术的、也只有艺术才具有的那些宝藏。"[13] 就教学手段而言,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我们都不难在教学和艺术之间找到许多共同之处。

    (五)教学和艺术的功能相通

    艺术因其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社会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这具体表现为三大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指艺术能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生活、历史风貌,扩大知识领域,加深对社会生活规律的理解,提高认识能力;教育功能指艺术能改善人们的思想感情、端正人们的世界观、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增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勇气;审美功能指艺术能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力打动人们心灵而引起审美愉悦和精神乐趣,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的效果。三者之间既各自有别,又相互渗透。教学也具有这三种功能,虽然功能发挥的方式和领域有所不同。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掌握认识世界的先进方法,提高他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水平,这可以说是教学的认识功能,通过教学,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这可以说是教学的教育功能;通过教学,还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达到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辨别美、表达创造美的能力,这可以说是教学的审美功能。教学的三大功能也是既各自有别,又相互渗透的。

    (六)教学体现着艺术的特点

    艺术之所以具有诱人的魅力,在于它有三大突出特点:形象性、情感性和创造性。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是指艺术总是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而形象就是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任何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形象的描绘和塑造。情感性是艺术的血液,没有情感的艺术是苍白无力的,艺术总是以情感人的,罗丹甚至直截了当地说:"艺术就是感情。"[14] 而创造性更是艺术的生命。艺术贵在创造,艺术创造就是要不断超越——超越别人,超越自己,避免重复或停滞,创造出新颍独特的作品,使艺术生命长青。在教学中,艺术的这三大特点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教学同样要借助于语言、动作、表情、图像等直观手段,将抽象的原理、概念和定义、法则等经过艺术加工、处理,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在教学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人的感情交流,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像一条纽带,使教师和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15] 教学中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供套用的,它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切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本身条件、学生实际状况及教材特点创造出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样,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创造性,也就构成了教学的艺术特点,形成了教学的艺术魅力。

    (七)教学与艺术的过程相似

    艺术创作过程包含着三个基本环节:艺术感受、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艺术感受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它既包括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素材的积累,而且包含了对生活的审美感受,艺术构思则是创作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艺术家根据一定的中心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丰富而零乱的审美感受孕育成为完整的形象体系的思维过程;艺术表现是艺术创作过程的完成,是艺术这种精神劳动的物质体现,是通过艺术语言等物质手段将艺术家头脑中的审美意象具体地、稳定地塑造为可以感受的艺术形象的过程。艺术过程的这三个环节既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又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教学活动过程也有与艺术创作过程相类似的三个基本环节: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和教学表达。教学准备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它包括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对教材的感知和理解、对教学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等;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安排,包括对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教具的选择,对教学关系的详略、先后、分合、深浅、虚实、轻重、主次、动静、断续、放收等的调整,对教学的组织、语言、开讲、提问、结课、启导、板书、教态、演示等的计划安排等;教学表达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是指教师通过音声、形符、动姿、时空等多种讯道的立体表达,使教学设计的主要意图和种种精妙之处展现出来,构成课堂教学的"艺术作品"。教学创造过程的这三个环节也是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

    (八)教师具有艺术家的素质

    高尔基有一句名言,即"人按其天性来说,就是艺术家"[16]这里所说的人,不仅指已经成名的专业艺术家,也指包括教师在内的其他专业的人,即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切人。因为在一定意义上,人都有追求美的天性。所以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7] 并深刻指出,共产主义社会里的任何劳动(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都将被提到艺术的高度上来。如果说艺术(狭义的)是以追求美为核心的,那么在现代,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则正在不断缩小,人类活动的许多领域和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现出艺术性或审美性的一面。而教师作为人所具有的审美特性和艺术天赋,就决定了他可以成为名符其实的艺术家。因为"他们掌握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他们能唤醒自己,也唤醒他们接触的人"。所以"他们能成为艺术家,人类关系的艺术家,成为人的问题这个艰难领域中美的创造者"[18]因此,优秀教师们都可以称之为"教学艺术家"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学和艺术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二者在许多方面都是相通的,所以,"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命题是完全可以成立,并能得到理论确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