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茶经典名茶组合
 

龙井茶与乾隆皇帝

    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村一带,以狮峰出产的龙井品质最佳,称作"狮峰龙井"。龙井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北宋苏轼考证,杭州种茶的历史源自南朝诗人谢灵运。他在西湖的下天竺一带翻译佛经时,从天台山带来茶树种子,在西湖开始种植栽培。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也有杭州的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但龙井茶之名却始于宋。北宋时期在灵隐、天竺二寺附近所产的茶叶已经很有盛名,经常被列为贡品。不过起初这里产的茶叶以地为名,如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的"白云茶",葛岭宝云山的"宝云茶"等。有一年,北宋文学家、杭州通判苏轼曾约几位文友在狮峰山脚下龙井村的寿圣寺品茗吟诗,兴致之余苏轼为寿圣寺书写了"老龙井"的匾额,加之本地的此类茶叶以龙井村质量最好,因而龙井茶就取而代之了其他的品名而流传下来。

  如果说在元代和明代龙井茶的名声还介于诸名茶之间的话,那么到了清代,由于乾隆皇帝的重视与欣赏,它则被列为众名茶的前茅,成为驰名中外独占鳌头的名茶之首。

  乾隆皇帝曾6次下江南,不论是出于游山玩水,还是体察民情的目的,但因为地方官吏知道他嗜好饮茶,所以每到一地,地方官吏都将本地的名茶献上供乾隆品尝。因此在他所到之地都留下了乾隆爱茶的佳话。传说有一年乾隆到杭州西湖巡游,知州在游舫上用本地的狮峰龙井招待乾隆。乾隆一看这茶的汤色碧绿茶芽直立,忽忽悠悠地飘然而落,十分美观。啜饮一口,觉得满口清香,甘甜醇厚,便问知州:"这是什么茶?"知州回奏道:"这是西湖的龙井的珍品---狮峰龙井,是从狮峰山胡公庙茶园采摘的。"

  第二天乾隆就来到狮峰山的胡公庙茶园巡察,见到庙门前左右分别排列着9棵茶树,枝繁叶茂,葱茏碧绿,芽梢齐发,雀舌初绽,充满生机。乾隆来到采茶姑娘们跟前,也学着采摘了一些新茶芽。接着知州和胡公庙的住持陪着乾隆参观了狮峰山下的茶场,观看了新茶炒制的过程。临行时茶场送给乾隆两盒狮峰龙井。

  乾隆回到京城时,恰逢太后身体不适,乾隆就将从杭州带回来的狮峰龙井命太监烹煎给太后饮用。太后也很喜欢这种龙井,连喝了几天便觉得身体渐渐清爽起来。乾隆闻讯大喜,随即传旨给胡公庙住持,敕封胡公庙门前的18棵茶树为御茶,每年产的龙井进贡给朝延。这样,龙井茶也就蜚声寰宇了。

 

黄山毛峰的历史传说: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

  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熊知县来到黄山拜见长老,长老将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知县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熊知县心中感概万千,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

 

铁观音-观音托梦与乾隆赐名:

    相传, 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观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找到梦中的茶树。仔细观看,只见茶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茶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取名"铁观音"。

    又相,安溪西坪南岩仕人王土让[清朝雍正十年副贡、乾隆六年曾出任湖广黄州府靳州通判,曾经在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的春天,王与诸友会文于"南轩"。每当夕阳西坠时,就徘徊在南轩之旁。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移植在南轩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士让奉召人京,谒见礼部侍郎方苞,并把这种茶叶送给方苞,方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转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史,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铁观音"。

    还有一些传说与以上两种传说类似。这些传说的共同点是,茶树都与观音菩萨有关,故而茶名之中有"观音"二字。而之所以冠以"铁"字,又有两种解释:一是由于茶树叶片在太阳下闪烁着"铁色"之光,另一种说法是茶经过发酵后,"茶色如铁"。

