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ISA科学试题选

 华瑞万张 2010-08-12

PISA科学试题 “酸雨”

题干:以下是超过2500年前建造于雅典卫城名为女像柱的雕像照片。这些雕像是用一种名为大理石的岩石制造。大理石由碳酸钙组成。1980年,原始的雕像被迁移到卫城博物馆内,并由复制品取代。因为原始的雕像受到了酸雨的侵蚀。

问题1:正常的雨水略带酸性,因为它从空气中吸收了一些二氧化碳。酸雨比正常的雨水更酸,因为它还同时吸收了如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之类的气体。空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从哪里来的?

问题2:一片大理石薄片在被浸泡在醋里一整夜之前的质量是2.0克。隔天大理石薄片被取出并且干燥,干燥后大理石薄片的质量将会是多少?

A.少于2.0    B.精确的2.0    C.2.02.4之间     D.多于2.4

问题3:进行这项实验的学生也将一些大理石薄片在纯净(蒸馏)水中放置了一整夜。请解释学生为什么要在他们的实验中设计这个步骤。

问题4:对于下列问题,你感兴趣的程度有多少?请在每一行内只勾选一个方格。

 

高度兴趣

中等兴趣

少量兴趣

没有兴趣

a)知道哪些人类活动造成的酸雨最多

1

2

3

4

b)得知减少导致酸雨的气体排放的科技

1

2

3

4

c)了解修复遭酸雨破坏的建筑物的方法

1

2

3

4

 

 

问题5:对于下列陈述,你同意的程度有多少?请在每一行内只勾选一个方格。

 

非常同意

同意

反对

非常反对

a)古老遗迹的保存应该建立在与破坏原因相关的科学证据的基础上

1

2

3

4

b)关于酸雨原因的陈述应该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1

2

3

4

酸雨单元题以自然界中大气污染现象为切入点,通过介绍酸雨的成因,考查学生对于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的了解,进而通过创设情景,模拟自然现象,在实验室中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研究和学习减少酸雨方法的求知欲。其命题立意及其建构图见表2

2酸雨命题立意与建构图的对应

题目

题目形式

能力及其层次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问题5

开放式回答

单项选择题

开放式回答

等级评定

等级评定

科学地解释现象(水平3

使用科学证据(水平2

识别科学问题(满分水平6,部分得分水平3

科学兴趣

支持科学探究

PISA对于科学素养的测评,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对科学教育的理解,体现了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PISA注重测试学生未来发展的潜能,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运用知识的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而不仅仅局限在鉴别学生当前掌握知识的状况,这对于解决我国教育评价改革中的难题具有借鉴意义。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倡导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养。PISA测试对于我们研究如何改进我国中考、高考等各类教育考试,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改进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PISA科学试题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温室效应:事实还是幻想?

生物需要能量才能生存,而维持地球生命的能量来自太阳。太阳非常炽热,将能量辐射到太空中,但只有一小部分的能量会到达地球。

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就像包裹着我们的星球表面的毯子一样,保护着地球,使它不会像真空的世界那样,有极端的温差变化。

大部分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会穿过大气层进人地球。地球吸收了部分能量,其他则由地球表面反射回去。部分反射回去的能量,会被大气层吸收。

由于这个效应,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比没有大气层吸收能量时的温度高。大气层的作用就像温室一样,因此有了温室效应一词。

温室效应在20世纪越来越显著。

事实表明,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不断上升。报刊杂志上常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20世纪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

小德有兴趣研究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和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他在图书馆找到下面两幅曲线图。

 

 

 

 

 


小德从曲线图中得出结论,认为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的上升,显然是由二氧化碳排放增加而引起的。

问题1:温室效应

曲线图中有什么数据支持小德的结论?

评分标准

满分

编码为11:指出(平均)温度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上升。

编码为12:指出一般而言,气温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正相关。

零分

编码为01:指出(平均)温度或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一项有上升。

编码为02:指出气温与二氧化碳之间有关系,但没有清楚表明两者有什么关系。

编码为99:没有作答。

问题2:温室效应

小德的同学小妮却不同意他的结论。她比较两幅曲线图,指出其中有些资料并不符合小德的结论。

请从曲线图中举出一项不符合小德结论之处,并说明理由。

评分标准

满分

编码为2:能够指出两幅图中,有哪一部分的曲线不是同时上升或下降,并作解释。

部分得分

编码为1:指出了正确的时期,但没有给予解释。

举出了证据,证明小德的结论不是正确的,但却写错了时期。

零分

编码为0:仅仅就其中一条曲线的改变趋势作出描述,而没有把改变与两幅图联系在一起。

编码为9:没有作答。

问题3:温室效应

小德坚持自己的结论,即地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而引起的,但小妮则认为他的结论太草率。她说:在接受这个结论之前,你必须确定在大气层内其他会影响温室效应的因素维持不变。

请写出小妮所指的其中一个因素。

评分标准

满分

编码为11:能够写出一个因素,该因素与太阳发出的能量或辐射有关。

编码为12:写出一个自然成分,或污染物。

零分

编码为01:写出影响二氧化碳浓度的因素。

编码为02:不够明确或不够具体的因素。

编码为03:其他错误因素或其他答案。

编码为99:没有作答。

命题立意

本题以当前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为入手点,考查了观察图像并从图中获取信息,以及对图形、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关结论的能力。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题目

