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本教育理论意义的一般认识 - 秋叶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龙舟池畔 2010-08-24
生本教育”理论一般意义的认识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我们所施行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每一个儿童在身体、智慧、审美、价值观和各方面的社会适应性得到锻炼提高与和谐发展。以往教育理论研究及实践的经验或教训说明,着力构建让儿童适应的外在环境的教育机制,并不能解决教育实质问题——那些由于教育内部矛盾运动所产生的重教轻学应该归因于我们“对  教育本体和教育真正主体的认识”和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取向。教育只有回归到教育的自然属性,教育与生命韵律和谐统一时才可能展示美丽的生机——“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儿童。”①其中意蕴的教育世界观所揭示出的教育本质——促使个体在不断的生长中主动发展自身的人格和学力。“生本教育”理论家郭思乐教授认为:“教育是依靠人的特殊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它最终或基本上是由一个带有整体性、活动性和生长(创新)性的生命自己实现的。”②教育只有归属到遵循儿童的自身发展规律,点燃内在的发展热情,形成主动发展的内在品质,才能有效发挥一切教育的外在影响,才可能在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中提高教育质量。 一、“生本教育”思想启示现代教育走向 综观中外教育发展,人们在教育价值观的争议主要纷争表现在两个纬度:一在归属上是关注社会价值还是关注个人价值,二是在内涵上关注知识价值、智力价值、情感价值还是整体素质价值③。人们普遍把教育过程中本体的缺失归咎于“应试教育”衍生的结果,似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育迷失了自己,先是各方对素质教育的提出产生异议而争论不休,在认识范畴里取得共识之后,教育理论的探讨却又无法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那些局域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终无法使教育改弦易辙。昔日教育,教师囿于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为中心、书本为中心,一如手握刀斧的杰出工匠,把儿童的灵魂——雕塑成一尊尊塑像,随着年岁增长,受教育程度越深,雕像虽越发完美,但始终只是一副作品,这种唯意志论的教育,直接掐断人的精神血脉,否定了人性的光辉。 除了一些历史的原委之外,更甚者莫过于教育的思维混乱,以至于,教育滞后于时代发展,有人也和美国人一起惊呼:我们社会的教育基石正在被一帮得势的平庸人群所侵蚀,他们威胁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面临危机,国家面临危机。 教育的个体发展内涵有五层含义:全体、全面、终身可持续、个性得到张扬以及个体不断的主动发展。“生本教育”体系的创建的意义在于冲破旧式“师本教育”的樊篱,体现教育过程中生命意义。“师本教育”惟教师意志倾向,导致教育行为的“单边主义”,教育至少客观上成为一种驯化手段,教师对学习者的主宰及对整个过程的严厉控制,延伸至对学习结果的过度量化,其结果是儿童只学习适应控制,潜长倚赖而泯灭了创造,遏止了学生自身的应有的生命发展。因此,“生本教育”对“师本教育”的批判,并不纯粹的针对教育活动的外部形式,而是重新审视教育核心,直接指向教育内部的根本——学习体生命意义及其在教学中的地位。“生本教育”认为需要明确:“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的
价值观;在“学生是一个个生命实体”④基本意义出发,“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的潜能无限”与“儿童的独立性”等“高度尊重学生”教育伦理观;“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让学生发生‘变异'的新教育生态”的“全面依靠儿童”的教育行为观。以上总总就是我们对儿童的态度,对教育改革的立场。 “生本教育”理论适应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和经济的一体化推动了全球教育的改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对 21 世纪,提出了教育必须围绕的四大基本的学习能力(四大支柱)重新设计,重新组织:学会求知( learning to know )、学会做事 (learning to do) 、学会共处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学会发展 (learning to be) 。各个国家都寻求通过教育来获得增强国力的法宝。世界掀起又掀起了一轮课程改革高潮,主要表现出如下趋势:一是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读、写、算信息素养被认为儿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二是信息素养的养成,儿童必须学会广泛地获取和处理信息;三是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在视野、胸襟、思维力等方面能超越时
空;四是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借以挽救日益沦失的道德;五是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解放儿童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人,让教育回归于儿童的生活世界⑤。 中国传统的教育积重难返,原因在于教育运行机制一以贯之的师本模式封闭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钳制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几乎,几千年中国的学生都是唯师是尊,唯师命而俯首,教学相长成了一种理想,教育过程教师成为某种权威的象征符号,学生学习的潜能被漠视,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多少年来,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坚定地实施素质教育,但历经几翻改革,都未能真正意义上为教育的“顽疾”开出一剂良方,为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瓶颈”设计出一个科学方案,都是从形式到形式,从表象到表象,而“生本教育”关注的是教育更深层的灵魂——依靠学生来完成教与学的革命,从形式到内容,从教育世界观到教育方法论,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学校教育如果依然以“师