    安溪铁观音主产区在西部的"内安溪",这里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云雾缭绕,土质大部分为酸性红壤,土层深厚,特别适宜茶树生长。铁观音原产于福建安溪县西坪。"内安溪"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的民谚说:"四季有花常见雨,严冬无雪有雷声",可谓得天独厚,群山环抱,土质大都是红壤,呈弱酸性,非常适宜于茶的生长,又可谓得地之灵气。安溪铁观音条索肥壮,卷曲紧结,汤色金黄明亮,香气馥郁,清香悠长,品之滋味浓郁,醇厚甘鲜,入口留余香,回味甘甜带蜜味,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安溪铁观音"沐日月之精,收山峦之气,得烟霞之华,食之能治百病"。常饮铁观音茶,有益于祛病保健,养生长寿,犹如观音菩萨保佑一般。加之安溪铁观音茶叶冲泡之后,量重如铁,形如观音,故名"铁观音"。

 

武夷山茶王---"大红袍":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他被下化缘的天心永乐禅寺老方丈看见,连忙叫来两个和尚把他抬回寺中。老方丈见秀才脸色苍白,体瘦腹涨,便从一个精致的小锡罐里抓出一撮茶叶,放在碗里用滚水泡开,送到秀才面前说:"你喝下去吧,病就会好的。"秀才见那茶叶在碗中慢慢舒张开来,露出绿叶红镶边,染得水色黄中带红,如琥珀一样光亮,清澈见底,芬芳飘溢,并有一股带着桂花的清香味沁入心肺。他啜了几口,觉得那茶味涩中带甘,继而口中生津,香气回肠,肚中咕咕发响,腹涨渐渐消退,精神也随之爽快起来。秀才在庙里从息了几天,身体渐渐恢复如常。那日,秀才找到老方丈,向他辞行说:"连日来承蒙老法师相救,倘若小生今科得中,定返此地谢恩,修整庙宇,重塑金黄色身!"不久,那秀才果然金榜题名,得中新科状元。皇上见他人品出众,才华过人,当即招新科状元为东床驸马。按说,秀才中了状元,又成了皇婿应该是春风得意,满脸喜气才是。可这状元郎虽日夜有美丽的公主相伴,却还是心事重重,闷闷不乐。

  一日早朝,皇上见附马双眉紧锁,心情抑,便问他有何不乐。状元郎便赶考落难,老方丈慈悲救等事一一告明皇上。皇上见他欲往武夷山谢恩,便封他为钦差前往视察。

  一个和暖的春日,状元郎一行人离开了京城。状元郎骑着高大马,随从前呼后拥,忙召集寺里大小和尚,焚香点烛,布置庭院,恭候差大臣亲临。行行走走,走走行行,状元郎威风凛凛地来到武夷山天心寺前。老方丈早已带领众和尚在寺前夹道欢迎。一见老方丈,状元郎立即下马,上前拱手作揖道:"老法师,久违了,今天本官特地前感谢您的大恩大德!"老方丈又惊又喜,连慌合掌施礼:"阿弥陀佛,状元公休要折杀老衲,区区小事,不必介怀。"并毕恭毕敬地把状元郎迎进寺里。一阵寒暄过后,状元郎问起当年治病的事,说要亲自去看看那株救命的禅茶树。老方丈点头从命,领着状元郎从天心岩南下,过象鼻岩到山脚,再向西行,走进一条幽深的峡谷。只见九座岩峰像九条蟠龙,缠绕在沟壑峭壁之间。谷里云雾漫漫,涧水淙淙,清风习习,坡上岩下那一片片,一层层的茶树在峡谷间吐翠流芳。状元郎陶醉在天然的景色里,兴味盎然。他忽见陡峭的绝壁上有一墩小石座,上面长着三株丈余高的大茶树,树干曲曲弯弯,长满苔藓;又浓又绿的叶片间夹杂着一簇簇嫩芽;阳光透过浓浓的重雾,映着那紫红色的叶片,上面堆满了闪光的露珠,多么逗人喜爱。绝壁上还有一道缝,轻风薄雾就从缝隙里徐徐吹拂着茶树,真是天生地造的巧呀!老方丈看状元郎惊叹不已,就说"这里名叫九龙窠。这茶树人称大红袍。当年状元公因食生冷之物,犯了鼓涨病,贫僧就是取这大红袍泡汤给状元公饮服的。"状元郎兴味更浓,在"茶的王国"九龙窠浏览到日头偏西,回到寺里,又听老方丈讲起勤婆婆与这三株大红袍的故事来。老方丈讲得绘声绘色,状元郎听得津津有味。听完故事,状元郎赞叹不已。他对老方丈说:"如此神茶,能治百病,请老法师精制一盒由本带进京奉献给予皇上如何?"老方丈连连应承。恰恰相反好此时正值春茶开采季节。第二天老方丈高兴而隆重地披上面42条红袈裟,点起香烛,击鼓鸣钟,召来寺里大小和尚,按等级穿上条数不同的红、黄、褚各色袈裟。侍者端着茶盘,盘里盛着香菇、木耳、黄花菜、清笋、豆腐、时蔬等六碗斋菜、米钣,由老方丈领首,后头依次跟着首座、纠察、府寺、知客、维那、悦众和清众等大小僧众,有托香炉檀香的,有端皿具的,有拿拂尘的,有提灯笼的,排成一列,浩浩荡荡地来到九龙窠。老法师带头,左三步,右三步,对茶树参香礼拜;在香火缭饶中,众僧齐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就开始采茶了。采过茶叶,老方丈回寺庙请来最好的茶师,用最好的茶具,将茶叶精工制作以后,装入特制的小锡盒里,由状元郎用一方丝帕小心包好,藏于怀中。

