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故事教学英语,激发学习兴趣(转载)

 芊依芊寻 2010-08-18
兴趣是动力,是最好的老师。英语课文、单词的教学通常机械而枯燥,语法教学更是乏味。但如果将教学内容用将故事的方式体现出来,效果就大为不同了。想象力丰富是儿童的一大天性,学生的想象力在故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逻辑思维得到发展,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对鲜艳的插图、卡通的道具、莫测的情节及教师的讲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故事的重复也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学生的语法结构和语感,使他们的视听能力得到训练提高。随着精彩的故事,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温馨友好的氛围中培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故事的选择和组织也要讲究技巧。

    首先,要从学生的水平能力出发,采用符合他们认知程度的语言来组织,故事的长短、情节的发展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安排。如对象是三年级的初学者,教师便不应过多讲究语法,而应以图片和动作为主,辅以简短明了的句子,故事也不宜过长,以免学生难以理解而对其丧失兴趣。

    其次,要围绕教学重点进行讲述。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趣味教学,如单词教学、对话教学、课文教学、语法教学等,但在组织故事时要注意根据教学重点设计情节、语言和操练方式。如教学动物名称一课的时候,可设计结合“——Hello. I’m …. Who are you? ——I’m….——Let’s be friends.——OK.”等句子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故事,但语言重点在于单词,因此不能过多地注重和操练句子,以免顾此失彼。

   第三,要循序渐进。学生对知识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只听一遍故事便能完全理解并复述出来是不可能的。故事的开头最好能引人入胜,教师可先呈现鲜艳的图片和道具简介人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使学生对故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提出问题,和学生一起带着问题走进故事。接着应用较为缓慢的语速,配以表情和动作讲述,尽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故事讲完后,学生大都呈现出很感兴趣、心痒难熬的样子,此时教师可邀请全体学生一起参与其中,学生多会不由自主地张口跟说。在大部分学生都能对故事琅琅上口之后,便是学生自由操练、表演的时候了。最后,还可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练习,如表格调查、自己设计故事书、调换故事中的人物等等,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提问,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创新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