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陌上桑》教我们怎样欣赏美女

 云中公子 2010-08-09

《陌上桑》教我们怎样欣赏美女

 

 

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1978年版),这样概括《陌上桑》的主要内容:“这诗叙述一个太守侮弄一个采桑女子遭到抗拒的故事。诗中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面目,同时刻画了一个坚贞美丽的女性形象。”这个概括明显带有那个时代的色彩,一切问题都从阶级斗争、阶级压迫入手进行分析。其实,从整首诗歌看,与其说是太守侮弄采桑女,倒不如说是采桑女嘲弄太守。采桑女是光彩夺目的正面人物,而太守则是阴暗猥琐的反派角色。诗中,太守只不过是“因色起意”,托属下替自己说合,并没有动用任何公器或私权。但是,他除了受到一通嘲笑、奚落之外,丝毫便宜都没有占到。有学者说,这首诗可能是汉朝时在富贵人家堂会上演唱用的。为了收到尽可能好的戏剧效果,嘲笑、奚落使用了虚构、夸张等艺术手法,不惜将太守变成小丑人物。也就是说,它不是在群众大会上批斗地主恶霸时演唱的革命歌曲。

一首诗,尤其是古代的诗,有多种读法,不足为奇。上述一番议论,不是为了有所褒贬,而是为了引出话题,相当于古代说书人的“入话”、“闲话”。闲话说过,言归正传。今天的正传其实也不是什么高论,不过是:《陌上桑》,也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欣赏美女。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太多的人不懂得如何正确、健康地欣赏美女。公交车上、地铁车厢,猥琐男、龌龊男使用不文明语言、咸猪手乃至更下流行为的视频,在网络上一搜一大把。今年入夏以来,我所居住的小区附近一条小街上,一家正在拆迁的超市门前,日夜都有三五个本地口音的男子,无一例外地光着上身,或肥到赘肉滚滚,或瘦至肋骨根根,在破椅、残席上,或坐或躺。样子本已缺乏美感,行为更是令人不齿:每当有漂亮女子路过,其中一两人常会喊两句下流话,据说还有骑上自行车故意蹭她们一下的。小街虽小,却是许多外国留学生的必经之路,国际影响很坏——令人奇怪的是,一直不见有城管或公安去管一下。

此情此景,认真读一遍《陌上桑》,很容易让人产生今不如昔的感慨。除了太守之外,其他各色人等是这样欣赏美丽女子的:“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挑担的行人、游逛的少年、耕锄的农夫,看见美丽的采桑女子罗敷,停下各自的劳作,静静地观赏,没有任何多余、不当的言语和行为。可见想象,他们的表情是欣赏的,是羡慕的,是友善的。显然,那是一幅众人情不自禁向美丽女子行注目礼的画面。

诗中太守的见色起意情节,是一个反面教材,它告诉人们:见到美女,不能像太守那样动辄产生据为己有的想法。

《陌上桑》故事来源有这样两个说法:一个是《乐府诗集》引崔豹《古今注》,说罗敷是邯郸人,丈夫叫王仁,曾经拒绝赵王的引诱;另一个是朱熹提出来的,太守可能就是罗敷多年未见的丈夫秋胡——秋胡戏妻的故事,从西汉刘向《列女传》开始,东汉傅玄有《秋胡行》诗二首,署晋葛洪撰《西京杂记》有《驰象论秋胡》,唐代有高适的《秋胡行》诗一首,有民间创作的《秋胡变文》,元代有石君宝的杂剧《鲁大夫秋胡戏妻》,民国以后有戏剧《桑园会》,等等,两千多年里,一直传诵不辍——根据宋代学者郑樵的考证(见《通志》),《陌上桑》原来有两首,一首又名《秋胡行》,歌咏秋胡故事;另一首又名《艳歌罗敷行》,即《陌上桑》,歌咏罗敷故事。古人有用同样题目的数首诗歌讲述同一个故事的传统,据此,《陌上桑》中“使君”即罗敷的丈夫秋胡,是完全可能的。

一般读者,在阅读《陌上桑》一诗时,可以不管上述考证;但这个考证有利于我在这里下一个论断:见到美女,就起贼心,起贪念,想要调戏,想要据为己有,即使贵为太守,即使是女子多年未见的丈夫,也是不行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