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威供销社成为服务三农“网络”高手

 风水清扬 2010-08-11

宣威供销社成为服务三农“网络”高手

http://www.   2010-08-09 08:55   

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宣威供销社成为服务三农“网络”高手

 

本报讯 近年来,宣威市供销社按照“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商贸、服务大农业”的总体要求,以发展“两社一会”为切入点,点面结合、市乡村三级联动,全面推进构筑现代流通六大网络,实现工、农产品双向流动,提升供销社实力和为农服务水平,成为助农增收排头兵,得到了全国供销总社的充分肯定。
新型农资配送中心,构筑农资流通网络。该市供销社直属企业宣威市农资公司通过品牌经营、网络经营和承诺经营三件“法宝”,在服务“三农”中五年实现销售收入由1500万元到1.2亿元的跨越式发展。
投资3137.44万元建设了占地106亩、年存储化肥25万吨、年交易额6亿元的宣威市农资配送中心。中心作为滇东北、黔西南地区最大的农资集散市场,走“市农资配送中心—乡镇农资配送站—村级农资农家店(综合服务社)”的连锁配送经营模式,服务覆盖宣威、会泽和贵州水城、赫章、威宁、毕节等地区近500万农民,发展成具有统一采购、跨区域连锁配送服务功能的农资连锁配送网络。
专业合作社和服务社,构筑农产品流通网络。一是利用资源和职能优势,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基层供销社领办、龙头企业创办、基层组织发动、产业拉动、能人带动等方式,创办专业合作社186个,专业协会70个,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通过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将一家一户生产的农产品集中起来,交到农产品配送中心进行深加工、包装提质销售。形成以农产品配送中心为龙头,农产品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上连市场、下连农户的农产品经营网络,帮助农民解决“种什么、种多少、怎么卖”的难题,为农增收提供有效途径。二是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统一建盖图纸、统一标识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服务规范,采取基层供销社筹资自建、村(居)委会投资兴建、农民自筹资金建设三种类型,在全市356个村(居)委会建设村级标准综合服务社276个。2010年内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有一个综合服务社。


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构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近年来,供销社充分整合闲置资产,构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投资2500万元建设占地3000m2,年交易额1亿元的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在各乡(镇、街道)兴建日用消费品超市40个。形成以市级配送中心为依托,中心乡级日用消费品超市、村级综合服务社为载体的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解决农民消费不方便、不实惠、不安全问题。
烟花爆竹配送中心,构筑烟花爆竹流通网络。一直以来,烟花爆竹经营是供销社的一项主营业务。为进一步满足和净化烟花爆竹市,投资2500万元,将土产公司老仓库拆旧建新,建设占地13.8亩,建设面积5000 m2的烟花爆竹配送中心,按照统一进货、统一标识、统一配送、保障安全、方便消费的原则,开展市乡村三级连锁配送,配送率达85%,年销售2000万元,有效地提升了宣威烟花爆竹市场的安全经营管理质量。
废旧物资交易市场,构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宣威市供销社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以整合现有回收网络为基础,以供销社乡、村回收网点为支撑,把废旧市场交易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挖掘,打造再生资源交易网络。投入1400万元建成占地50余亩、经营面积18000 m2,集废旧金属、二手设备、塑料、废纸、玻璃等回收、加工、综合利用为一体,年回收处理废旧物资4万吨的废旧物资综合交易市场。市场的建立方便规范交易和集中处理,使再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净化美化了城市,促进了宣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宣威供销信息网,构筑农村现代信息服务网络。成立专职的市场信息科,建立规范的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发布和咨询服务制度。定期印发《供销简报》和《供销合作信息》。投资30万元添置电脑设备,架设光纤,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高效快捷电子政务。新建宣威供销信息网,实现供销社行业动态与政府信息平台的有效对接,扩大辐射面,定期为农民发布农产品供求、政策等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