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万祥老师点评

 感触 2010-08-14

推荐作业1

题目:个案分析

作者:司曼丽  (江苏丰县2班)

张万祥老师点评: 这是篇比较优秀的文章。之所以优秀,理由一,这篇文章有思想。正确科学的教育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有了这个灵魂,文章就有深度,有力度。作者说:“在我的字典里,这60个孩子一样的聪明,只是每一个孩子他们的聪明表现各异!”,作者说:“孩子们都是聪明的,但学习成绩却又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区别呢?自然,孩子的自身习惯,态度不同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只要孩子自己认真,那么,他就一定能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哪怕是当过最后一名的孩子,他也有可能名列前茅;同样,只要哪个孩子的态度稍微松懈一下,很快地,他的成绩就会迅速下滑,甚至会跌到最后一名!”这其实就是作者的教育追求。有了教育思想,有了教育追求,是取得教育成果的基础。理由二,作者对案例的分析也是深刻的,展开的教育也是具体的,在学校进行教育,与家长联系,让家长配合。理由三,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比较强。有一定的写作基础,有写作的潜能。而有不少作者的作业,寥寥几百字,什么也没有说透。这篇文章2300余字,叙述比较详尽。希望作者再接再厉,坚持写作,坚持反思,坚持写教育随笔。我相信,作者专业化会得以飞速发展。

 

推荐作业2

题目:我是这样运用教育艺术的

作者:马文兰 (青海西宁湟中县1班)

张万祥老师点评:这篇文章比较好。有一定的教育思想,从“教育对象”“教育时机”“教育情境”和“教育机智”四个方面论述“教育艺术”是有自己的思考,有一定道理,有一定见地。这表明作者的思考能力比较强。有些分析很有道理,如:“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班主任不仅要从科学原理上了解学生的一般年龄特征,而且还要从学习生活细节中熟悉他们由年龄带来的各种微小差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十分准确地分析情境,随机应变地利用情境,机智有效地创造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进行特定的教育。”“熟知学生的个性对于教育技巧的运用是特别重要的。”……

但是,案例有的分析不够深刻,这里的分析必须要紧扣题目,要有说服力。

语言上有些问题,要进一步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用词有误,如,“避免轻意正面交锋”-应该是“轻易”,而不是“轻意”,如,“早有准备的我猝不及防地立刻给予了严厉的批评”,“猝不及防”用的不当;如,“而不要等学生心情完全平定之后再去组织”,应该为“平静”,而不是“平定”。

 

推荐作业3

题目:我帮助后进生实例

作者:吴志新  (广西江州区1班)

张万祥老师点评:文章开篇说:“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施爱的过程,我认为其中信任和表扬是两种最重要的施爱手段,是班主任帮助后进生的最好方法。”这样看,这篇文章开门见山,主题明确。而且作者遣词造句很恰当,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得清清楚楚,圆圆满满,这说明有一定的写作水平。

但是,作者的教育方法是不大妥当的,找来嫌疑人,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嫌疑人没有承认,老师就直接认定嫌疑人是偷了铅笔,一番说教,嫌疑人立刻承认了,转变也太快了。应该写出曲折,写出学生的思想波动。第二天对全班的教育也是一般化。

 

推荐作业4

题目:我的班主任工作反思

作者:罗琴   (海南海口市3班)

    张万祥老师点评:作者从六个方面论述“班主任反思”,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但是,我觉得这篇文章文不对题。什么是反思,这个概念没有弄清。可以看看我主编的教材相关部分。下面是教材其中的一部分,希望有所启发。

怎样进行总结反思。

1.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只有养成随时反思的习惯,思维的火花才越来越活跃,思考才越来越深入。养成习惯不难,关键是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使反思制度化,即安排固定的时间,制定自我约束的日反思、周反思或月反思制度,使反思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坚持一段时间后,习惯就会很快养成。二是设计一个“问题单”,主要涉及内容有三个,即自我认识、活动领悟、策略运用,每一个教育实践活动完成后,坚持从这三个方面去追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也能够很快养成反思习惯。