本教育”操作已难于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教育过程中弱化儿童的主体意识,必然使教育缺失有效性、创造性、主体性、情感性,而教育寻根的最终结果还是归结到解决教育的主体问题的研究。“事物的本源和本质所确定的对象本身”⑥,这里有两个层面,一是教育的“本源和本质”,教育过程是通过开展有效活动促使人的朝着一定目标发展,整个过程围绕着培养人而展开,决定了教育的性质;二是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决定了教育的策略。以往教育改革隔靴搔痒就是因为忽略了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儿童是教育的本体。怎样培养儿童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一方面儿童有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有许多学者对学习本体潜能的开发作为研究提高学习效率的切入点,提出教育要贯穿强调学习积极性、反思性、探究性和内在驱动等,但是,如果摆不脱“师本教育”思维,那么,教育或者把主体本身泛化为一般性因素,对学习主体性含义的诠释不全——其实,儿童
的学习主体性,不但表现在师生关系的非从属性,而且表现在儿童是整个教学最活跃的因素和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回眸过去的教训,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育当作市场进行“经营”,知识被商品化,在课堂市场上强卖给儿童,或者把教育作为工场进行标准化生产,批量生产“儿童”,结果当然是儿童学力疲软和个性殆尽。尽管教师是儿童完成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教学的使命在于最大限度的促进个体本身新生。创造的学习环境和设计的程式应以能充分点燃儿童生命热情,激起儿童自励为目的,以启开儿童心灵为根本,这样才能在外因与内因的有效的交互中,增进学生的精神动力。 另一方面儿童能否熟练掌握正确的学习的方法与技能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要求每个人都有自我负责和实现个人设计的能力。”⑦任何教育必须遵循儿童内在的自然生长规律为原则。建立在现代生活基础之上的课程包容古今
,涵盖中外,但症结在于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儿童却无法正确取舍学习价值与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有一个故事:一次,古希腊哲学家捷诺的学生问他:“老师,您的知识比我们多许多倍,您回答的问题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对自己的解答总是有疑问呢?”捷诺用手在桌上画了大小两个圆圈,并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的多。但是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的长,因而我接触到的无知的范围比你们的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知识的原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质疑是学习的核心,是学会学习的金钥匙。而质疑在于广泛探究,让儿童尽早走进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走进生活,融入自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在保证“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精简传授环节,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活动,师生共同设计课程,增加自由学习的时间,拓展自由学习天地,进行“自调节”的
学习,实现他们的自身发展,这种“活性教材”⑧,既是一种课程观也是一种教学法则——“教少学多”是一种教育新境界。 “生本教育”理论产生适应了教育改革方向。一者,数字化时代,世界万象日新月异,在有限的时空中个体不可能穷尽所有。二者,教育规律发现缘于生命运动。不管生命还是精神都有其独特的运行方式,精神运动将逐渐形成人的个性。无庸讳言,无论是教育理论家还是教育实践者都意识到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儿童的学习天性可能在传统的教育中被扼杀。由于急功近利人们关注更多的是教育结果,而且乐于用管理经济和检测工业生产的产品方式来管理学校教育及儿童的学习质量,本来充满生机的教育陷入了僵化的机械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沼。教育的革故鼎新实质在于唤醒儿童生命主体的自觉意识,只有在“儿童生命体和知识生命体”和谐交融时,儿童才会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才能较彻底改变既定的思维模式。因而,“生本教育”理论注重变革学习的评价技术和策
略。 其一,对功利主义评价提出批评。在《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中引有一段启人深思的话;“在名望阶梯的最高处栖息着能力和学术成就,但人们一般都认为动机、创造力、诚实、直觉甚至社会觉醒程度,在实现最宝贵的美国理念——‘生命成功'——的斗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