题目形式

能力及其层次

科学知识

关于科学的知识

问题l

问题2

问题3

开放性回答

开放性回答

开放性回答

使用科学证据(水平3

使用科学证据(水平5

科学解释现象(水平6

 

 

地球和空间系统

科学解释

科学解释

试题特点

l)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自学能力。

题中所有的证据都是以图像的形式给出的,学生需要在读懂图像的基础上,发挥自己进行比较、归纳,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因此本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试题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PISA2006科学题目:白昼

 

 

S129: 白昼

阅读以下信息并回答其后的问题。

 

2002622的白昼

今天,当北半球的白天最长时,奥大利亚人将经历他们最短的白天。

在奥大利亚的墨尔本,太阳将于上午7:36升起下午5:08落下,一天有9小时32分钟的白昼。

和今天相比较,在南半球这一年最长的白昼期于1222日出现,那时太阳将于上午5:55 升起下午8:42落下,一天有14小时47分钟的白昼。

天文学协会的Perry  Vlahos先生说北半球和南半球季节的变化与地球23度倾斜有关。

墨尔本是奥大利亚南纬约38度的一座城市。

 问题1                        

下面哪一个论述能解释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白昼和黑夜?

A、地球围绕其轴自转。

B、太阳围绕其轴自转。

C、地球的自转轴是倾斜的。

D、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问题1

情景:全球的

能力:科学解释现象

知识:地球空间领域

白昼评分标准1

正确回答

代码1A、地球围绕其轴自转。

错误回答

代码0:其它回答

代码9:不回答

 

问题2

如插图所示,太阳光照耀地球。




 

 

插图:太阳光

假设这是墨尔本最短的一天。

在插图中指出地球的自转轴、北半球、南半球和赤道。标注出你回答的每一部分。

 

 问题2

情景:个人的

能力:科学解释现象

知识:地球空间领域

 

 

白昼评分标准2

注意:评分时请根据以下几个要点。

1、地球的自转轴要与竖直线成10°~45°角范围且朝向太阳方向倾斜方能得分:参照下图:


 

 

 

 

在与竖直线成10°~45°角范围之外:不得分。

2、只清晰地标注出一个半球和清晰地标注出两个半球视为相同回答。

3、赤道要与水平方向成10°~45°角范围之内且朝向太阳方向倾斜方能得分:参照下图:

既可用虚线也可用实线画赤道。




在与水平方向成10°~45°角范围之外:不得分。

 

正确回答

代码21:所画的赤道要朝着太阳倾斜并与水平方向成10°~45°角范围之内,并且地轴要朝着太阳倾斜并与竖直线成10°~45°角范围,并且北半球和南半球都能正确标注出(或只正确地标注出一个半球,另一个就不言而喻了)

 


 

 

部分正确回答

代码11:地轴的倾斜角度在10°~45°角范围内,能正确地标注出北半球和南半球(或只正确地标注出一个半球),但赤道的倾斜角度不在10°~45°角范围内或没有标注出赤道。

 


 

 

代码12:赤道的倾斜角度在10°~45°角范围内,能正确地标注出北半球和南半球(或只正确地标注出一个半球),但地轴的倾斜角度不在10°~45°角范围内,或没有标注出地轴。



 

 

 

代码13:赤道的倾斜角度在10°~45°角范围内,地轴的倾斜角度在10°~45°角范围内,但北半球和南半球没有正确地标注出(没有标注出其中之一,或两个都没有标注出)。

 


 

 

错误回答

代码01:只正确地标注出了北半球和南半球(或只标注出其中之一)。



 

 

 

代码02:只正确地标注出了赤道的倾斜角度在10°~45°角范围内。



 

 

代码03:只正确地标注出了地轴的倾斜角度在10°~45°角范围内。



 

 

代码04:没有正确的回答或其它回答。



 

 

代码99:未作答

 

PISA2006样题:适合饮用的水(一)

作者:见正文    文章来源:本站编译    点击数: 667    更新时间:2008-2-9

 

 

 

 

 

 

 


 PISA2006样题:适合饮用的水(二)

作者:见正文    文章来源:本站编译    点击数: 846    更新时间:2008-7-25

 

上图表示城市住宅饮用水的处理过程。

问题 1.1

有一个良好的饮用水源很重要。在地底下发现的水被称为地下水。

为什么地下水比湖水和河水等地表水有更少的细菌和颗粒污染,请给出一个原因。

问题1.1评分及注解

满分

编号11:回答提到地下水渗透地面从而被过滤

?当水通过沙子和小颗粒时就干净了。

?它能被自然地过滤。

?因为水透过地面时会被岩石和沙子过滤。

编号12:回答提到地下水被封闭于地下因此防止了可能的污染;或地表水更容易受污染

?地下水在地球内部,因此空气污染不可能将水弄脏。

?因为地下水是不开放的,它在某些东西的下面。

?湖水和河水会被空气污染,而且你可能在里面游泳等等,所以水不干净。

?因为湖水和河水被人和动物污染。

编号13:其它正确回答

?地下水中没有细菌的食物,所以细菌无法生存。

?地下水不在太阳底下,有蓝绿色藻类。

不得分

编号01:回答提到地下水非常干净(已知信息)

