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正是拍摄花的好时光,我刚从网上看到这篇拍花的心得文章,转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们镜头前的花儿,有的生在戈滩崖壁,属于大自然天生地造的,而有的却长在暖棚温室里倍受人工呵护。因此,这些花卉不同的生长环境,也使得我们的拍摄条件面临不同。再一方面,不同的品种又使花儿们亮点炯异,各有长短,有靠艳丽的色彩取胜的,也有靠妙曼多姿的形态示美的,更有靠枝茎的曲直线条引人驻足的。 虚实有度,巧用背景映主体
眼前一亮,构图巧妙能补拙
在多数情况下,花卉摄影的构图,一定要忌乱求简,否则就会陷入主次不明、画面语言混乱的困境。一些经验不足的摄影者,往往希望自己的镜头能同时摄取到更多的花朵,殊不知太多的图像信息元素会造成焦点的盲从,从而使整个画面失去主体和亮点。 如今,许多影友都在尝试用微距镜头,来挖掘花卉摄影领域更多的神奇视觉空间,而许多普通的家用DC产品也具有着不俗的近摄能力。首先,微距带给我们的是更丰富的细节和更强烈质感。其次,普通视觉所不可及的微观世界,也在微距镜头前一览无遗。可以说,目前微距影像挟取手段,已经将花卉摄影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微距摄影镜头通常景深范围极小,这是光学设计的初始结果,所以焦点选择和聚焦的精准程度相当重要。而小型DC产品的近摄功能,却往往是依靠锁紧镜头片组后,利用光线衍生出的最近汇焦点来完成的,所以有时会产生画面布光不均匀的现象。可以说,在微距摄影时,调节光圈对控制景深范围的作用未必明显,但是对调整画面的感光均匀度却是比较有效的,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俗话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每一种花卉植物最灿烂的花季,都是有限的。如果您没有赶上花儿最蓬勃盛开的那一刻,也无需过分失落,因为我们仍可能通过挖掘出一些美丽元素,而使其再次明艳起来。比如,残存的花瓣上那一颗莹莹闪烁的露珠。或是,渐渐萎落的花蕊间,依旧恋恋难舍的蜜蜂、蝴蝶。其实,花卉本身就充满着丰富的美丽元素,叶片的油润、花茎的绒刺、枝干的粗糙、以及随风的摇曳等,这些都是花卉摄影过程中不可忽视,而又充满了魅力的细节。我们既可以身在花丛中,感受花儿的妙曼,也可以通过取景器,仔仔细细端详它的每一个花瓣或叶片。花儿的美丽勿庸置疑,只是,到底能够有多少美丽的元素被您的镜头挟取到,就要看您在与花儿的“对话”中是否足够虔诚了。 稳定至上,脚架是个好帮手
诗情画意,拍花拍出好心情 如果说观花赏草是一件惬意的事情,那么用相机定格住自己喜爱的花儿,就更是一件乐事了。因为咔嚓一瞬之间,被融入了无穷的智慧与艺术的升华。花卉摄影浓缩了用光、构图、曝光技巧、图片语言运用等多方面的技术精华,可谓是审美情趣和视觉控制力的集中显现。 直面细节,微距造就神奇视觉
美丽元素,露珠蜂蝶皆可入画
在摄影艺术中,花卉摄影,与风光摄影、人像摄影一样,已成为一个单独的门类,它以花卉为主要创作题材和摄影对象,花卉摄影或指天然的与人工培植的盆景或共卉为主的静物以及花鸟虫鱼等。花卉摄影,在技法上有许多特殊的要求,与人像、风光摄影有很多不同之处,如取材、用光、构图、背景、色彩表现等都要适合花卉摄影的特殊要求和效果。同时,需要较多地使用近摄的造型手段,才能拍摄出艺术性较高的作品。
光线的运用,是摄影艺术造型的重要技法,它是突出地表现花卉质感、姿态、色彩、层次的决定因素。拍摄同一类花卉,不同的用光,得出的效果就截然不同。 1、运用自然光拍摄 阳光在一天里变化较大,直接影响着花卉光照的角度和拍摄效果从光照度来分析,彩自然光拍摄花卉,最好选择在日出后两小时内此时光照度较为理想,造型效果好。早晨,由于花卉生理功能的关系它吸收了一夜的营养,故花卉色泽特别鲜艳,显得质地娇嫩,拍摄的效果甚佳,色彩清晰,层次分明,影调明朗,反差适中。 从采光的角度上来分析,通常把自然光的采光角度划分为五种。即正面光、侧光、逆光、顶光和散射光。采用正面光拍摄,光在画面中分布较大,花卉受光面均匀,但缺点是花卉缺乏立体感、层次感,影调平淡。若拍摄黑白照片,效果更差,因为黑白照片的画面效果,全靠影调的明暗(即黑、白、灰各种不同的层次)来表现。 