2.要养成勤于记录的好习惯。一个善于反思的班主任,还要养成勤于记录的好习惯。记录什么内容呢?一是记录失败之笔,败笔印象深刻,思想震撼大,往往具有反思意义;二是记录机智之处。教育机智是教育过程中的精华部分,当自己完美处置一个事件,感到满意之时,要善于记录;三是记录偶发事件。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不期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四是记录学生见解。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班主任教育活动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我们的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五是记重新设计。一次教育之后,班主任一定有所感想,也有所打算,将重新设想记录下来,是教育实践的升华,对今后工作很有启发。

3.要养成和同伴交流的习惯。做一个反思型班主任,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广泛地进行同伴交流。现在,在《班主任之友》论坛上,在教育在线,在中国教师研修网,很多一线教师在那里撰写博客日志,发表原创文章,大家充分利用网络跟帖、发帖和评价,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同伴交流的有效途径。同伴交流,不一定必须是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单位的教育工作者。那样的同伴,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同伴,如果单位气氛不好,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集体。但是,在网络上却能够很轻易地做到,互联网使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只要是做着相同的工作,有着相似的经历,愿意为教育工作奉献的人,都是我们交流的同伴。这几年,在网络上先后出现了不少教育名家、教育新秀,他们活跃在网络上,充分利用网络寻找反思同伴,激越思维,激荡思想,迅速在全国走红,成为善于反思的班主任典型。

 

推荐作业5

题目:细节铸就情感大厦

作者:张晓辉  (内蒙兴安盟乌兰浩特市1班)

张万祥老师点评:选材好,有些班主任不加思考想起什么写什么,这样文章难免肤浅平淡。定题很重要。选择自己擅长的自己感触最深的,这样的文章容易写得生动。张晓辉老师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很醒目-《细节铸就情感大厦》,这是文章的眼睛,也是全文的核心。全文仅仅围绕这个主题,从三个方面,选取几个典型案例有条不紊叙述。这些案例好比是“血肉”,而其中的一些观点就是“筋骨”。像,文章说:“宽容是一名教师必备的美德。有了宽容,才会有爱,因为教育处处充满着爱。在宽容的滋润下,我们的孩子才能时时、处处感受着爱,在爱的阳光下,活泼、健康地成长。宽容是伞,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心灵天空;宽容是一曲优美的音乐,孩子们时时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还说:“有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高远;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边。是的,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这时,只要我们拉一把,就能成就一个好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别看他们年纪小,但他们的内心也浩大如海。有一些事情,在大人的眼里,虽是微不足道,但在儿童的眼睛里,就是大事一件。对于这些事情,老师更要处理好,否则,学生就有不通则痛之感,严重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样富有哲理有文采的语言增添了文章的魅力。

总之,老师有较高的写作水平。盼望老师在今后多写,写出更好的文章。

下面我写的文章发表在这里,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启示。

细节为教育辉煌奠基

张万祥

细节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关注细节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观念。

那么什么是细节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节是构成事物最基本的内容和方式,是对事物细微仔细的观察与把握。可以说,细节对万事万物,尤其是对教育,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细节对万事万物、芸芸众生的作用不可忽视。

天下之事必作于细。提出“精细化管理时代――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开启了中国精细化管理的新时代并创造了管理类畅销书奇迹的汪中求说:“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大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过于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确实,细节是万事万物的基础。我国古人早有精辟的论断。《尚书》有言曰:“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道德经》有言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秦国丞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有言曰:“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西方国家一向注重细节的管理行动。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尔德说:“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麦当劳创始人克罗克说:“我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如果你想经营出色,就必须使每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都尽善尽美。”日本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不放过任何细节。”“无视细节的企业,它的发展必定在粗糙的砾石中停滞。”在西方有“商业教皇”之称的布鲁诺·蒂茨说:“一个企业家要有明确的经营理念和对细节无限的爱。”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在回答成就是如何产生的提问时,说:“魔鬼在细节。”……

古今中外这些精辟的言论强有力地说明了细节的作用。

对每个人而言,千万不能忽视细节。人的一生几十年,都是有不起眼的一分一秒组成的,都要经历一点一滴的小事。所以,每天勤奋一点点,每天完美一点点,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反思一点点,每天锻炼一点点,每天做好事一点点,每天创造一点点……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并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那么总有一天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出类拔萃,卓然出众了。