?因为它已经很干净。

?因为湖水和河水里面有垃圾。[没有解释为什么]

?因为那里细菌比较少。

编号02:回答明显提到图中提供的清洁过程

?因为地下水经过过滤器并加入氯。

?地下水经过过滤器,使之彻底清洁。

编号03:其它回答

?因为它总是运动着。

?因为它没有被搅动,因此不会带起底下的淤泥。

编号99:空缺

题目类型:开放性回答

能力:科学地解释现象

知识类别:地球与空间系统(科学知识)

应用领域:自然资源

背景:全球

该题聚焦于水质量的两个方面——颗粒和细菌污染物。回答该问题要求应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为什么未经处理的地下水比未经处理的地表水有更少污染物。

清洁饮用水的应用对各地人们的每一天都很重要,虽然作为一个问题它的重点会随着具体情况而不同。题目的类别和在现象解释中抽取科学知识的必要性一致。

该题在考查中具有很好的区分度,难度中等,约2/3的学生能作出正确回答。

 

问题 1.2

水的清洁处理通常有包括不同技术的几个步骤。清洁过程如图中的4个步骤(数字14)。在第二个步骤,水收集在沉积池中。

该步骤通过什么方式让水更干净?

A.水中细菌死亡

B.水中加入氧

C.砾石和沙子沉入底部

D.有毒物质被分解

 

问题1.2评分及注解

满分

编号1C.砾石和沙子沉入底部

不得分

编号0:其它回答

编号9:空缺

题目类型:选择题

能力:科学地解释现象

知识类别:物质系统(科学知识)

应用领域:健康

背景:社会

该单元背景明确了水分配给各家各户前收集在水库和湖中的清洁方式。该题涉及认知或推论沉积池的用途。因此它评价学生关于水中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沉淀的知识。

本领域的考查显示该题具有一般难度和良好的区分度,尽管第二个选项(B)是个比较弱的错误选项。

 

 

问题 1.3

在清洁过程的第四步要把氯气加入水中,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问题1.3 评分及注解

满分

编号1

回答提到除掉、杀死或分解细菌(或微生物或病毒或病菌)

?使其免受细菌影响。

?氯气杀死细菌。

?杀死所有的藻类。

不得分

编号0:其它回答

?水获得少量的酸将不会有藻类。

?就像氟化物一样。

?清理更多一些的水并杀死遗留下来的东西。[“东西”这个词不够具体。]

?为了保持清洁和可饮用性。

编号9:空缺

题目类型:开放性回答

能力:科学地解释现象

知识类别:生命系统(科学知识)

应用领域:健康

背景:社会

和前面的题目一样,该题背景与市民日常生活相关,他们应该知道一些关于饮用水处理的事情。

在解释为什么在水中加入氯气时,要应用氯气对生物的影响的知识。因此知识类别是“生命系统”。

在本领域的考查中,该题相当好地呈现出适当的区分度。整体上它是一个具有中低难度的题目,但在少数一些国家显得比较难。

 

问题 1.4

假设科学家们在检测自来水厂的水时发现,清洁处理过程完成后的水中有一些危险的细菌。

人们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应该作什么处理?

问题1.4 评分及注解

满分

编号11:回答提到将水煮沸

? 煮沸它。

编号12:回答提到能在家中安全操作的其它可能的清洁方式

? 用氯化净水药片处理水。

? 使用微孔过滤器。

不得分

编号01:回答提到不可能在家中安全进行或在家中实施不切实际的专业净水方法

? 在桶里将水和氯化物混合然后再喝。

? 更多氯化物、化学和生物设备。

? 提炼水。

编号02:其它回答

? 再净化一次。

? 使用咖啡过滤器。

? 买瓶装水直到清洁过程合格。[回避提出的问题]

编号99:空缺

题目类型:开放性回答

能力:科学地解释现象

知识类别:生命系统(科学知识)

应用领域:健康

背景:社会

该题要求学生知道能在家里进行的杀死细菌或从水中去除细菌的实用方法。因此知识类别是生命系统

该题在本领域测试中表现出适当的区分度,在各国平均水平上是中低难度。但是在不同国家分组中难度呈现很大的变化,因此认为该题并不包含在主要的学习内容中。

 

问题1.5

饮用受污染的水会引起下面的健康问题吗?

在每个例子中圈上

 

饮用受污染的水会引起这种健康问题吗?

是或否?

糖尿病

/

腹泻

/

人体免疫缺损病毒/艾滋病

/

 

问题1.5评分及注解

满分

编号13个回答都正确:否、是、否,按此顺序

不得分

编号0:其它回答

编号9:空缺

题目类型:复杂选择题

能力:科学地解释现象

知识类别:生命系统(科学知识)

应用领域:健康

背景:个人

该题评价关于一些常见病(遗传的、细菌的、病毒的)能否在水中传播的知识。

归类为科学地解释现象,但属于该能力的一种低水平形式,因为该题能通过知识的简单回忆来作答。知识类别明显涉及生命系统

该题难度低,区分度适当。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作出正确回答。

 

问题1.6

你对下面信息感兴趣的程度如何?