运用侧光(前侧光或后侧光)来拍摄花卉,是人们认为最理想,也是最常用的摄影用光。这种采光对花卉光照造型效果好,立体感强,层次分明,阴影和反差适度,色彩明度和饱和度对比和谐适中。 运用顶光拍摄,光线投射在花卉的顶部,正面受光少,造成画面反差大,缺乏层次,花卉色彩还原效果差,色温较高,照片容易偏蓝故这种光线甚少运用。 运用逆光摄影,光线从后面照射物体,能够勾划出清晰的花卉轮廓线,光的造型效果好,如果花瓣质地较薄,会使之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更细腻地表现出花的质感、层次和瓣片的纹理。运用这种光源,特别要注意花卉正必须进行补光及选用较暗的背景衬托,才能更突出地表现花卉形象。 运用散射光拍摄,也是较为理想的光源,它运用灵活,不受光源的方向性局限,受光面均匀,影调柔和,反差适中。如果选择雨后的散光拍摄会使花卉显得楚清新,光彩诱人。 2、运用灯光拍摄 近年来,随着插花艺术的兴起,给花卉摄影带来新的创作题材。运用灯光拍摄,布光灵活,随意变换,花卉的摆插与构思溶为一体,在画面表现上,更具有艺术造型的艺术渲染力。灯光拍摄通常有以下几种布光方法(即主光、辅助光、顶光、轮廓光和背景光)。 主光布局的位置是在相机的左边或右边,成15度至30度角投射物体,主要的作用是照明花卉的正面,使花卉正面受光。 轮廓光的布局是在物体的后侧投射,在造型效果上使被摄物的轮廓用光线色划出来,艺术造型效果比较强。 辅助光的布局位置没有固定,通常是根据摄影者的表现意图和花卉某个部位需要而摆设,以求达到被摄物在光与影的造型效果。 顶光的布局位置在物体的顶部,使物体赞成一种高光感或模仿阳光投射的效果。 背景光的面局通常是在物体后面,处理背景与物体产生空间感、立体感或其它的特殊效果。 二、花卉摄影的构图
色彩,这是花卉彩色摄影的取材,立意的先决条件,选定了花色后,就要考虑与主体相配合的景物色彩,这叫做构图中的色彩配合。画面上,最好既有一个基调,又有各色之间的细微对比与协调。 成像大小:一幅花卉摄影作品,花朵在整幅画面中所占的位置大小在构图中属于透视,对比的表现手段,画面的配置和花卉的取舍要依摄影者的创作意图而定,拍摄整体的或特写的在画面占据的位置都不同,既要突出主体,又要疏密相间,防止喧宾夺主,杂乱无章。 角度:角度是指拍摄时照相机与花卉两点之间的直线同政党平视线或垂直线相关联所构成的角度。俯拍,仰拍,偏左偏右拍,都会形成高低左右不同的种摄影角度。角度稍微变化,也会对构图发生影响,所以,为选择适合的拍摄角度,是不惜时间和精力进行精雕细磨的。一般来说,在便于观赏的花圃或花坛里拍摄花卉,多彩俯视角度拍摄。但拍摄树上的红棉,水中的荷花,湖上的睡莲,有时角度就不大容易选择。但越是不容易拍摄的,越是想办法去寻找最理想的角度,做到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影调与层次:影调主要是指花卉受照射光的影响,而产生的明暗层次。用正面光拍摄的花卉,影调明朗。用逆光拍摄,影调较暗。用侧光拍摄,叶片和花瓣上就会有明暗,层次分明。要产生各种的影调,都有着各自的特殊效果。明调清新,暗调深沉,层次较多的中间调明快乐。浅色的花卉,适宜用明调表现。深色的花卉适宜用暗调表现,不论明暗影调,都应着力去表现花卉的层次,不讲究影调,花的质感就不能很好地表现,没有层次,就表现不出花卉的立体感,特别是花卉摄影,应在真实地再现花卉色彩的前提下,追求影调和层次效果。 线条:线条是花卉摄影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线条,就没有花卉的形态。在一幅花卉作品中,线条好比骨架,色彩好比肌肤,缺一不可。在拍摄考虑构图时,要注意分析被摄花卉线条的曲直、粗细、疏密、远近、高低、长短、主次、虚实,善于有取舍地加以选择和利用,使线条在画面上即有对比,又配合得体。在线条的选择上,特别要注意花卉的性格和特点,是不可忽视的。 虚实:虚实在摄影艺术中,是构图因素中一个特有的表现手段,它是借助于镜头的特性完成的。运用虚实对比,目的是为突出主题,喧染气氛,增强艺术效果。摄影中的虚实,有不同的含义。实是聚焦求得主体清晰,逼真的基本技法要求。而虚呢,则是艺术上的要求,虚的方式多种多样,前虚、后虚、虚左、虚右,稍虚,局部虚、大面积虚,虚掉影响主题的不必要的景物等,目的是使主题形象更突出化、艺术化,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产生虚实的艺术效果,通常是借助镜头的特性,通过光圈的运用控制景深达到虚实的效果,镜头的特性与影响景深的因素有3点: A: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范围越小。 B:光圈越大,景深范围越小。 C:拍摄物距越近,景深范围越小。 知道了这个原理,在拍摄花卉时,就要注意把主体花卉置于在有效景深构图之中,利用景深的作用和原理,有意识地缩小景深,使画面产生虚实效果,增强画面艺术感染力。 三、背景的处理
