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经营怎样赚大钱 余胜海/文 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手上缺少资金,创业只能从小本生意着手。但只要把握好时机,选准项目,懂得经营策略,小买卖一样会成就大老板,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1、搞好调研。有人以为小笔投资没有必要搞可行性研究,这是一个十分错和幼稚的想法。许多朋友手头有了一笔钱,就雄心勃勃想干一番自己的事业,这自然是好事。但缺乏投资缺乏信息指导,不做市场调查,也舍不得花点小钱去咨询有关专家或机构,往往是亲朋好友凑在一块儿,举举酒杯,拍拍脑袋就决定上一个项目。这样弄得不会鸡飞蛋打的。 2、把准时机。家电专卖店老板陈某谈了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他说:“不久前出差到一城市,正赶上发行福利彩票,几十万人流向发行点,此时就是绝好的时机。那么多人需要喝水、吃饭,若每个人平均消费3元,就有近百万元的生意可做。事实上,不少下岗职工在那儿摆摊、卖盒饭、卖饮料。当时因下雨,地上泥泞难步,有心人灵机一动,批来大量塑料脚套,结果供不求,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3、从小做起。经商并不是一种简单劳动,同样一种物品,同样经营,有的能卖出去有的却积压,为什么呢?这里有学问。事实上,经商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比如进货,地点不同价一样,而且有真有假,质量有高有低;在销售时向顾客推销的方法,如何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对于创业者而言,这些都是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然而,这些知识的书本上很难找到,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去体味,这就需要时间。因此,初涉商海者应该先从小本生意做起,因为小本生意有失误也影响不大,通过做小本生意的磨练,有了一定的经验再去做大生意。 4、不赶热门。生意砸锅的投资者,一个通病就是赶“热门”,看到别人做什么赚钱也跟着去赶热门,但是成功的投资者,决不去赶“热门”,却是留心钻“冷门”,做那些有市场需要或有某种潜在需要,却又没有做的事情。要研究人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不便,能不能通过某种服务或产品解决人们生活的不便,这就是“难点即市场”的道理。 5、依托一个成熟的行业。因为行业大,做细分市场才能够有钱可赚;因为行业成熟度高,利用现成消费群,才可以省去开拓新市场的费用和唤醒消费者的麻烦。 第二,专注支流业务,不做主流业务。所谓锦上添花,指的就是满足消费者在主流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的衍生需求。比如手机,消费者购买手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讯,为了随时随地方便地与他人沟通。所以,强大的通讯功能和畅通的通讯服务是消费者在消费手机这项产品和服务时的首要和主要诉求。手机好不好看,只是消费者的衍生需求,根本不影响手机的性能,通讯是否畅通,也不是由手机好不好看决定的。这两项是手机产业的主流业务,要满足消费者的这两项需求,做好这两项业务,需要巨大的投入,中小投资者根本无力承担。所以,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选择在细分市场做支流业务,专注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才是明智之举。 6、仅仅满足一部分人,而不是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拿手机来说,目前国内的手机消费者已达3.5亿,想要满足所有3.5亿消费者的愿望是愚蠢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只能满足他们中间一部分人,经常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人的需求。但是因为市场规模够大,即使只是满足他们中间一小部分人的需求,也足够中小投资者吃饱。 7、服务要到位。衍生需求,换句话说,就是可有可无的需求。有则更好,没有,对消费者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因为如此,此类需求大多数时候是属于精神层面的需求,对从业者提供的服务往往有着超高的要求。这是需要投资者格外注意的。李俊峰和黎小兰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几经曲折,饱受消费者的“挑剔”,最后才涉险过关。 这一类的行业目前还有很多,比如互联网热潮兴起后的周边衍生业务、教育热潮兴起后的周边衍生业务、汽车热兴起后的周边衍生业务。目前正在兴起的是数码浪潮,包括数码相机的快速普及。拿数码相机来说,在主流业务数码相机的生产和销售、数码相片冲印外,还有很多细分市场业务需要有人去做,如数码相片的加工和修改,利用数码相片制作个人电子纪念簿、幻灯片等等。 又比如彩屏手机兴起后,随即衍生出一个彩铃的“小”业务。北京一位名叫肖乐青年创业者就是靠自己的专业彩铃制作公司——乐乐声工厂,在一年多时间内就赚了500多万元。如果你能将此类衍生业务与其他行业的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赚的钱会更多。此类衍生业务需要的投入往往很少,操作简便,市场成熟,市场规模颇为可观,应该成为中小投资者和创业者的项目首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