每行只勾选一个空。

 

 

高兴趣

中等兴趣

低兴趣

没有兴趣

a)了解如何测试水中的细菌污染

1

2

3

4

b)学习更多关于水供给的化学处理过程

1

2

3

4

c)学习哪些疾病在饮用水中传播

1

2

3

4

题目类型:态度

态度:关于科学学习的兴趣

设计该题是为了评估学生对学习更多与饮用水相关的科学问题的兴趣。它出现在本单元的最后,这样学生在被询问意见前对背景有所熟悉。

兴趣通过学生提供的指标显现出来,即他们想获知关于水污染3个不同方面和饮用水处理的信息的程度。

本领域测试结果的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所有这3个陈述明显定位在一个兴趣维度。学生对学习哪些疾病在饮用水中传播(陈述c)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兴趣,因为这里面与个人健康和安全相关的内容最多。

 

 

PISA(2000/2003)科学试题 巧克力

[ 作者:佚名    点击数:414    更新时间:2007-8-31

 

巧克力

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篇报道中讲述了一个22岁的学生的经历,她名叫Jessica,以“巧克力为饮食”。她声称除了每隔5天的一顿“适当的进餐”之外,每周吃90条巧克力,不再吃其它食物,仍然身体健康,并保持着50公斤的体重。一名营养学家评论:“我对有人能够依靠这样的饮食活着感到惊讶。脂肪供给身体能量,但是她没有得到均衡的饮食。在巧克力中有一些矿物质和营养成分,却没有足够的维生素,她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严重的健康问题。”

问题1:(问答题,12分)

一本关于营养的书中给出巧克力中的营养成分数据,如表1所示。假设所有数据适合于Jessica吃的巧克力,也假设她吃的每条巧克力质量是100克。

1100克巧克力的营养成分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

维生素

总能量

5

32

51

A

B

C

2142千焦

50毫克

4毫克

-

0.2毫克

-

从表中得知,100克巧克力中含有32克脂肪,能提供2142千焦的能量。营养学家指出:“脂肪供给身体能量……”。

如果某人吃了100克巧克力,那么所有能量(2142千焦)都来自于32克脂肪吗?利用表格中的数据解释你的答案。

问题2 :(选择题,5分)

营养学家说Jessica“几乎没有足够的维生素”,巧克力中缺乏维生素C,也许她通过“每隔5天一顿的适当进餐”来补充维生素C

下面列有一食谱:

1.鱼

2.水果

3.大米

4.蔬菜

为了帮助Jessica补充她所缺乏的维生素C,你推荐食谱中的哪两种食物?

A12

B13

C14

D23

E24

F34

 

 

PISA2006科学题目:棘鱼的习性

作者:见正文    文章来源:本站编译    点击数: 875    更新时间:2008-5-11

 S433:棘鱼的习性

棘鱼是一种容易在玻璃缸中饲养的鱼类。

 

 

 

 

? 在繁殖期,雄棘鱼的腹部将由银色变为红色。

? 雄棘鱼会袭击并赶走任何到他领域寻衅的雄棘鱼。

? 如果银白色的雌棘鱼靠近,他会带她进入自己的巢穴,便于雌鱼产卵。

? 在实验中,学生想调查什么因素会使雄棘鱼表现出好斗的习性。

学生的玻璃缸里仅有一条雄棘鱼。该学生将3种不同颜色蜡制模型绕上金属线,将模型以相同时间分别吊进玻璃缸中。然后学生记下雄棘鱼对3种蜡制模型的攻击次数。

实验结果如下:

 

 

 

 

 

 

问题 1

该实验试图回答的是什么问题?

...................................................................................................................................

 

...................................................................................................................................

  

棘鱼的习性评分标准 1

正确回答

代码1:什么颜色会引起雄棘鱼的强烈攻击?

? 雄棘鱼对红色模型的攻击性大于对银色的模型吗?

? 颜色和攻击性有联系吗?

? 是鱼的颜色引起雄棘鱼的攻击吗?

? 雄棘鱼认为对他威胁最大的是什么颜色的鱼?

错误回答

代码0:其他没有涉及刺激物、模型、鱼的颜色的答案。

? 什么颜色导致了雄棘鱼的攻击行为。[注:没有比较的意思]

? 雄棘鱼的攻击是由雌棘鱼的颜色决定的吗?[注:第一个实验没有提到鱼的性别]

? 雄棘鱼对哪个模型反应最强烈?[注:要特别提出模型、鱼的颜色]

代码9:空白

 

 

问题2

在繁殖期,如果雄棘鱼看到异性会向对方求爱,这个过程类似于跳舞。在第二个实验中,以求爱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然后,3种蜡制模型被穿在一根金属线上。一只是红色,另外两只都是银色。一只肚子平平的,另一只肚子圆圆的。学生记下雄棘鱼对模型的求爱次数(给定时间内)。

实验结果如下:

 

 

 

 




三个学生对第二次的实验结果得出了结论:

从图片给出的信息中能够这些结论吗

是或否

红色引起求爱行为

/

平腹(肚子平平的)雌鱼更能激起异性求爱行动

/

棘鱼对圆腹(肚子圆圆的)雌鱼的求爱兴趣大于对平腹雌鱼的

/

  

棘鱼的习性评分标准 2

正确回答

代码1:以下顺序全对:否、否、是

错误回答

代码0:其他答案

代码9:空白

问题3

实验显示雄棘鱼对红腹的展开攻击,对银色腹部的异性求爱。

在第三个实验中,以下四种模型被依次用到:

 

 




下图三个图表显示的是雄棘鱼可能对上述模型作出的反应:



 

 

 

 

你可以分别对四种模型会发生哪一种反应的预测吗?

