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皮效应”对教学的启示!

 江山携手 2019-02-08

“糖皮效应”对教学的启示!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今天听了一节英语课,对这句话体会更深。听课的感受是一点都听不懂,而且深深认识到学英语是太枯燥,味同嚼蜡。一节课要记忆很多的单词,还要理解和记忆很多的语法。可以说“中国式英语课堂就是典型的语法课”,恐怕外国的英语应该不是这样上的。既然这么枯燥,这么没趣,作为教师如何教?作为学生怎么喜欢学?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我们现在的学生多数就是这样。试想,一个个空白的单词究竟有什么兴趣可言?一个个僵硬的语法有什么魅力可言?我们的学生凭什么喜欢学英语?

   面对这一现实,使自己突然想到一个事实。众所周知“良药苦口利于病”,能治病的药多数是苦的,这样的药吃起来真是难以下咽,毫无兴趣。但是,有些聪明的厂家就能从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谅到消费者下咽的难处,在药的外面加了一层糖皮,使患者服用起来就免收苦药之苦,达到了在愉快中服药,在愉快中治病的效果。我个人认为这就是“糖皮效应”!

   反思我们的教学,既然学生记单词、学语法那么无兴趣、那么痛苦,我们为什么不设计一些起到甜皮作用的程序,设计一些提高学习兴趣的活动,改变学生常规学习的一些方式,让学生喜欢记单词、学语法,使学生在尝到甜头的基础上进行愉快学习?如果能实现,我们的英语教学前景就一片大好了,其他学科也是如此。

   实际上也有一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比如:小组比赛、单词大赛、英汉互译大赛等,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2015.05.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