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文系教授何刚强谈心中好党员标准 2005-10-13

 fanwen3721 2010-08-25
以爱育人 以学促进

——外文系教授何刚强谈心中好党员标准

作者:王慧敏发布时间:2005-10-13


坐在面前的是一个面容清瘦而精神奕奕的人,目光淡定、声音铿锵,“我曾在生死一线间徘徊。”他说:“近四年前,我因癌症切除了2/3的胃,至今还在进行中药调理。”轻描淡写的讲述掩不住个中惊险,但即使曾历苦磨难,却依旧是云淡风清,外文系教授何刚强真是恰如其名,让人由不得肃然起敬。
  
1970年,年方20的何刚强光荣入党,如今已是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一党员信条,他依然认为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那时的入党条件真可以用‘苛刻’这个词来形容。”何教授对自己能得以较早入党颇为自豪,“1980年我考入复旦读研,毕业后留校执教,至今也已有25年历史。”
  
在何教授看来,党员先进性并非空话,而应通过实事具体体现,对他而言就是教书育人,何教授谈起有一次在美国偶遇一名学生,两人彻夜长谈的事,当时那名学生说道:“其实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有一本帐,那里清楚记录着谁是真正的好老师。”听完,何教授极为感触,“只有经得起学生考验的才是好老师。”从此他定下了“做个好老师,做个真正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的目标。
  
“我们要学会爱、去真正关心学生。”他说,“要与学生保持接触、多鼓励他们。”虽已执教20余年,何教授依旧会每学期修改教案,添加新知识,“时代在发展,知识也要更新,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上课就决不能炒冷饭。”
  
“一名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言传身教。”这不仅仅体现在上课时要身形正立,平时在语言、谈吐、思想、情操方面也应树立正面形象。
  
2001年12月的一天,正在图书馆取资料时的他突然晕倒,后竟被诊断为胃癌中后期,需立即手术,忆起当时情形,何教授至今还觉得突然,“2000年5月,我受陆谷孙教授之重托,操持大中华汉英大词典的日常工作,工作虽然辛苦,却并未任何不适征兆。”术后,妻子还一度对他瞒着病情,直至化疗,何教授才明白了自己的病情。
  
经过近半年的化疗和中医调理,何教授开始慢慢康复,然而即使是住院期间,他也未曾中断指导研究生的工作。2003年秋季,当他重新回到梦魂牵挂的教室,不禁吟出“今朝端的返讲堂,欣喜十万驱教鞭!”两句诗表达激动心情。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他除一直给本科生上课外,还一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5人,现在正带着8名博士生。2004年还荣获上海市育才奖。
  
在谈及党员自身修养时,何教授认为,保持党员先进性需要不停学习,从思想上不断提高自己,要有政治头脑,看清国内外大的形势、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而且学习贵在平时养成习惯。
  
“我很感激学校、院系领导对我的关心,也特别感激我的妻子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何教授说,“在一个教师的岗位上能全身心地教书育人,著书撰文,是我目前最大的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