将会有哪些反应,选择ABC完成下表:

 

反应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

 

 

 

棘鱼的习性评分标准 3

正确回答

代码2CACB

部分正确回答

代码1:有3个正确答案

错误回答

代码0:其他答案

代码9:空白

 

 

 

 

 

 

 

 

 

PISA2006科学题目:外科手术

作者:见正文    文章来源:本站编译    点击数: 1076    更新时间:2008-5-4

 

S526: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必须依赖一些专门的手术室设备,它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是很有用的。

 

 

 

 

 

 

 

 

 

 

 

 

 

 

 

 

 

 

 

 

 

 

 

问题1

在进行手术的时候,病人通常要通过打麻醉剂来使他们感觉不到痛。麻醉剂通常是以气体的形式通过盖着鼻子和嘴巴的面罩来传输给病人。

     下面的几个人体系统,哪些参与了麻醉剂气体的传输?请在每个系统的“是”或者“否”上打圆圈。

该系统是否参与了麻醉剂气体的传输?

是或者否?

消化系统

/

神经系统

/

呼吸系统

/

 

 

外科手术评分标准1

正确回答:

代码1:全部正确,答案依次是:否,是,是。

错误回答:

代码0:其它回答。

代码9:没有作答。

 

问题2

手术所用到的外科手术器材为什么都必须经过杀菌处理?

................................................................................................................................... ...........

................................................................................................................................... ...........

 

 

外科手术评分标准2

正确回答:

代码21:学生要提到两个方面:为了保证医疗器材没有细菌和这是为了阻止疾病的传播。

·为了阻止细菌进入病人的身体和传染给病人。

·为了防止细菌进入另一个要动手术的人的身体。

部分正确:

代码12:学生提到是为了保证医疗器材没有细菌,但没有提到是为了阻止疾病的传播。

·为了杀死医疗器材上的细菌。

代码11:学生提到是为了阻止疾病的传播,但没有提到是为了杀死医疗器材上的细菌。

·这样病人就不会被感染。

·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

错误回答:

代码01:其它回答。

·为了保持它们的干净。

·因为病人在动手术的时候容易被攻击。

代码99:没有作答。

问题3

病人动完手术后还不能吃喝,所以他们必须依靠包含水分、糖分和盐的点滴来维持生命。有时候点滴内也会加入抗生素和镇定剂。

为什么点滴中的糖分对于手术后的病人很重要?

A 为了防止脱水。

B 为了减轻手术后的痛苦。

C 为了治疗手术后的感染。

D 为了补充必须的营养。

 

 

外科手术评分标准3

正确回答

代码1D 为了补充必须的营养。

错误回答:

代码0:其它回答。

代码9:没有作答。

问题4

器官移植手术正变得越来越平常。下面的图表,是由一家医院提供的,2003年该医院所移植的器官和数量。



 

 

 

 

 

 

下面的结论是否可以从上面的图表中得出?请在每个结论的“是”或者“否”上打圆圈。

这个结论是否可以从上面的图表中得出?

是或者否?

如果肺被移植了,那么心脏也要跟着被移植。

/

肾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

/

大部分被移植器官的病人都患有肾病。

/

 

 

外科手术评分标准4

正确回答:

代码1:三个都回答正确:否、否、是。

错误回答:

代码0:其它回答。

代码9:没有作答。

 

问题10N

你对下面信息的兴趣如何?

每行只允许选一个。

 

 

兴趣很高

兴趣一般

兴趣很低

没有兴趣

a

了解是怎样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的

1

2

3

4

b

知道经常使用的麻醉剂的品种

1

2

3

4

c

了解病人在手术的过程中还有多少意识

1

2

3

4

 

 

 

 

 

 

PISA2006科学题目:进化

作者:见正文    文章来源:本站编译    点击数: 852    更新时间:2008-4-29

 

S472:进化

 

 

现在的大部分马体形都是流线型的,而且能跑得很快。

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与马相似的动物的骨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动物是现代马的祖先。科学家们同时也已经能够确定化石中的种类生存的时期。

下面的表格中提供了三种化石和现代马的信息。

动物名称

始马

中马

草原古马

真马(现代马)

生存的时期

55005000万年前

39003100万年前

19001100万年前

200万年前到现在

腿的骨骼(相同的比例)

 

 问题1

表格中的什么信息是现代马从其他三种动物演化过来的最强有力的证据?