  此后,状元郎差人把天心永乐禅寺整修一番,又塑上一个金身菩萨,便打道回京去了。状元郎到了皇宫,见宫庭一片忙乱,一打听,才知是皇后得病,终日肚疼鼓涨,卧床不起,请遍了京城名医,用尽了灵丹妙药,都不见效,急得皇上和大小太监坐立不安,京城震动。状元郎见此情景,就把从武夷山带回来的神茶大红袍茶叶呈到皇上面前,奏到:"小臣从福建武夷山中带回神茶大红袍一盒,此茶能治百病。敬请皇后饮服,准保玉体康复。"皇上接过茶叶,郑重地说:"倘若此茶真能显灵,便皇后康复,寡人一定前往武夷山九龙窠赐封赏茶!"说来也怪,皇后喝了皇上亲自冲泡的大红袍茶后不久,果然回肠荡气,痛止涨消,玉体也很快康复起来,皇上大悦。

  后来皇上履行诺言,亲自到福建武夷山九龙窠,举行隆重的赐封"大红袍"盛典,并亲手把身上大红丝袍,解下履盖在三棵茶树上。从此,武夷山大红袍名声大震,成了"茶中之王",并与武夷山的丹山碧水美景一起驰名天下了。

 

君山银针的第一颗种子: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产银针名茶,据说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还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即银针茶)缘故。"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君山银针冲泡时,棵棵茶芽立悬于杯中,极为美观的。

  君山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因茶叶满披茸毛,底色金黄,冲泡后如黄色羽毛一样根根竖立而一度被称为"黄翎毛"。相传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时就曾选带了君山茶。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到君山银针,十分赞许,将其列为贡茶。   君山银针属黄茶类,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著称。银针茶在茶树刚冒出一个芽头时采摘,经十几道工序制成。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内呈橙黄色,外裹一层白毫,故得雅号"金镶玉" ,又因茶芽外形很像一根根银针,故名君山银针。冲泡后,开始茶叶全部冲向上面,继而徐徐下沉,三起三落,浑然一体,确为茶中奇观,入口则清香沁人,齿颊留芳。

  君山银针原名白鹤茶。据传初唐时,有一位名叫白鹤真人的云游道士从海外仙山归来,随身带了八株神仙赐予的茶苗,将它种在君山岛上。后来,他修起了巍峨壮观的白鹤寺,又挖了一口白鹤井。白鹤真人取白鹤井水冲泡仙茶,只见杯中一股白气袅袅上升,水气中一只白鹤冲天而去,此茶由此得名"白鹤茶"。又因为此茶颜色金黄,形似黄雀的翎毛,所以别名"黄翎毛"。后来,此茶传到长安,深得天子宠爱,遂将白鹤茶与白鹤井水定为贡品。   有一年进贡时,船过长江,由于风浪颠簸把随船带来的白鹤井水给泼掉了。押船的州官吓得面如土色,急中生智,只好取江水鱼目混珠。运到长安后,皇帝泡茶,只见茶叶上下浮沉却不见白鹤冲天,心中纳闷,随口说道:"白鹤居然死了"!岂料金口一开,即为玉言,从此白鹤井的井水就枯竭了,白鹤真人也不知所踪。但是白鹤茶却流传下来,即是今天的君山银针茶。

