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领导一群“能人”下属

 长庆wcqjs 2010-08-03
 BW中文网讯,许多企业限于资金、名气、规模的影响,常常哀叹人才难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头无可用之兵。如果突然有一天,公司将其他部门的优秀员工全部调入你的部门,期待发挥他们的优势,形成一个更加强大的团队,你是否应该庆幸自己拥有这样宝贵的资源?当一批高手聚集在你的麾下,当你志得意满、踌躇满志、雄心勃勃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时,也可能正是你噩梦的开始!这批“能人”都是原来部门出类拔萃的人物,一直在鲜花和掌声中享受成功的愉悦,现在走到一起,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也没什么了不起,谁也不服谁,“合作”成了一个挂在嘴边的名词和遮羞布,“内耗”却成了你每天第一个蹦进脑海的词。你突然发现,大家用大量的时间展现其类似“大专辩论会”的风采,这些非建设性的辩论演变成谁也说不过谁,谁也没法取得一致的意见,并最终做出大家一致拥护的决定。这些精英都有各自的行事风格,因为过去的成功证明了自己经验的正确性,所以从来不去考虑别人怎么做,出现了问题,首先强调的是——都是你的错。同时那些创意和想法没有被选中的人则习惯说的一句话是:“我早就知道……”
有句话叫做“一人成龙,三人成虫。”国人受到的教育就是从小拿第一,在学校虽然有一些团队的活动,但在取得学位完成学业这个方面,你是一个人在战斗。虽然你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你的成绩也影响到很多人的心情甚至是收益,但本质上讲,你的成绩只和你有关。对个人成绩的要求形成巨大的压力,使得我们没有时间去考虑合作。所以,我们其实从一开始真的缺少团队的训练。我们很容易拥有一个挑刺的大脑,因为我们发现,挑刺虽然是一个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简单活儿,但能让我们看起来更加的权威,显得更加的有能力,找出别人性格、行为、语言上的缺陷远比帮助他们提高更加的容易,否定别人成了证明自己最快捷、最有利、最安全、成本最低的武器。其实,手上王牌多了居然也是一件痛苦的事儿。
我们在叹息他们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在团队合作上却不怎么高明的时候,是不是也带了一颗挑刺的脑袋呢?员工固然有职业心态和职业意识上的问题,但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是否也要检视一下在团队建设方面的问题呢?打造高效能的团队首先是从团队组建开始的,为什么要挑选这些人加入团队,为了什么目的组建的这个团队,团队的目标是什么,需要什么样技能的人,这些都是领导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团队是由拥有互补的技能、相同的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承担责任、并在行为上有共同规范的人组成的并不是所有的任务都适合团队去完成的,有的时候一个人效率可能更高,只有个人并不具备完成任务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成员之间相互高度支持才能完成的任务,才需要组建团队。可见,从一开始挑选队员就要注意技能的互补性,同质化的技能除非是在这个任务需要大批这样技能的人时才有必要。你可以让1000个士兵在前线展开,都拿着同样的步枪射击,也可以让10个工程师都来作图,但是他们的目标和任务不一样,只是所需的技能是一样的。大多数情况下,团队里每个人可能都是多面手,甚至可以进行岗位轮换,但在分工上绝对要有所侧重,比如特种部队的小分队,可能个个都具有高超的单兵作战能力,但在团队行动时,突击的突击,狙击的狙击,通讯的通讯。
一群强人,绝对都有各自的绝活,不妨安排时间和机会展示一下。团队要提倡的是用人所长,并尊重所长,这个是协作的基础。古时候大将练兵,弄一筐放50步远,让大家投石块,弄俩大木头让大家举,弄堵高墙让大家爬,既选拨了不同特长的人才,又建立了标准。对那些特大谱的,上面有关系,确实有两下子,又好面子的下属,这就考验团队管理者的管理哲学了。学学诸葛亮,一封信搞定了关羽要斗马超这一自掐事件,你看人家五虎大将从来不搁一块,搁一块准出事,要不晏子怎么二桃杀三士呢?
最后,职业技能并不能保障我们的职业安全,只有同正确的职业心态和职业素养相结合才能让我们拥有强大的职业竞争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竞争的今天生存和发展下去,团队领导要领导这样一批能人、精英,除了提高自身的领导力,以身作则建立信任,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和环境,建立鼓励大家成长和改善的团队规范以外,也要通过培训、教练、辅导等方式提醒他们认识不足,认同团队协作能帮他们取得自己一个人无法取得的突破性成绩,尊重差异,把焦点放在如何更好的完成目标上,消除内耗带来的效率低下和人际冲突,成就一支真正的冠军团队,对得起“能人”的称号。
作者:王哲光
来源:全球品牌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