―――――――――――――――――――――――――――――――――――――

―――――――――――――――――――――――――――――――――――――

 

 

进化评分标准1

正确回答

代码1:回答涉及到长时间中马腿骨骼结构逐渐的变化

? 马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但有慢慢变化。

?5500万年到200万年的时间里,马的足趾融合起来了。

?马足趾的个数减少了。

错误回答

代码0:其他回答

?腿改变了。

?.基因突变导致了这些改变。[注释:这种说法是对的,但是没有回答问题 ]

?腿骨相似[需要提到或暗示逐渐的变化 ]

代码9:空白

问题2

科学家们可以从事哪些进一步的研究去查明马一直以来是如何进化?

请在你的选择后画圈。

这种研究可以帮助查明马在长期内如何进化的吗?

可以/不可以

对比在不同时期生存的马的总数

可以/不可以

寻找属于50004000万年前马的祖先的骨骼

可以/不可以

 

 

 

进化评分标准2

正确回答

代码1:完全正确:依次为不可以、可以

错误回答

代码0:其他回答

代码9:空白

问题3

下面哪一种陈述最好的涉及到进化论的科学理论?

A 人们是不能相信这理论的,因为它不能让我们看到这些种类的改变。

B 这种进化的理论对动物是可能的,但是不能应用于人类。

C 进化论是目前一种建立在广泛的证据上的科学理论。

D 进化论是一种通过科学的实验验证的理论。

 

 

进化评分标准3

正确回答

代码1C进化论是目前一种建立在广泛的证据上的科学理论

错误回答

代码0:其他回答

代码9:空白

 

问题10N

你对下面信息的兴趣如何?

每行只允许选一个。

 

 

兴趣很高

兴趣一般

兴趣很低

没有兴趣

a

想知道如何鉴别化石

1

2

3

4

b

想学习更多有关进化理论的发展的知识

1

2

3

4

c

想更多的了解现代马的进化

1

2

3

4

 

 

 

 

 

 

 

PISA2006科学题目:唇油

作者:见正文    文章来源:本站编译    点击数: 638    更新时间:2008-4-21

 

470:唇油

下面的表格中给出了你可以自己制作的化妆品的两种不同配方。

口红比柔软的、乳状的唇油要硬一些。

 

 

唇油

 

成分

5 蓖麻油

0.2蜂蜡

0.2棕榈蜡

一茶匙有色物质

一滴食物调料

 

操作指南:

把装有油和蜡的容器放在热水里加热,直到它们充分混合。然后加入有色物质和调料,最后把它们混合起来。

 

 

口红

 

成分:

5 蓖麻油

1蜂蜡

1棕榈蜡

一茶匙有色物质

一滴食物调料

 

操作指南:

把装有油和蜡的容器放在热水里加热,直到它们充分混合。然后加入有色物质和调料,最后把它们混合起来。

 

 

 

问题1

在制作唇油和口红时,先把油和蜡混合在一起, 然后再把有色物质和调料加入。

使用这种处方制作的口红是硬的,同时也不好用。为了制造一个软一点的口红,你该如何改变这些成分的比例?

―――――――――――――――――――――――――――――――――――――

―――――――――――――――――――――――――――――――――――――

唇油评分标准1

正确回答

代码1:回答包含应该加入较少的蜡和/或更多的油。

l               你可以使用较少的蜂蜡和棕榈蜡。

l               加入更多的蓖麻油。

l               加入7的油。

错误回答

代码0:其他的回答

l               .加热更长的时间让它们变软。

l               不要太久的加热蜡。[注释:这个问题问得是你怎样改变成分的比例。]

代码9:空白

问题2

油和蜡是可以较好混合在一起的物质。但油不能与水混合,蜡也不能溶于水。

如果很多的水溅入了正在加热的口红混合物中,以下哪一种情况最可能发生?

A 将生产出一种更像乳脂的,更柔软的混合物

B 这个混合物将变得更加坚硬。

C 这混合物一点都没有改变。

D 混合物的脂肪小块浮在水面上。

 唇油评分标准2

正确回答

代码1D 混合物的脂肪小块浮在水面上。

错误回答

代码0:其他回答

代码9:空白

问题3

当一种称为乳化剂的物质加入时,它可以让油和蜡较好的溶于水。

为什么肥皂和水能洗掉口红?

A 水中含有可以使肥皂和口红混合的乳化剂

B 肥皂担任乳化剂的角色让水和口红混合。

C 口红中的乳化剂让肥皂和水混合起来了。

D 肥皂和口红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乳化剂使它们能与水混合。

 

唇油评分标准3

正确回答

代码1B 肥皂是一种乳化剂让水和口红混合。

错误回答

代码0:其他的回答

代码9:空白

PISA2006科学题目:蛀牙

作者:见正文    文章来源:本站编译    点击数: 1562    更新时间:2008-3-26

 (注:只有找到以下几个问题)

S414:蛀牙

我们口腔里的细菌导致龋齿(蛀牙)。18世纪食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得龋齿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个普遍问题。

现在,人们对龋齿比较了解,例如人们知道:

·产生龋齿的细菌以糖为食物。

·这些糖被转化成了酸。

·这些酸会破坏牙齿表面。

·刷牙有助于防止龋齿。

 

 


 问题1

细菌在引起龋齿过程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A 细菌生成釉层

  B 细菌生成糖  

  C 细菌生成矿物质  

  D 细菌生成酸

 

 

蛀牙评分标准1

正确回答

代码1D 细菌生成酸

错误回答

代码0:其他回答

代码9:没有作答

 

问题4

下图展示了不同国家食糖消费量和龋齿数量间的关系,一个圆点代表一个国家。 

 



 

 

 

平均食糖消费(克每人每天)

  以下哪种描述符合上图所给数据?