 

白毫银针--驱散瘟疫:

  福建省东北部的政和县盛产一种名茶--白毫银针,因色白如银,上面白色茸毛形状如针而得名,又名白茶。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年政和县久旱不雨,瘟疫四起,病者死者无数。有老人说,在东方云遮雾挡的洞宫山上有一口龙井,龙井旁长着几株仙草,揉出的草汁能治百病,草汁滴在河里、田里,就能涌出水来,因此要救众乡亲,除非采得仙草来。当时,有很多人去寻找仙草,但都有去无回。有一家兄妹三人,大哥叫志刚,二哥叫志诚,三妹叫志玉。三人商定先由大哥去找仙草,如不见回来,再由二哥去找,假如也不见回来,则由三妹继续寻找。大哥志刚在出发前把祖传的鸳鸯剑拿出来,对弟妹说,如果发现剑上生锈,便是大哥不在人世了,然后他便出发了。志刚到了洞宫山下,这时路旁走出一位白发银须的老爷爷,问他是否要上山采仙草,志刚回答:"是。"老爷爷说仙草就在山上龙井旁,可上山时只能一直向前走千万不能回头,否则采不到仙草。志刚一口气爬到半山腰,只见满山乱石,极其阴森恐怖,突然听到后面一声大喊:"你敢往上闯!"志刚一回头,立即变成了这乱石岗上的一块新石头。这一天,志诚、志玉发现剑已生锈,知道大哥不在人世了。于是志诚拿出铁簇箭对志玉说:"我去采仙草了,如果发现箭簇生锈,你就接着去找仙草。"志诚离家走到洞宫山下,也遇见白发老爷爷,老爷爷同样告诉他上山时千万不能回头。当走到乱石岗时,他忽然听到身后志刚的声音:"志诚弟,快来救我。"志诚猛一回头,也变成了一块巨石。志玉在家发现箭簇生锈,知道找仙草的重任落到自己的身上。她在途中同样遇到了那位白发老爷爷,同样告诉她千万不能回头,并且给了她一块烤糍粑。志玉谢后背着弓箭继续往前进,来到乱石岗,这里怪声四起,她急中生智用糍粑塞住耳朵,坚决不回头,终于爬到山顶龙井旁,用箭射死了黑龙,采下仙草上的芽叶,并用井水浇灌仙草,仙草立即开花结子,志玉采下种子,马上下山。路过乱石岗时,她按老爷爷的吩咐,将仙草芽叶的汁水滴在每一块石头上,石头立即变成了人,志刚和志诚也复活了。兄妹三人回家后将种子种满村边的山坡,仙草就长了出来,再用仙草煎汁给乡亲们喝,果然药到病除。

  这里所说的仙草便是白毫银针茶树,这便是白毫银针茶治瘟疫救人的传说。

白牡丹茶--宛若蓓蕾:

  白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而白牡丹正是白茶中的代表之一。白牡丹,这一白茶为何得一花名,有两种说法。

  一说此茶以绿叶夹银色白毫芽形似花朵,冲泡之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开,故名白牡丹。

  又说白牡丹茶是由牡丹花草变成的。传说在西汉时期,有位名叫毛义的太守,清廉刚正,因看不惯贪官当道,于是弃官随母去深山归隐。母子俩来到一座青山前,只觉得异香扑鼻,于是便向路旁一位老者探问香味缘自何处。老人指着莲花池畔的18棵白牡丹说,香味就来源于它。母子俩见此处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来。

  一天,母亲突然病倒。毛义四处寻药,正当万分焦急、疲劳睡倒在路旁时,梦中又遇见了那位白发银须的仙翁,仙翁告诉他:"治你母亲的病须用鲤鱼配新茶,缺一不可。"毛义正感迷惑,却知母亲也做此梦,便认定是仙人指点。这时正值寒冬季节,毛义到池塘里破冰捉到了鲤鱼,但冬天到哪里去采新茶呢?正在为难之时,忽听得一声巨响,那18棵牡丹竟变成了18棵仙茶,树上长满嫩绿的新芽叶。毛义立即采下晒干,说也奇怪,白毛茸茸的茶叶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且香气扑鼻。毛义立即用新茶煮鲤鱼给母亲吃,母亲的病果然好了。从此,毛义悉心种茶。后来为了纪念毛义弃官种茶,造福百姓的功绩,当地建起了白牡丹庙,把这一带产的名茶叫做"白牡丹茶"。

