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ZT碳定价:别重蹈汇率覆辙

 西纳 2010-08-03

黄杰夫简介:

黄杰夫——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副总裁、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董事长助理。

黄杰夫在美国有17年跨国并购和期货市场的经验。他直接参与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谈判和创建。他本人以并购顾问的身份,直接参与了法国东方汇理期货公司和中信期货公司的合资谈判。

作为外聘专家,黄杰夫还曾多次为中国证监会(CSRC)执笔撰写了有关中国期货市场基础建设的技术报告。


          碳定价:别重蹈汇率覆辙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黄杰夫

 

建立二氧化碳排放的定价系统,已经被公认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佳方式。随着中国到2020年减排45%目标的制定,工业企业的碳排放事实上已经开始出现“稀缺性”。理论上讲,有了稀缺性,碳定价就成为可能。

但要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并完善碳的定价体系,需要一个健康和基本健全的“金融生态环境”,这里面包括成熟的参与者、监管者、工具与规则。

碳定价在外界看来神秘,但它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其实却和货币、金属、股指的定价,没什么两样。因为按照成熟市场的经验,现在为股指期货、汇率期货、铜期货等金融产品定价的这一批市场参与者,也正是将来会为碳定价的“玩家”们。举个例子,今天在期货市场上交易铜的工业厂家们,在制造过程中会排放二氧化碳,未来这同一群人将会因为减排之需,在碳市场上交易排放量。

因此说,一个基础设施健全、市场化程度高的金融“大环境”,对碳的价格发现至关重要。

但在让金融体系更市场化、“去行政化”方面,中国的步伐还不够快。这里以最近被热议的汇率机制为例——如上文所述,汇率是货币的价格,它形成所需的“基础设施”与碳价格是一样的。而这里要将中国与之比较的,不是华尔街,而是同属发展中国家阵营的巴西和印度。

与人民币一样,印度的卢比和巴西的雷亚尔都不是完全自由兑换的货币,但两国都陆续推出了相关的金融工具,帮助发现卢比和雷亚尔的价格,即让“市场之手”决定汇率。同时,市场参与者,包括生产厂家、进出口商、投资人等,也可以利用这些金融工具来对冲、转移汇率风险。

在印度,正是在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公司倒闭,也就是金融危机达到高峰之后的几个月中,该国开始着手推出卢比/美元的期货合约交易。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如此动荡的国际环境中、在人们纷纷对衍生品侧目之时,推出这样的金融工具,当时令不少“专家们”大跌眼镜。但印度金融政策制定者认为,汇率的市场化场内衍生品交易机制,是一种“稳定器”;它可以更大程度上增加汇率形成的“有效性、透明性和广泛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