     A 一些国家的人们比另一些国家的更勤于刷牙。

     B 糖吃得越多,越可能导致龋齿。

     C 近年,在一些国家龋齿患者比例有所上升。

     D 近年,在一些国家食糖消费量有所上升。

 

蛀牙评分标准4

正确回答:

代码1B 糖吃得越多,越可能导致龋齿。

错误回答

代码0:其他回答

代码9:没有作答

问题8:

一个国家的人均患蛀牙数量很高。

可否通过科学实验回答以下关于蛀牙的问题?请圈“是”或“否”来回答。

可否通过科学实验回答以下关于蛀牙的问题?

是或否?

把氟化物放在食用水里对抑制蛀牙有怎样的效果?

/

看一次牙医应收多少钱?

/

 蛀牙评分标准8

正确回答

代码1:答案为是,否 (按题序)

错误回答

代码0:其他回答

代码9:没有作答

问题10N

你对下面信息的兴趣如何?

每行只允许选一个。

 

 

兴趣很高

兴趣一般

兴趣很低

没有兴趣

a

在显微镜下观察蛀牙细菌

1

2

3

4

b

了解防蛀牙的疫苗发展情况

1

2

3

4

c

了解含糖食物如何导致蛀牙

1

2

3

4

 

 

 

 

 

PISA科学测试题1:生物多样性

(张传萍译  叶平校)

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以下问题。

生物多样性是环境保护的关键

保持高度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较多的生物种类),与那些只有较少种类的生态系统相比,更能够适应因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变化。

请分析以下图表中的两个食物链网络,箭头从被吃的食物指向食物的获取者。尽管与真实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络相比,这些图已经被高度地简化,但它仍然阐明了上述两类生态系统之间的关键性差异。

B描述了生物多样性较差时的情景,其获取食物的路径中仅包含着单一的生物;图A描述了具有多种生物的生态系统,因此,其获取食物的路径就具有不同的选择。

一般来讲,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这不仅是因为物种的毁灭代表着伦理和利益方面的重大损失,而且幸存下来的物种更容易受到攻击,不久也将会面临灭绝的命运。

食物链网络A

 

 

 

 

 

 

食物链网络B

 

 

 

 

 

问题1

在上文中提到:“图A描述了具有多种生物的生态系统,其获取食物的路径具有不同的选择。”参看食物链网络A

·袋鼬和寄生蜂
·袋鼬和百劳鸟
·寄生蜂和叶状虫
·袋鼬和蜜雀
·寄生蜂和蜘蛛

问题1评分

问题目标:过程:知识(识记)和理解
主题:生态系统
领域:生命和健康科学
1
分:袋鼬和寄生蜂
0
分:其他答案

问题2

叶状虫在食物链网络AB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假若它同时在这两个位置上消失(死亡),那么对于哪一个食物链网络其后果更严重?

·食物链网络A的后果更严重,因为在A中寄生蜂只有一个食物来源;
·食物链网络A的后果更严重,因为在A中寄生蜂有几个食物来源;
·食物链网络B的后果更严重,因为在B中寄生蜂只有一个食物来源;
·食物链网络B的后果更严重,因为在B中寄生蜂有几个食物来源。

问题2评分

问题目标:过程:理解/评价结论
主题: 生物多样性
领域: 生命和健康科学
1
分: 食物链网络B的后果更严重,因为在B中寄生蜂只有一个食物来源
0
分: 其他答案

 

PISA2006科学题目:玉米

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在全球范围进行的又一项大型学生学习质量比较研究项目。它以卷面方式从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素养等三个方面进行测试,以了解各国初中学生,是否具备了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与选拔性测试不同的是,PISA旨在对某一地区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方式进行质量监控,而并非检测学生个体成绩的好坏,因此,学生无需对测试内容进行相应准备。每份测试题由多项选择与开放式问题组成,可由几名学生完成试卷的不同部分。

  据悉,PISA是一项定期的动态监控方案,每三年开展一次评价。2000年,首次评价在43个国家中展开。目前,已有62个国家签订协议参加2009年的第四次评价。我国大陆地区目前尚未参加这一项目。

PISA2006科学题目:玉米

S307 :玉米

阅读思考以下这一新闻报道。

荷兰人利用玉米作燃料

奥克?菲尔达的炉灶下几个原木燃着微火。从火炉旁边的一个纸袋中,他手抓一把玉米然后和把它撒进火焰中。随即,火苗变得很旺盛。“你看这里”菲尔达说, “火炉的四周保持清洁,火苗旺盛并且玉米能够完全燃烧。”菲尔达说出了一个事实,即玉米可被用来作为燃料,就如同可以做牛的食物一样。据他而言,这是不久后可以实现的。

