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杜红英学习先进事迹

 随礼不吃饭 2010-08-07
杜红英,这一平凡的名字。随着7月21日全国组织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视频会议的召开而响誉全国,为中华大地上轰轰烈烈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增添一味不同寻常的“助推剂”。
一个在浙江玉环呆了大半辈子的巾帼组工,一个平凡的组工女干部,一个固守档案工作31年的档案管理员,缘何会在如此高规格的国家视频会议上做典型发言?深层反思,笔者认为,正是她满怀“无私奉献之情、忠于职守之心、创新实践之志”,用自己的坚守与忠诚,诠释了“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现实涵义,成为了全国数以万计的组织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要学无私奉献之情,做组织战线的“螺丝钉”。 杜红英坚守档案工作31载任劳任怨,为了集齐干部档案,能坚持三年不懈收集,以不敷衍、不塞责、不畏难的态度正确对待工作,无悔无怨;当年,雷锋自比螺丝钉,愿意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全心奉献。老一辈的党员尚且如此,我们还有何不可。组工干部要以不攀比、不计较、不失衡的态度正确对待名利,把创先争优当成自觉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原则,坚守党性,把个人进步融入事业发展,把名利淡化在踏踏实实的工作里,体现出一名组工干部的本色。要积极培养工作兴趣,树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将为民服务、为党造福挑担上肩,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对工作高度负责,对事业不懈追求,为广大基层党员树立一面“向我看齐”的大旗。
要学忠于职守之心,做组织战线的“护旗手”。31年的工作经验,本可摆老资格,吃老本,凭借经验轻松糊弄,但杜红英却没有那样做,她时时认真,处处细作,始终将档案管理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一直没让自己管理的档案丢一页纸,错一个字,用一辈子的严谨诠释了什么叫对职位的忠诚。改革发展进程中充满着各种诱惑,组工干部因岗位的特殊性,往往被人“高看一等,厚爱一层”,这就需要组工干部时刻以杜红英为榜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地位观,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把人格看得高于一切,把清白看得重于一切,在思想上乐守清贫,甘于寂寞,顶住诱惑,在廉洁自律上创先争优作表率。公务员之家:http://www.
要学创新实践之志,做组织战线的“开拓者”。31年来,杜洪英天天想着怎样更科学、更方便地管理和查阅档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研究出“姓氏笔划编目法”、“单位分类法”、“四角号码编目法”等方法,使普通档案员不用看检索目录,也能在一分钟内找出指定档案,并在全国推广运用。这种创新追求的劲头,对那些浮躁应付的干部可谓是一针清醒剂。对那些怨天尤人不工作只想升迁的干部更是一本教课书。虽然组织工作千头万绪,标准高、任务多、要求严,但任何一名组工干部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不被严格的要求吓倒,不对难题产生畏难情绪,主动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努力成为熟悉党务的“政策通”,熟悉人头的“活字典”,精通业务的“多面手”,练就一身过硬的“内功”。要勤于思考、勤于总结,养成多思善思的好习惯,善于把工作中的好做法、经验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为实现优质高效组工不断拓展创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