四、花卉近摄技法 近摄,是花卉摄影的重要和必要的技法之一。从技法上讲是近距离进行拍摄它能使被摄主体的聚集距离比用标准镜头聚集更近一些,结像更大一些的摄影手段。 常见的花朵,只有几公分大,我们使用普通相机的标准镜头,不容易取得理想的构图和画面,因为一般的标准镜头最近只能在0.6米处结焦,可是花朵大小适中的画面和构图。近摄的方法,是在标准镜头上装接附加装置或更换其它镜头。通常,人们在标准镜头上加装附加透镜。在不更换标准镜头的情况下,可用以下的办法进行近摄。 在标准镜头前加装近摄镜(半身镜),加装后使物距缩短距离拍摄近摄镜通常规格有一号、二号,使用时可根据要求选用,也可同时使用。 另一种办法是在相机的机身与标准镜头之间加装接筒和皮腔或增距镜。加装后,使镜头与底片之间的距离拉长,被摄物与镜头的距离缩短,成像比例增大。其次还有其它近摄的方法。那就是更换相机的标准镜头,用于近摄的镜头有中焦距和长焦距镜头(最好带微距的)。采用这些不同方式进行近摄,都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五、滤色镜的运用 花卉摄影中,可运用各式各样的滤色镜,来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从黑白拍摄的角度来讲,尤其重要。因为黑白照片,主要是依靠黑白灰的影调来表现花卉和画面的。而我们拍摄的花卉以及枝叶,环境等,都是带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如果不运用滤色镜拍摄,照片出来通常只有黑和灰的影调,白的灰阶就不容易表现(除白色花卉)。而黑白摄影运用滤色镜,其作用就是对被摄物体颜色的色光起着三大作用。即对色光起着限制,阻止和通过,从而改变在照片上的影调和层次。如红色的花朵与绿色的叶,不加滤色镜拍摄,红花改变为白灰的影调,绿叶呈灰赤,花朵就能够更突出地表现在画面中,就要加用物体相同或近似颜色的滤色镜,才能改变其影调,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各种带有颜色的滤色镜,一定要增加曝光量。 彩色胶卷拍摄花卉运用的滤色镜与黑白不同,它主要是使照片产生某种特殊的效果,达到艺术完美的统一。拍摄彩色花卉照片,应多使用的滤色镜是柔焦镜,朦化镜中孔雾化镜十字镜、三棱镜,多影镜、魔幻镜等。如拍摄玫瑰花,加用阳光柔焦镜可使照片产生一种朦胧的美。加十字镜,能使花朵上的露珠出现晶莹四射,光彩夺目的效果。总之,花卉摄影,选用各种滤色镜,目的是使照片产生某种特殊的效果,增加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对于利用散射光拍摄,测光一般不是太大的问题。对于有点测光的机器来说,只要将测光点放在拍摄主体上基本就可得到正确的曝光。而对于一些没有点测光,只能使用平均测光的机器,可以采取如下的办法 代替法:就是在主体旁边,或者和主体处于相同光照情况下的地方,放置中灰的物体来代替本身体积过小而无法测光的主体。中灰的物体首推柯达18%灰板(不过价格较高,一套要180元左右,材质就是纸板)。而首推的代替物就是自己的手背,把手背冲向镜头测手背的反射光也是可以的。 如果要利用逆光拍摄特殊效果,则一定要使用带有点测光的机器,对拍摄的主题进行测光,运用这种光源,特别要注意花卉正必须进行补光及选用较暗的背景衬托,才能更突出地表现花卉形象。对于我们的DC来说,拍摄这样的作品就更要注意EV值的调整。这一点基本是遵循背景过亮,增加EV值,背景过暗,减低EV值。 构图上,花卉摄影是最讲究构图的一类摄影。一般的拍摄都遵循比如黄金分割法则,把整个画面按井字分割,将兴趣点放到一个交叉点上。但由于不同的需要,甚至是每个人不同的审美,都会使每个人在构图上有不同的偏好。