菲尔达指出,玉米作为牛的食物,实际上是一种燃料。牛吃玉米,利用它以取得能源。但是,菲尔达解释说,出售玉米为燃料而不是做为养牛的食物可能更使农民有利可图。

菲尔达坚信,从长远来看,玉米将被广泛用作燃料。他幻想着,它收获后贮存,烘干和包装,然后装袋出售。

菲尔达目前正在调查是否整个玉米植株都可作为燃料,但这项研究尚未完成。

菲尔达还需要考虑的问题集中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氧化碳被视为是导致温室效应主要的原因之一。增加温室效应使地球的平均气温增加。

在菲尔达看来,二氧化碳是没有错的。相反,他认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成氧气为人类所用。

然而,菲尔达的计划可能会与政府发生冲突,而这实际上是在试图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菲尔达说, “事实上有许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问题2

菲尔达把以玉米作为食物和以玉米作为燃料做比较。

下表第一列为玉米燃烧时的情况。玉米在动物体内消化是否也与这相同?圈是或不是。

当玉米燃烧时:

玉米在动物体内消化是否也与这相同?圈是或不是。

当玉米燃烧时:

玉米在动物体内消化是否也与这相同?

消耗氧气

/

生产二氧化碳

/

产生能量

/

玉米评分标准2

正确回答

代码1:是的,是的,是的。

错误回答

代码0 :其它答案。

代码9:留空。

问题5

在文章中形容转换二氧化碳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成氧气…… ”。除了二氧化碳和氧气外,还有有更多的物质参与了这一转化。转化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水→氧+       在括号中写入相应的物质。

玉米评分标准5

正确回答

代码1:下列说法之一:

葡萄糖

碳水化合物

糖类

淀粉

错误回答

代码0 :其它答案。

代码9:留空。

问题7

在文章末尾,菲尔达说有许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卡琳在资料上查到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为以下四种气体:

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分子数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亚氮

氯氟烃

1

30

160

17 000

从这个表卡琳不能确定哪种是影响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表中的数据不足以说明问题,结合其它数据卡琳才能得出是什么气体主要导致了温室效应

而还有什么数据是卡琳应该收集的?

A.    关于这四种气体的产源。

B.   植物所能吸收这些气体的量。

C.   这四种气体的分子式。

D.   这四种气体在大气中的总排放量。

玉米评分标准7

正确回答

代码1 D.这四种气体在大气中的总排放量。

错误回答

代码0 :其它答案。

代码9:空白。

 

 

 

 

 

 

 

 

 

 

 

 

 

 

阅读下面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一个农夫在农业试验场用牛耕作。牛棚中的苍蝇非常多,致使牛的健康受到影响了。因此,农夫往牛棚里面喷洒了杀虫剂A,几乎将所有的苍蝇都杀死了,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苍蝇的数量又多了起来,农夫就再次喷洒杀虫剂,和第一次喷洒的结果类似,但是不是所有的,只是大部分苍蝇被杀死了。又过了较短的时间后,苍蝇的数量再次增加了,于是还喷洒杀虫剂。这样重复了5次。很显然,杀虫剂A的灭蝇效果越来越差了。农夫注意到一大批杀虫剂溶液已经被制造出来,并用于所有的喷洒灭虫中。因此,他提出杀虫剂的药效可能会随时间而减弱。

 

问题1:简要论述如何证实农夫关于杀虫剂药效会随着时间而减弱的观点。

 

问题2:农夫认为杀虫剂的药效会随着时间而减弱。给出两个和农夫不同的解释,用来解释杀虫剂A的灭蝇效果越来越差

 

解释1

解释2

问题1

    情景:社会

    能力:使用科学证据,辨别证据

    知识:生命科学领域,物理和化学变化

    答案:回答中,应用了3个控制变量,即苍蝇的类型、杀虫剂使用时间、苍蝇是否接触过杀虫剂。例如,将新配制的杀虫剂和原来配制的杀虫剂,同时应用于两组类型相同,且没有接触过这种杀虫剂的苍蝇,比较它们的效果。

    编码为4(满分)的回答:在回答中应用了以上3个控制变量中的两个。

例如,将新配制的杀虫剂和原来配制的杀虫剂,应用于牛棚中的苍蝇。

    编码为3的回答:在回答中应用了以上3个控制变量中的两个。

例如,对这种杀虫剂,在间隔一定时间后,进行化学分析,看看其中有没有因为时间推移而发生化学变化。

    编码为2的回答:将新配制的杀虫剂喷洒,提到和原来配制的杀虫剂进行比较

    编码为1的回答:提到对杀虫剂进行化学分析,没有提到比较杀虫剂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或者仅仅提到将杀虫剂送到实验室化验,没有提到进行比较。

    其他回答编码为0。回答离题编码为8;空白编码为9

 

问题2

    情景:社会

    能力:识别问题

    知识:生命科学领域,生理变化和理化变化

  

 答案:编码为2(满分)的回答:其中一个解释提到具有抗药性的苍蝇能够生存下来,并把抗药性遗传给下一代。另一个解释可以如:环境条件的变化伯温度八杀虫剂使用方法的改变等。

 

编码为l的回答:只提到一种解释。

 

编码为0的回答:其他回答,如从别的地方飞来了新的苍蝇。

 

回答离题编码为8;空白编码为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