  白牡丹为福建特产,1922年前创制于建阳水吉。1922年政和开始产制白牡丹,成为白牡丹主产区,上世纪60年代初,松溪县曾一度盛产。现在白牡丹产区分布在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县。白牡丹远销越南,现主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有退热祛暑之功,为夏日佳饮。

  用于制造白牡丹的原料要求白毫显,芽叶肥嫩。传统采摘标准是春茶第一轮嫩梢采下一芽二叶,芽与二叶的长度基本相等,并要求"三白",即芽及二叶满披白色茸毛。夏秋茶茶芽较瘦,不采制白牡丹。其原料主要为政和大白茶和福鼎大白茶良种茶树芽叶,有时采用少量水仙品种茶树芽叶供拼和之用。制成的毛茶分别称为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和水仙白茶。

  白牡丹的制造不经炒揉,只有萎凋及焙干两道工序,但工艺不易掌握。萎凋以室内自然萎凋的品质为佳。采下芽叶均匀薄摊于水筛上,以不重叠为度,萎凋失水至七成干时两筛并为一筛,至八成半干时再两筛并为一筛,萎凋至九成五干时下筛,置烘笼中以90~100℃温度焙干,即为毛茶。精制工艺比较简单,用手工拣出梗、片、蜡叶、红张、暗张后低温焙干,趁热拼和装箱。烘焙火候要适当,过高香味欠鲜爽,不足则香味平淡。

  白牡丹两叶抱一芽,叶态自然,色泽深灰绿或暗青苔色,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缘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枝。汤色杏黄或橙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汤味鲜醇。

茉莉花茶与陈古秋:

    传说有一年冬天,陈古秋邀来一位品茶大师,研究北方人喜欢喝什么茶,正在品茶评论之时,陈古秋忽然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给他一包茶叶未品尝过,便寻出那包茶,请大师品尝。冲泡时,碗盖一打开,先是异香扑鼻,接着在冉冉升起的热气中,看见有一位美貌姑娘,两手捧着一束茉莉花,一会功夫又变成了一团热气。陈古秋不解就问大师,大师笑着说:"陈老弟,你做下好事啦,这乃茶中绝品‘报恩仙',过去只听说过,今日才亲眼所见,这茶是谁送你的"。陈古秋就讲述了三年前去南方购茶住客店遇见一位孤苦伶仃少女的经历,那少女诉说家中停放着父亲尸身,无钱殡葬,陈古秋深为同情,便取了一些银子给她,并请邻居帮助她搬到亲戚家去。

    三年过去,今春又去南方时,客店老板转交给他这一小包茶叶,说是三年前那位少女交送的。当时未冲泡,谁料是珍品,大师说"这茶是珍品,是绝品,制这种茶要耗尽人的精力,这姑娘可能你再也见不到了。"陈古秋说当时问过客店老板,老板说那姑娘已死去一年多了。两人感叹一会,大师忽然说:"为什么她独独捧着茉莉花呢?"两人又重复冲泡了一遍,那手捧茉莉花的姑娘又再次出现。陈古秋一边品茶一边悟道:"依我之见,这是茶仙提示,茉莉花可以入茶。"次年便将茉莉花加到茶中,果然制出了芬芳诱人的茉莉花茶,深受北方人喜爱,从此便有了一种新茶类茉莉花茶。

碧螺春雅名的传说:

    传说在太湖的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碧螺生得美丽、聪慧,喜欢唱歌,且有一副圆润清亮的嗓子,她的歌声,如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清脆,山乡里的人都喜欢听她唱歌。而与隔水相望的洞庭东山上,有一位青年渔民,名为阿祥。阿祥为人勇敢、正直,又乐于助人,在吴县洞庭东、西山一带方圆数十里的人们都很敬佩他。而碧螺姑娘那悠扬宛转的歌声,常常飘入正在太湖上打鱼的阿祥耳中,阿祥被碧螺的优美歌声所打动,于是默默地产生了倾慕之情,却无由相见。