确实,点滴积累,就可以成就人生。留心细节,就可以抓住机遇。完美细节,就可以创造辉煌。而忽视细节,就可能导致失败。

二、细节对教育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教育细节。教育细节就是教育情景中的细小环节或情节。教育环节或情节都是由许许多多的细节组合起来的,它们是一个个字符,一个个标点,构成了教育诗篇;它们像一个个音符,一个个五线谱,连在一起,组成了教育乐章。教育细节是成就教书育人大业不可缺少的基础。

其次要明确教书育人,必须重视细节。

教育就是平平常常的一堂堂课,平平常常的一节节班会,平平常常的一次次谈话,平平常常的一回回活动,平平常常的一次次锻炼,甚至只是平平常常的微笑或者皱眉……教育就是一个个学期,就是一个个班级,就是一个个学生,就是一天天……而教育的每一天都有打招呼、迟到、课间十分钟、广播操、午餐午休等待琐碎的事情。我们不能忽略这些事情,忽略了这些,就是忽略了学生的心灵,忽略了教育的契机,忽略了教育者的职责。班主任专业化也是从点点滴滴做起的。教师要想在专业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进,不仅不能忽视微不足道的小事;相反,还应该从小事做起,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宏图大愿雄心壮志固然重要,然而对班主任来说,还是从小事小节入手为妙。须知教育无小事,小事蕴大理。

下面摘录一部分老师对细节的精妙见解,一定会让我们对教育细节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番伟业的开创和许多奇迹的诞生,往往是由一些微不足道的点滴小事开始的。那般细小、简单的小事,对许多人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抬腿之功,并不需要多大的勇气,就完全可以做好。请记住——只要把最初的那微不足道的一点儿勇气坚持到底,任何人都能创出生命的奇迹。(张万祥《新课标德育资料库》)

细节是开启学生心灵世界的钥匙。教育的艺术就体现在敏锐地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细节上。如果教育过程中有更多的细节被注意、被发掘,那么教育就一定会变得更亮丽、更迷人。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敏锐地发现学生身上显露出的教育细节,耐心地叩问,静静地倾听,深入地挖掘,在细节上做文章,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这样,教育就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能赢得学生的阵阵掌声。事实上,教育的个性就蕴藏在那些生动鲜活、精彩迷人的细节中。(2004年五期《人民教育》孙宁《开掘教育细节的价值》)

从教育的角度看,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仍处于“胚胎期”,十分细微的小事都可能对他们的成长发生很大作用,不能有任何细节上的忽略。孩子身边无小事,事事育人;孩子身边无闲人,人人育人。(2006年十七期《人民教育》詹文龄《只有尊重生命,才会有教育的成功》)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孩子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更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声呢喃细语,关注他们每一个细小的生命需求。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注每一个生命。只有对孩子生命的每一处细节给予人文关怀,教育才是温暖的、美好的。(2007年第二期《师道》李本华《感悟细节》)

教育就是依靠这一点一滴的影响,来建筑师生们的身心生命。正如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所有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育是一个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耐心地掌握细节的过程。教育及文明都是建立在细节之中,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一加点化便可能点铁成金,在常人不屑一顾之处匠心独运便可能峰回路转、别有洞天。当生命意识融化为教师的血液与气息时,它便自然而然地熏染着润泽着学生的生命!(2006年第九期《教师博览》林高明《课堂,凝视生命的细节》)

在我们的眼里不值一提的细节,在学生的眼里可能会演绎出无数种理解。放大他们的思维,你就会发现那是一种思想、一种倾向、一种思维方式,当我们熟视无睹的时候,学生某些错误的认识已经悄然形成了。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从严从细要求自己,多品味学生的细节,它不仅会完善我们的教育工作,更会使我们感受到教育的乐趣。因为在这些细节里面,隐藏者孩子们无数的童真、童趣。了解他们、亲近他们,你自己也会变得年轻、快乐起来!(2008526《德育报》尚海涛《多品味学生的细节》)

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给学生造成各种各样的影响。老子说:“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单就教学而言,教师上课时饱满的精神、全力的投入,教学语言的简练准确、丰富生动,板书的美观规范,演示的熟练精当……这些看似小事,但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会从一开始就通过耳濡目染,给学生建立一种优良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为他们高尚人格的形成和勤奋求实精神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2009年第九期《人民教育》焦宪庆《给青年教师的建议》)

