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深处的“童年乐章

 文武舒慧 2010-08-06

记忆深处的“童年乐章”

 

 

我的童年和少年那一页是在清贫的日子里翻过去的,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年轻的生命并没有停止生长,也没有失去欢乐,这一切都得感谢山村的那一轮圆月。

“月光光,夜光光,河里担水洗衣裳,衣裳洗得逊逊白,打发哥哥进学堂,学堂远,带把米……”当秋收、秋种、秋耕都忙完了,晚饭后大人们抱着烟袋,端着小酒在场院边聊天的时候,孩子们的节目就拉开了序幕,一个个呼朋唤伴,成群结队,唱着父辈传下来的儿歌,来到了收割了的田地里,埋“地雷”、抓“鬼子”、捉“汉奸”……那欢乐的气氛在广阔的田野里荡漾开去。

“捉迷藏,捉迷藏,大家都来捉迷藏;围个圈,围个圈,围个月团圆……”一群孩子手挽着手,围成一个圆圈,齐声唱着儿歌;一个小孩站在圈子中央,用一块手绢蒙着眼睛,伸开两只手抓人,抓到后先要猜姓名,猜中后被猜中的就替换上去,然后在孩子们的歌声和欢笑声中继续着欢快的游戏。偶尔也有几个闲得无聊的大哥哥大姐姐,加入我们的游戏队伍。有时候还引来几只可爱的小狗,在我们的圆圈里钻来钻去,吓得胆小的女孩子哇哇大叫,男孩子则在一边高兴得手舞足蹈。30多年过去了,可那欢快的笑声依然在我的记忆深处回响……

最有趣的是“抓特务”的游戏。那个年代在孩子们的心中,“特务”就等于坏蛋,谁也不愿意当。所以每次游戏之前,男孩子们要做的第一桩事是围在一起比拼“石头”“剪刀”“布”,每次筛出一个人,每一场游戏至少要准备三个“特务”。然后其余的人蹲在草垛旁或田埂下,让“特务”选择有利地形藏起来。接下来便是“大搜捕”,孩子们分成几组从不同的方向出击,于是很快便从四面八方传来了喊抓、喊杀的声音。被逮住了的举起双手,耷着脑袋,作投降状;后头跟着的端着木棒或自制的木枪,宛若得胜而归的战士。记得有一次,我当“特务”,钻到一个事先准备好了的草垛里躲起来,结果在里头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孩子们以为我偷偷溜回家去了,父母以为我到小伙伴家睡去了。结果一睡睡到大天亮,回家一说被父母大骂一通。

可童年好玩的天性,并不会因为父母的呵骂而凝固,过不了几天山乡的夜空又充满了孩子们的欢乐的笑声……

这样快乐的时光,一直延续到我进入高中。那时已恢复了高考,于是我告别了童年少年的游戏,加入到青年的游戏当中去。从此那一轮温馨的明月在我的生活中消失了,那一个个有趣的游戏也凝固在记忆深处的某一角。从那以后我的游戏的舞台从田野搬到了一个叫“社会”的地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寻找着自己的角色,寻找着另一个精神家园,我充实地生活着,只是没有了那无忧无虑的欢乐!

我一直为如今城里孩子在单调的水泥丛林的狭窄空间里成长而感到悲哀,看着自己的小女儿为寻找玩伴而苦恼不已时,我常常庆幸:自己的童年虽然物质匮乏,但却拥有丰富的精神内容。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童年的乐章。年少的生命有如大自然里稚嫩的花朵,本来就该自由自在地成长,享受阳光,沐浴清辉,贴近泥土,发出欢笑……如果真有这么返朴归真的一天,那才是孩子们真正的节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