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黛玉和陈晓旭

 草原一条鱼 2010-08-16



许久没写文章了,生活似乎成了井底之蛙,当视线里那个井口上面的天空永远是固定的时候,对生活的幻想就近于泯灭了。我向来是一个不善于幻想的人,也是一个不善于分析自己的人,对于生活从来没有特别深刻的遥远的憧憬。其实我经常想着一个问题,在我有限的人生历程中,曾经让我刻骨铭心地付出过、收获过的经历,有吗?——少之又少!有时候根本没有真正付出过去做一些事情,有时候真正付出过想去做一些事情,却阴差阳错地与收获擦肩而过。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站在十字路口,经历了曾经的恐慌和焦虑,如今多少学会了一些平和和淡定。在选择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最爱,确实不易。很多时候不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而是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距离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其实还有很多未知因素,而这个排除未知因素的过程就是破蛹成蝶的痛苦的过程。而我正在这条路上漫步着……

 

 



最近一个偶然的因素,促使我接触了电视剧《红楼梦》。突然地,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泉涌而出。如果有一个词叫做“一见钟情”,或许就是我看到陈晓旭扮演的黛玉那一刻的感觉。我一直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与人交往很多时候紧紧凭借瞬时的感觉进行判断,但我不是一个妄加评论别人的大嘴,因为没有必要去评论任何人。对于黛玉,恐怕我想评论也很难,因为她是一个永远读不透的人,我的任何词语都会使她在我心中的感觉褪色!既然这样,就保持这个美好的感觉吧。黛玉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葬花吟那一幕唤起了我心中的千层浪,生命的灵性在黛玉的一掩一埋之间化做一首永远美丽的《葬花吟》,那种纯真而带着悲凉色彩的细腻的感情如泉水般从心田汩汩流过,流下不灭的痕迹……而黛玉香殒魂归的一幕更是让人痛彻心扉,离别之痛有如切肤。向来感性的我却因此更理性地明白自己骨子里的一些元素——那些曾经如此迷茫、模糊不定的东西……

 

 

记得有一个红迷说过:红迷向来分两派,亲黛派和亲钗派,要么喜欢黛玉甚过宝钗,要么喜欢宝钗甚过黛玉。我想自己应该是前者!至于宝钗,典型的贤妻良母型:温柔、贤惠、体贴、出身显贵、秀外惠中、知书达理……不是我不喜欢宝钗,而是我喜欢黛玉甚过喜欢宝钗。至于为何如此,坦率而言,是感觉,觉得宝钗是一种初级阶段的追求,而黛玉则是更高层次的一种境界。我觉得自己很感性,或许这就是一种体现。但是话说回来,很多事情还是要凭感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后来,我逐渐去了解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发现自己之前的感觉很正确,我甚至因此有一种成就感。很多人都说陈晓旭香消玉殒是因为扮演了黛玉,过于沉醉于黛玉的感受,以至于她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坐标,滚滚红尘最终淹没了她闪亮的生命之花。我不知道陈晓旭把扮演黛玉的感受带到现实生活中的感受的比例有多少,但是我相信自己喜欢黛玉的感觉依旧不减,甚至还因此大大加深了我的感觉,以至难以磨灭和改变!其实陈晓旭18岁开始扮演了黛玉之后,26岁时加盟长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创建制作总部并任制作总部经理,32岁时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并担任董事长,而没有继续当演员!我对此很欣慰,因为如果她继续当演员的话,她扮演的黛玉现在可能不会在无数的红迷心中如此纯洁而永远无可代替。更让人欣慰的是,陈晓旭把黛玉的诸多难以言传的优点和魅力带到了公司和工作当中,影响了整个公司的团队和客户,以及整个传媒业和影视业!她的公司因为她的理念,在整个污浊和黑暗的传媒业和影视业中树立了一面旗帜——一面以儒家、道家和佛教的大爱为理念的圣洁的旗帜!她在生命的后期去北大的演讲中,用如此平和朴实而充满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智慧的语言,面对北大学子,面对她的生命历程,面对整个世界……《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有一句很傻但也很朴实、很深奥的话: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如果有人觉得陈晓旭生命的长度因为扮演了黛玉而缩短了,因为扮演了黛玉而不值得如此,或者生命的意义或多或少地打了折扣,那么就让他说去吧。因为他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的陈晓旭!而黛玉依旧是我心中永远的黛玉,陈晓旭是我心中永远的陈晓旭……

 

 

脑海中依旧浮现着黛玉特有的感觉,还有陈晓旭特有的感觉……我想这是我人生中一个重大的收获,因为我找到了骨子里的某些东西,知道了现实生活中要坚信和坚持的某些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