其实,教育中让人终身难忘刻骨铭心的,往往是一个个细节。细节决定了教育品质,显示了学校的品位。陶行知先生说:学校以生活为中心,一天之内,从早到晚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人之身,从心到手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校之内,从厨房到厕所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教育的力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里的无处无时,就是指教育的细节。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有上千次跟教师的谈话仍在我的记忆中,其中有一些在我心中留下了愉快的印象,有一些则是不愉快的。我不止一次地不得不为教师的一句话甚至一丝微笑或一个发怒的眼神而跟他进行一个钟头、两个钟头、三个钟头的谈话。所以说,从细节上育人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捷径。我们要关注学校、教室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学生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由此往往找到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

在细节上育人,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捷径。在细节上做事,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在细节上铸德,才能真正在学生心中筑起道德的丰碑。而教师在细节上做表率,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总之,细节体现了教育的真谛。关注细节,则体现了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的关心和对教育的追求。所以,有学者断言:“教育过程的意义就隐藏在学校生活所有细节中,如果学校中有更多的细节被注意、被发觉、被关注,教育就一定会显现其本真的品质,会变得更加美好。”

 

推荐作业6

题目:我的雕虫小技

作者:梁琳娜  (山西太原市小店区2班)

张万祥老师点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短小精悍,《我的“雕虫小技”》题目就很醒目,看到题目就想阅读全文,由此启示我们写文章,首先就要拟个生动的引人入胜的题目。全文的三个小标题也吸引人,有些老师写文章就不注意题目与标题。其实,这很重要,拟写题目与标题就是梳理文章脉络思路素材的前提。

再有,这篇文章所提及的三个案例,应该是司空见惯的,可是在这里经梁琳娜老师的点化,就不显得司空见惯,而是富有新意了。原因何在?我觉得一是作者文笔生动,叙述有条不紊要言不烦,起承转合恰当,增加了魅力;二是有观点,案例受观点支配,像第一个标题,叙述的是如何批评学生,观点是――红脸、白脸,相得益彰。这样就生动了。

老师这篇文章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如何把司空见惯的教育内容生动地表达出来。

 

推荐作业7

题目:管理中的“巧”

作者:欧春兰   (广西邕宁区2班)

张万祥老师点评:通过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欧春兰老师是位有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思考的老师,是位有一定写作能力的老师。这篇文章叙述流畅,有比较突出的教育思想――班级管理要巧,从两个方面举出两个案例进行阐释。

但是,这篇文章还说过于一般化,缺乏魅力。主要原因是案例不大典型。以这两个案例说明“管理的巧”显然不够力度,达不到深度。

 

推荐作业8

题目:错误成就美好

作者:姜锦睿   (山西太原市小店区2班)

张万祥老师点评:这篇文章洋洋洒洒三千字,而且有理有据,叙述清楚,条理清晰,遣词造句很准确,有观点,这说明姜锦睿老师有比较强的写作能力。如果坚持下去,会越写越精彩。

两点反思不是一般化,而是具体深刻。其实这样的事件随时都会发生,这是极好的反思的机会,也是不断提升的机会。老师在案例中认真思考,深刻反思,无论是教育理念上还是教育方法上都得到了令人惊叹的进步。

很喜欢最后这段话:“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错误中成长,在成长时犯错。即使太阳也有黑点儿,我们为何不能允许错误的存在呢?错误是探险,让我们用胆量去开天辟地,带来人生的惊美;错误是爱,让我们用宽容和微笑面对人生,享受爱的淳美;错误是美,让我们用美的心态工作、学习,感悟美的真谛。错误不是丑陋,恰恰相反,它成就了我们完美的人生。”这段话很有新意,很深刻,让人去深思,给人以感悟。

“所以处理问题治标不治理”,应该是“治标不治本”

下面提供一些有关的教育精妙小语,供大家学习思考。

缺点中也往往蕴含着巨大的潜能

丹麦一位警察从一个骑车闯红灯的男孩身上发现了他骑车的天赋,4年后,男孩成为一名自行车奥运冠军;迈克劳德校长面对杀死自己爱犬的顽皮学生,看到的却是他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智慧的“惩罚”最终成就的是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生物学家;挑选队员的教练从许海峰射击时子弹大多朝一个方向偏离靶心的缺陷中,发现了他超常的稳定性,奠定了中国奥运零的突破……诸多事例充分说明,缺点中也往往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存在着不可小视的价值。所以,理性地对待学生身上的缺点,潜心挖掘,并使其最大限度地“发光”,是为师者重要的责任。