多欣赏别人的优秀作品,多看电影,可以比较快的提高自己构图的水平。 一幅仅仅构图优良的作品,还不足以成为一副优秀的作品。如何将拍摄的主题突出也是重中之重。明暗的对比,虚实的对比,色彩的对比,将这些和谐的运用可以使一张照片更加精彩。其中明暗的对比前提是先要选择前景和背景明暗对比强烈的拍摄物,并利用点测光的功能对拍摄的主体进行准确的测光,精确判断主体的曝光量。更要注意的是,由于这类的照片主体一般十分突出,所以一定要挑选本身形势感很好的主体作为拍摄对象,否则就得不偿失了。 而虚实的对比说白了就是背景的虚化。这一点应该说是数码相机的优势。《由于DC的小焦距(和传统相机相比),使得DC可以实现较小的物距,适合微距摄影,并且可以在微距模式下获得很小的景深(cm级)》适当的景深,可以将杂乱的背景虚化,使得前景主体更加突出。花卉是以色彩和造型取胜的,花卉摄影应注意色彩的处理。一副花卉图片,要有和谐的色调,不能杂乱无章。每种花卉都有自己的色彩特点,根据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光线条件和不同的背景确定自己要采用的色调。大红大绿,虽然刺眼,但处理得好,也艳丽悦目;轻描淡写,虽然平淡,可运用得当,也淡雅高稚,令人赏心。一副花卉摄影总得有一个主色调,不论以冷调为主或以暖调为主,只要运用得当,都能"浓妆淡抹总相宜"。 重点请切记以下7点: 也可以通过后期之作一些特殊效果 其实上述的这些技法并不复杂,也不需要非常高档的相机才可以。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再加上一些细心和耐心,相信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拍出让人赞叹的好作品。 1、构图
2、远景、中景、近景的选择 远景的构图要取上远山和蓝天,花田要占2/3左右的画面。中景是让花田中的花占据画面的全部,为了避免画面呆板单调可以收进小河,小道等。近景就是花的特写,要求单株的花形漂亮,没有伤痕,色彩鲜艳。 3、光线的运用 顺光拍摄,光线均匀,颜色鲜艳,成像清晰,但是没有反差,画面平淡。逆光拍摄,能使平淡无奇的画面具有戏剧性的效果,光线透射过花瓣和叶片使具有透明感,使花又一圈轮廓光,产生立体感。侧逆光和逆光的一样使花产生立体感,而且在表现画面深度上使用最多,是花卉拍摄中最常用的光线。侧光能在花上投下阴影,形成立体感。而且早晚的光线因为色温表现出微黄或微蓝。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光线。
晴天拍摄时,光比较大,明暗鲜明,最好使用逆光或侧逆光,必要时可以用反光板补光。有薄云的天气,光有方向性,光比不大,较为柔和,对于表现细部很有好处,能拍到温柔而又情调的照片。阴雨天拍摄,色彩非常饱和,而且花叶被雨淋湿使花更具韵味,往往会拍出理想的照片。 5、焦点的选择和景深的控制 拍摄花卉特写时,最好把焦点对准引人注目的花蕊上。使它成为画面的兴趣中心,否则画面将显得没有灵魂。景深的控制在花卉特写上是至关重要的,光圈太大焦点不清晰,光圈太小画面又显得过暗,景深过大。所以拍摄前,最好能预视景深。画面是选择前景模糊还是后景模糊也是作品成功的关键。前景模糊能增加气氛渲染,使画面富于情调。后景模糊能突出主体,使背景干净。
曝光补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幅成功的作品曝光必须是准确的,否则很可能偏色或起灰雾,尤其是反转片曝光宽容度很小,仅在±0.5档以内。最好有一个灰板来校正测光,如果没有,人的皮肤大概反光率也接近20%,可以先对手进行测光。一般对于浅色花或亮背景要增加曝光1至2档,对于深色花或深色背景要减少曝光1~2档左右。对于逆光或测逆光,最好用点测光。 7、应注意的问题 拍摄时,注意背 景也是很关键的。背景不应出现使兴趣中心转移的色彩或高光,有时一幅很好的花卉作品因为背景的选择不当而前功尽弃。注意光比,胶片和人眼对于光线的敏感程度有很大的区别。拍摄时光比不宜太大,否则会暗部尽失,使画面干涩缺乏层次。户外拍摄,有时会有风,使画面模糊不清。不妨拿纸板或别的东西挡风,干脆等风停下再拍。如果有兴趣尝试另类风格,可以用慢门拍摄,不过成功率低不宜控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