   在某年的早春里有一天,太湖里突然跃出一条恶龙,蟠居湖山,强使人们在西洞庭山上为其立庙,且要每年选一少女为其做"太湖夫人"。太湖人民不应其强暴所求,恶龙乃扬言要荡平西山,劫走碧螺。阿祥闻讯怒火中烧,义愤填膺,为保卫洞庭乡邻与碧螺的安全,维护太湖的平静生活,阿祥趁更深夜静之时潜游至西洞庭,手执利器与恶龙交战,连续大战七个昼夜,阿祥与恶龙俱负重伤,倒卧在洞庭之滨。乡邻们赶到湖畔,斩除了恶龙;将已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的降龙英雄--阿祥救回了村里,碧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要求把阿祥抬到自己家里,亲自护理,为他疗伤。阿祥因伤势太重,已处于昏迷垂危之中。

    一日,碧螺为寻觅草药,来到阿祥与恶龙交战的流血处,猛可发现生出了一株小茶树,枝叶繁茂。为纪念阿祥大战恶龙的功绩,碧螺便将这株小茶树移植于洞庭山上并加以精心护理。在清明刚过,那株茶树便吐出了鲜嫩的芽叶,而阿祥的身体却日渐衰弱,汤药不进。碧螺在万分焦虑之中,陡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鲜血育成的茶树,于是她跑上山去,以口衔茶芽,泡成了翠绿清香的茶汤,双手捧给阿祥饮尝,阿祥饮后,精神顿爽。碧螺从阿祥那则毅而苍白的脸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欣慰。当阿祥问及是从哪里采来的"仙茗"时,碧螺将实情告诉了阿祥。阿祥和碧螺的心里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于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将那饱含晶莹露珠的新茶芽以口衔回,揉搓焙干,泡成香茶,以饮阿祥。阿祥的身体渐渐复原了;可是碧螺却因天天衔茶,以至情相报阿祥,渐渐失去了原气,终于憔悴而死。

    阿祥万没想到,自己得救了,却失去了美丽善良的碧螺,悲痛欲绝,遂与众乡邻将碧螺共葬于洞庭山上的茶树之下,为告慰碧螺的芳魂,于是就把这株奇异的茶树称之为碧螺茶。后人每逢春时采自碧螺茶树上的芽叶而制成的茶叶,其条索纤秀弯曲似螺,色泽嫩绿隐翠,清香幽雅,汤色清澈碧绿;洞庭太湖虽历经沧桑,但那以阿祥的斑斑碧血和碧螺的一片丹心孕育而生的碧螺春茶,却仍是独具幽香妙韵永惠人间的。

冻顶乌龙-源于台湾

  冻顶乌龙茶,是台湾省所产乌龙茶的一种,属中发酵(做青程度约40%)、轻焙火型。   主产于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山。冻顶山是凤凰山的支脉,海拔700m。传说山上种茶,因雨多山高路滑,上山的茶农必须绷紧脚尖(冻脚尖)才能到山顶,故称此山为"冻顶山"。冻顶山,山高林密土质好,栽种的青心乌龙茶等良种茶树生长茂盛,为品质优异的冻顶乌龙茶奠定了物质基础。对一般消费者而言,产自台湾南投县鹿谷乡一千六百多公顷贩茶园,都是"冻顶乌龙"茶,甚至来自邻近茶园的发酵茶亦可冠上"冻顶乌龙"之名。但行家认为,真正的"冻顶乌龙"产自位于鹿谷的乡彭雅村海拔六百米的山顶上那片四十多公顷的茶园。 冻顶乌龙茶采制工艺十分讲究,鲜叶为青心乌龙等良种芽叶,经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多次反复团揉(包揉)、复烘、焙火而制成。 冻顶乌龙外观紧结,呈条索状,墨绿色带有光泽;茶汤清沏,呈蜜黄色,香气清纯,具有花香,滋味甘醇浓厚,汤色黄绿明亮,耐冲泡。产品等级分为特选、春、冬、梅、兰、竹、菊。 冻顶乌龙入口圆滑甘润,饮后口颊生津、喉韵幽长。有人形容说,喝冻顶茶的感觉很妙,愈品愈有味。老式的冻顶茶,制法极具风格,香气稳重,喉韵十足。新式冻顶茶加入了"半包种"的做法,其香气较易发散,别有一番风味。现在这两种制法的冻顶茶均已在台湾广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