2008324《德育报》张守信《白纸上的黑点》)

要把学生的缺点看作是发展的起点

根雕艺术家拿到树根,会先看它的优点。可我们看待学生时,往往先看学生的缺点。缺点不是不能看,而是要把它看作是发展的起点。

2008年第一期《天津教育》陶西平《话语》)

每个孩子都是待挖掘的“金矿”

世界不少缺失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孩子不是缺少天才的表现,而是我们缺少欣赏的眼光。金矿勘探,工具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信心、耐心。抛开自己的各种成见,以开放的心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采得真矿,淘得真金。

200941《中国教育报》张放天《每个孩子都是待挖掘的“金矿”》)

每个人身上都没有永远被定格的“缺陷”

每个人身上都没有永远被定格的“缺陷”。只要不放弃希望,就不会失去成为胜利者的机会。

200946《德育报》宫凤华《让学生拥抱希望》)

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

学生的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正如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教育的意义即在于承认差异,并把差异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来开发。我们要坚信: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能……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发展中的人,要根据不同的智能特长,给予不同的帮助,使之都能接近于其最近发展区。教师要搭建平台,当好导演,力求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成功的情绪体验。只有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才会更加自信,更加努力地去挖掘自己的潜能。

2009415《教育文摘周报》徐建平《要重在“教好”学生》)

有时错误是一种资源

学生的错误有时是一种资源,它不仅暴露了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存在的缺陷,还为我们创造了教育的契机。面对学生的错误,应该对自己说:机会来了。

2009年四月13《德育报》陈慧琳《错误是一种资源》)

使错误变成美丽的奇迹

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关注学生生命发展,投入真情,真心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每一次教育都成为师生零距离“生命对话”的良机,学生才会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关怀和尊重,才能自觉接受教师传授的道德知识和提出的道德要求。只有当我们的教育变成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时,才能使错误变成美丽的奇迹,才能使学生的心中开满美丽的鲜花。

2009年第一期《班主任》吴红梅《美丽的花瓣雨-如何面对小学生的幼稚错误》)

班主任是掘金者

班主任是掘金者,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善于发现,善于挖掘,你找到的就是一堆金子;反之,你以为面对的只是一堆石头。

2009年第十一期《班主任之友》高清凤《我与小群体的“争夺战”》)

 

推荐作业9

题目:播种希望 收获幸福

作者:颜素琼   (福建古田县1班)

张万祥老师点评:颜素琼老师的这篇文章竟达三千字,而且让人读着津津有味,这说明颜老师有比较高的写作水平。老师结合自己成长娓娓道来,真实动人。既有案例,也有自己的的感触,而且“反思一、放下架子,以心换心”;“反思二、老师有时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思三、该放手时就放手。”这是深刻的反思,也是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理念。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启发人。

希望老师再接再厉,坚持写作,坚持反思,创造出更大的辉煌!

 

推荐作业10

题目:凤凰涅槃 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班风的奇迹

作者:任英英  (文山广南县1班)

张万祥老师点评:任英英老师是2009年暑期刚刚参加工作的新班主任,从这篇文章看,当时她刚刚工作不到半年。作为一名不能在新的新老师,新班主任,写出这样内容充实的文章来很不简单,这也说明一个人只要全身投入就可以创造教育的辉煌。如果三心二意,敷衍塞责,即使工作二十年三十年,也会一无所获。

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欣赏、被尊重的渴望。一旦这种渴望被点燃,那么,每个人都会尽力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老师的这句话何等深刻啊!

五个措施写得平淡,缺乏生动的典型的案例。这是不足之处。

老师背井离乡走上工作岗位,接受的又是一个乱班,而且学生屡屡让老师下不了台,制造事端,而老师坚定不移地进行教育,想方设法进行班级管理,从五个方面引导教育学生,终于班级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创造了奇迹。可喜可贺!相信任老师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上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工作半年,创造了奇迹;工作十年,老师会创造出何等的辉煌!我们期待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